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泪到天明_西楼雪_新浪博客


垂泪到天明

 

----《千字文》解读之一百三十六

 

文/西楼雪

 

    《西京杂记》中说,“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这就是妇孺皆知的西汉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记得小学课本中有这篇课文,且配了一幅插图,隔墙在中间,左边有一老奶奶妈正在纺线,一盏油灯高悬,墙上有一孔洞,灯光从洞中射过来,正照在匡衡的书册之上。

 

    鲁迅先生在《难行与不信》一文中说,“凿壁偷光”来读书,是很难做到的。因为“倘去凿壁,事情就更糟,无论在那里,至少是挨一顿骂之后,立刻由爸爸妈妈赔礼,雇人去修好”。笔者也以为凿壁偷光的勤学精神是值得学习的,可这则故事确实是虚假的。因为不仅凿壁很难,而且西汉时的普通人家,“油灯”也难以获得,更不必说老奶奶悬烛纺线了。

 

    远古的中国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劳作都在白天完成,很少在漆黑的夜里工作。如某些活动或仪式确须在黑夜里进行,怎么办?《晏子春秋》中记载,“晏子饮景公酒,日暮,公呼具火”。可见春秋时期,人们最常用的照明方法,是燃烧薪柴(即火炬、火把)来驱除黑暗。这方法有两种方式,一是火把树立在地上,叫“庭燎”;一是火把执在人的手中,叫“日烛”。但用燃烧薪柴的方法照明有两大问题,一是薪柴要多,一般人家使用不起;二是灰烬太多且易飞,既不卫生更不安全。

 

    其实,在春秋时期,古人就学会了用燃烧动物油脂的方式来照明,把动物的脂肪涂在树皮或木片上,捆扎在一起,做成火把。这样照明,燃烧的时间较长,灰烬又少,但因动物油脂来源少,仅王室和大富贵之家使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古人们又学会了燃烧植物油的方式来照明,油灯也悄然兴起。油灯奠定了我国近五千年的照明基础。

 

    据记载,成型灯具的出现,最迟在春秋时期。早期的灯,类似陶制的食器“豆”,“瓦豆谓之登(镫)”,上盘下座,中间以柱体相连。古人们在盘中盛放油脂,再加上灯芯,就可以使用了。《楚辞》中有这样的诗句,“室中之观多珍怪,兰膏明烛华容备”,其中的“兰膏”即油脂;“明烛”,意思是明亮地照耀;“华容”,自然是指美丽的成型的灯具。

 

    到两汉时,油灯的制作技艺高度发展,已脱离了实用,成为特定的礼器,体现了社会政治的法度。xx的灯具有河北平山三汲出土的战国银首人形灯和十五枝灯,湖南长沙发现的东汉卧人形吊灯等。然而,对于西汉时的普通百姓来说,连养家糊口都成问题,哪里有油脂来点灯呢?对于他们来说,使用动物油、植物油来点灯是xx的。因此“凿壁偷光”的故事中的老奶奶悬灯纺线,只能是美好的想象。

 

    唐宋时,点灯的油脂种类丰富起来,有乌桕油、油菜子油、亚麻子油、棉子油等,于是,油灯步入了寻常百姓家。宋人曾发明了一种“省油灯”,《老学庵笔记》中说,“盖夹灯盏也。一端作不窍,注清冷水其中,每夕一易之。寻常灯为火所灼,故易干,此独不然,其省油几半”。原理是,油灯点久后,灯体受热发烫,油脂很容易干掉,而省油灯,因在端加了清冷的水,油脂不会干掉,所以省油。

 

    据说,战国时有人把艾蒿和芦苇扎成一束,然后蘸上一些油脂点燃照明;后来又有人把空心的芦苇用布缠上,里面灌上蜜蜡点燃照明,这或许是xxx的蜡炬吧。到汉朝,蜡烛已基本成型,唐诗人韩翃在《寒食》一诗中说,“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汉帝赐蜡烛给诸侯家,可见蜡烛在汉朝很稀少很珍贵。《西京杂记》记载,汉朝南越向汉高帝进贡的贡品中有蜡烛,可为佐证。

 

    由于蜡烛体型优美,燃烧后不留灰烬,又无烟火味,且便于贮藏,宜于携带,受到了贵族社会的亲睐。据说,魏文帝曹丕在迎立妃子薛灵芸时,让人在洛阳城外数十里处,筑三十丈高台,在台下、台下的四周及每级台阶的两端均布满蜡烛,称为“烛台”。入夜时分,自城郊到城里,一路上排满了粗大的红烛,烛光闪耀。薛美人沿着“烛光大道”,乘车而来;在烛光中下车,随后登上高高的烛台,恰如西王母来到了瑶台仙境。

 

   南北朝时,人们对蜡(蜂蜡及树蜡)原料的采集水平有了提高,蜡烛的产量也随之上升,在上层社会,蜡烛得到了普遍应用。唐朝时,专门设置官员来管理宫廷蜡烛。宋朝的边境贸易中也有蜡烛。到了明清以后,蜡烛才渐渐地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但老百姓使用较多的还是燃烧植物油的油灯。

 

    在中国文化史上,诗人们还赋予了蜡烛特别的文化内涵。唐诗人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说: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意是,你问我归家的日子,我还不能定下日期;今晚的巴山秋雨绵绵,涨满了池塘。什么时候我们相聚一起,一起剪着西窗的烛花,让我告诉你秋雨满池的今夜,是怎样痛苦地思念着你。“共剪西窗烛”,是向往,是期待,是故人的相逢,是情思的迸发,是心灵的交融。

 

    唐诗人韩偓(wò)有一首《闻雨》:

香侵蔽膝夜寒轻,

闻雨伤春梦不成。

罗帐回垂红烛背,

玉钗敲着枕函声。

 

    诗意是,在这暗香涌动,轻寒浸人的春夜,小雨淅淅沥沥。寂寞的女子躺在床上,罗帐轻轻晃动,背后的红烛依然在闪烁,相思悄然生起。然而春梦难成,辗转难眠,只有头上的玉钗轻轻地敲击着匣枕。这红烛的闪烁,正是春心的勃发,春情的滋长。

 

    唐诗人杜牧在《赠别二首(其二)》中写道,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诗中一语双关,以蜡烛喻人,以烛芯喻人心,那彻夜流溢的烛泪,正是男女主角离别后的伤心之泪。蜡烛之泪是离别的痛苦之泪。

 

    北宋苏东坡对蜡烛却有另一番理解,他在《海棠》一诗中说,

东风渺渺泛崇光,

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烧高烛照红妆。

 

    苏东坡坐在长廊之中的亭子里,东风渺渺而来,香雾空蒙,明月迷离,一树树海棠花娇艳地盛开。只担心海棠花在深夜像人一样睡眠(不能与他作心灵的交流),所以点亮红烛,明晃晃地照着艳丽的海棠花。这里的红烛是多情的媒介,把诗人与海棠花联在一起,融在一处;熠熠的烛光,营建了一个空蒙迷人的美丽境界。

 

    至于在《无题》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诗人李商隐更让蜡烛成了深刻相思的代言,无私奉献的写照。

 

    周兴嗣在《千字文》中说,“银烛炜煌”,银,是像银一样的颜色;烛,指用线绳或苇子做中心,周围包上蜡油,点着取亮的东西(亦称“火炬”);炜,多音字,一为“wěi”,一为“huī”,这里取后一个读音,意思是火光明亮。煌,意思是光明、明亮。本句的意思是,银白色的蜡烛明亮辉煌。

 

    附《千字文》原文:

“银烛炜煌”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垂泪到天明_西楼雪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