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全国闹地震(原创),“秦都咸阳”之18 - 小木大叔的日志- 网易博客

那年全国闹地震(原创),“秦都咸阳”之18

2010-06-13 22:25:55 阅读166 评论23 字号:

  作者:小木

公元1976年,农历丙辰年,龙年,是个多灾多难的年头!那一年,全国闹起了地震!

(1)

据记载,解放后我国震级{zd0}的地震,1950年8月15日发生在我国西藏地区察隅县,震级8.5级,震中烈度12度。喜马拉雅山几十万平方公里面目全非,我国境内的雅鲁藏布江被截为四段,竟然有整个村庄被甩到江对岸的!由于事发突然,地震发生在夜里22时9分34秒,人们都早已经入睡,虽然属于地广人稀地区,但仍有4000多人死于这次灾难。

1966年邢台地震后,在地质学家李四光的带领下,我国开始研究地震的预测预报工作,重点放在我国境内的四条地震断裂带上,其中包括了发动群众进行群测群防。

1973年,辽宁省监测机构的仪器数据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人们把时间瞄准1975年,作了个长期预报。到了1975年初,辽宁省监测机构的仪器记录了许多小震,人们划出了重点危险区域:辽宁营口——海城区域。进入2月份后,小震的频率越来越密集,震级同时在上升,由基层小组送来的各种异常现象的记录也越来越多,诸如“家禽不回窝、鹦鹉在笼子里乱扑腾、黄鼠狼大白天搬家”等等。2月4日上午7时50分,一次4.8级的有感地震发生了。要不要正式发出“临震预报”?有专家提出“先派专业人员到营口海城了解情况后,再作应急反应”的意见。省革命委员会的班子里有军人,感到“可能时间不允许了”,于是召开全省电话会议,发出“短临预报”。

当时中科院地球物理所的李志永刚好在营口探亲,职业的本能驱使他立即赶到监测站。在画出数据图后,在2月4日中午发出“当晚12点前后可能将发生7级以上的大地震”的推测。报告立即送到营口市革委会,马上组织疏散!

2月4日下午4时前后,原来频发的小震忽然停了下来!根据邢台地震的经验,“小镇闹大震到”,但就在小震停下来以后的几个小时,大震就会发生!果然,傍晚19时36分6秒,地光闪烁,地动山摇,一场7.3级的大地震终于发生了!

这场震中烈度为9度的7.3级大地震发生在人口和工业设施、交通设施非常密集的地区,但由于震前做足了预防功夫,虽然房屋倒塌不少,但是死亡人数只有1300多人,基本上都是老、弱、病和一些不听劝说不肯撤离的人员。

这次辽宁海城地震预报的发出有一定的偶然性,外行(军人)考虑的是“万一真的发生”的后果,而内行领导主要考虑“万一不会发生”的错报责任。

 

(2)

云南省龙陵县1976年5月29日晚连续发生两次强烈地震,{dy}次是当晚20时23分18秒,震级为7.3级;第二次是当晚22时0分23秒,7.4级。由于有较为准确的预报,虽然42万多间房屋倒塌损坏,但地震的死亡人数仅为98人(又是个奇迹)!龙陵的地震预测主要从各种地下水的泉口提取数据资料,有一个“邦腊掌地震观测站”,站里有一口“滇09”泉,这口泉有三个出水口,一个是水温达到摄氏83度的热泉,另一个是温水泉,{zh1}一个是冷泉。工作人员每天要提取水样进行20多个项目的化验测试,然后将各种数据传给龙陵县地震局进行分析,就是这些泉水,为数据分析和地震预测立下了功劳。

那年代的信息渠道匮乏,小道消息泛滥。

人们在传说,辽宁营口海城的强烈地震,预报为什么那样准确……

人们在传说,云南龙陵一个多小时内的两次强烈地震,因事先的准确预报,人员伤亡特别少……

人们在传说,四川的松潘地区要发生强烈地震,已发出了中期预报……

人们在传说,为了确保首都地区的安全,地质部李四光部长生前在这个地区建立过许多地震监测网点,如同一张大网,日夜注视着地下的细小变化……

 

(3)

1976年的暑假,我们在北京。七月下旬的一段时间,天气闷热,又不下雨,使得人的心情越发变得烦躁起来。

7月27日夜间,已经半夜了,天还是这么闷热,儿子跟他母亲和姥姥睡在里间。虽然关了灯,但还是在说话。我跟岳父和内弟睡在外间,各自躺在床上摇着扇子,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远处传来几声小孩子的啼哭声,过后依然是万籁俱静……

就在迷迷糊糊之中,好像在梦中,感到自己在床上被上下抛起,接着来回滚动,从地下传来阵阵低沉的“轰隆轰隆”声,房梁和棱条被扭动而发出“吱嘎吱嘎”的声音,摇晃的程度越来越厉害。

孩子他妈在里间叫:“这是怎么啦?”

岳父有经验,喊了一声:“地震了!”

这时大家都被晃醒了,有抓着床沿的,有抓住桌子的,我一骨碌翻身就靠着墙角坐在那里,两只手使劲撑住床板,和整个屋子一起晃动。

几分钟以后,晃动终于停了下来,我们赶紧去拉电灯开关,不亮!停电了!赶紧摸黑往门口跑,但是白天刚装上的厨房门被用铁链锁住了,慌乱之中找不到钥匙!

儿子被他妈抱着出来,儿子用小手推推墙说:“妈,这墙怎么不动啦?”

内弟找来一把斧子,把链条上的铁锁砸开,我们大家赶紧走出大门,这时见到家家户户的大人小孩都惊恐万状地站在院子里,叽叽喳喳地谈论着刚才的事件。我看手表,快四点钟了!

