玉屏风(摘自百度)_阎罗坤_百度空间

玉屏风


中药名称
  “玉屏风”亦为中药名。此方出自元代名医朱震亨所著的《丹溪心法》一书中,由防风、黄芪、白术三味中药组成。方中的防风在古代即名“屏风”(见《名医别录》),其味辛甘,性微温而润,为“风药中之润剂”。方中黄芪实卫,得防风则使邪去而外无所扰,得白术以培中固里,使脾健内有所据。所谓“发在芪防收在术”,内外兼顾,诚固表止汗之良方也。
得名
  因为此方有xx固表止汗之功效,如御风的屏障,而又珍贵如玉,所以方名称为“玉屏风”。主治肺气虚弱,汗孔不能密固的多汗自汗,以及因汗多,抗病力下降所致的感冒风寒、短气无力、咳嗽痰稀、面色淡白、怕风畏冷、鼻流清涕等症状。凡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气管炎、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慢性荨麻疹和肾小球肾炎等疾病,见有上述症状,属于气虚者都可用玉屏风散。特别是表现为稍微运动后就较常人多汗者(中医称自汗),玉屏风散常服有卓效。近年来经过临床应用观察,此方对于多发性疖肿、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周围性面瘫、复发性口腔溃疡、胃下垂、习惯性xx、慢性结肠炎等亦有明显疗效,也可用于防治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及支气管xx。值得注意的是,阴虚有热的夜间睡后多汗,醒后汗止 (盗汗 ),以及感冒无汗、身痛者则不能服用玉屏风散。   玉屏风散在古代多用散剂。即取黄芪 30克 ,防风 30克 ,炒白术 60克,把药味打成粗末,每天取 18克,加生姜 6片,水煎,待沸后5~8分钟,药液分两次服,为成人量。现代多用汤剂,即把xx饮片放入罐中,加冷水浸泡 30分钟,然后加热,沸后20分钟倒出药汁,连煎两次,合药液,分 3次服用。   目前市面上有水丸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冲剂和口服液等,可供选用。其中成药制剂玉屏风口服液10×10毫升装参考售价为13元。10毫升玉屏风口服液相当于9克玉屏风散。

玉屏风散副作用:若外感自汗,阴虚盗汗,不宜应用本方。
怕风就是卫气虚弱 身体素质比较差
【现代应用】


1.用本方预防反复性感冒及体弱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属气虚表弱者。


2.治变态反应性鼻炎属表虚不固,易感外邪者。


3.治冷激性荨麻疹属卫气虚风邪外袭者
(本方常用于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属表虚不固而外感风邪者,以及肾小球肾炎易于xxxx而诱致病情反复者。)


4.xxxxx,增强体质,特别是一年感冒数次的人,非常有效。(这种感冒是指因汗多,抗病力下降或因气候变化而诱发所致的感冒风寒、短气无力、气喘声低,喉中有轻度哮鸣,咳嗽痰稀色白、面色淡白无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怕风畏冷、鼻流清涕等症状。)

5.气管炎、xx、肺气虚弱,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属于气虚者都可用玉屏风散。

6.是表现为稍微运动后就较常人多汗者(中医称自汗),玉屏风散常服有卓效。

除上述xx气虚感冒之外,玉屏风散在临床上还可以xx小儿体虚多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口腔溃疡、慢性荨麻疹、美尼尔综合征、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慢性结肠炎、面神经麻痹、支气管xx、过敏性鼻炎、皮肤瘙痒症、习惯性xx、原发性多汗症等等。


在玉屏风散的实验研究中有许多新的成果。专家发现黄芪能使血液中白细胞显着增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增强,从而使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增加。黄芪能促进抗体合成,对体液免疫有促进作用,还有诱生干扰素的作用。临床药理实验结果表明,诸多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患恶性肿瘤、慢性肝炎、慢性xxxx等),服用黄芪可使其免疫功能增强。


白术是培补脾胃之要药,强身壮体之佳品,在清朝宫廷长寿方中,白术使用频率达69%,占有重要位置。新近的研究指出,白术能够提高细胞免疫功能,还能提高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故又能增强体液免疫功能。此外,对于白细胞减少症,白术还有升白作用。


防风有xx、镇痛、发汗、解热、xx之作用。


以上三药共用,产生协同作用使疗效增强,且有病能治,无病能防,实为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



郑重声明:资讯 【玉屏风(摘自百度)_阎罗坤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