“是哪里地震了?”人们在议论,有人说:“好像是从东边传过来的。”我也觉得刚才的震动是从东面过来的。人们把椅子凳子都搬到院子里,也有人把床板搬到街道上,没有了睡意,坐下来考虑下一步该怎么办。

岳母回到里屋,让内弟把缝纫机和电视机搬到桌子底下,自己收拾“细软”,把钱、粮票、布票和副食券等都收进一个小布包里随身带着。一阵余震过来,人们大呼小叫地又从屋里跑了出来!

东方刚露鱼肚白,岳母不放心三女儿罗嫚婷,让我和内弟骑自行车去看看是否安全。于是我俩蹬车上路,只见到街道上许多人坐着躺着站着,都在议论地震的事。有些楼房的女儿墙塌了角,有些旧房子裂了缝。到罗嫚婷家的时候天已经大亮,得知她全家平安,心中的石头落了地,我们告诉她注意安全,有什么不妥就回娘家来。

上午八九点钟的光景下起了瓢泼大雨,对于闷热了许久的天气来说倒是凉快了不少,但是地震过后人们不敢再在屋子里面睡觉,需要在露天里搭建窝棚过夜,这么大的雨带来不少的麻烦。我们做好了准备,找出大张的塑料布和木棍竹棍之类东西,到外面马路边找合适的地方打桩搭棚。

收音机里传来消息,“唐山发生7.8级大地震”,证明我们“地震波是从东面传来”的感觉是对的。可是一听到“唐山”,我的心“咯噔”一下……

 

(4)

我们从陕西咸阳上的火车,是“成都——北京”的快车硬座车厢。车上人多拥挤,没有空位。还好,车到西安下车人多,我们才有了座位。

坐在我们对面的是位老太太,带着几个孩子。

我问她:“你们也到北京?”

老太太回答:“到唐山去,在北京转车。”

老太太解释说,6月份四川预报松潘地区将有大地震,所以等到孩子们放暑假了,就带着他们到唐山,那里是她的老家,就为躲一躲四川的地震。

孩子们有机会乘坐火车旅行,有机会到北方一趟,一直处于兴奋之中,互相追逐游戏,天真烂漫……

没想到现在偏偏唐山发生了强烈地震!如果逃不过这一难,也许老太太是“叶落归根”了,但是那几个天真烂漫的孩子……

见我站在一旁发呆,孩子他妈问:“怎么啦?”

我回过神来告诉她,想起在火车上坐在我们对面的那位老太太和几位孩子。他们为了躲避四川松潘地区的地震而去了唐山,也不知道他们这次的遭遇如何,但愿他们能够躲过这一劫,老少平安!

 

(5)

大约下午五点钟样子,我们正在刚刚搭建起来的“防震棚”外面休息。突然感觉两腿发软!只见马路两旁的电线杆、树木和房屋都在晃动,电线在大幅度地摆动,好像是孩子们玩的跳绳那样。我们被晃得站立不住,马上坐到地上。

正在大家恐惧万分的时候,又停了下来,一切都恢复了原样。夜里地震发生的时候我们都睡在床上,只是感觉到和听到的地震,当时并没有害怕的感觉。而现在是白天,只是一次较大的余震,晃动的程度和持续的时间虽然都比不上夜间的厉害,但已足够使人感到后怕。如果夜里房子倒塌下来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后果,实在不敢想象。

几天后,防震棚挪到“志强园”的一片开阔地上,楼房还没有盖起来,但地面已经“三通一平”了,看样子要打“持久战”了!

原来反应迟钝的大小“地震台”忽然变得特别敏感起来,全国都处于地震发生前的“临战”状态,全国人民都住进了防震棚,夜夜“枕戈待旦”。

我们带着儿子回到陕西,我在工棚宿舍门口用塑料布搭建了防震棚,天天在防震棚里过夜。

8月14日,广播里终于传来四川松潘平武地区发生7.2级大地震的消息,让我再次想起那位老太太和几个孩子!

8月23日,那里又发生了7.2级强震,好在事先都有中短期预报,又是在人口稀少的山区,所以损失还不算太大。这下子全国又紧张起来,学校的操场上搭满了各色各样的塑料棚子。

冬天来了,天气渐渐变得凉了,许多棚子又用油毡加厚加固,还有些人家把蜂窝煤炉子搬进了棚子里,经常会发生火警。我的棚子就在我的宿舍门前,天气实在冷了,我们就搬回屋子里面睡觉,只是用空酒瓶倒立在桌子的角上做“地震仪”,只要发生动静,我们就会立即跑出去!

 

(6)

人们纳闷,为什么唐山这么大的地震事先没有任何预兆和预报?

不!错了!!

地震前发生了许多异常现象,大自然向人们发出了种种警告,各种地震预报飞向“国家地震局”!然而,国家地震局的官员和“老资格”的专家们硬是压了下来,不允许发出地震预报!理由是:“四川北部为搞防震已经闹得不可收拾,京津唐地区再乱一下可怎么得了?北京是首都,预报要慎重!”

1976年7月14日,全国地震群测群防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唐山召开。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室京津组年轻组长汪成民要求作震情发言,但是被主持会议的国家局副局长查志远拒绝了,只让他在晚间讨论时讲一下,但决不能代表国家局的意见!汪成民只得以个人意见在17日、18日晚间座谈时间,通报了京津唐地区的震情:“7月22日到8月5日,唐山、滦县一带可能发生5级以上地震。”

河北省青龙县科委主管地震工作的王春青听到汪成民的震情通报后,火速赶回县里汇报,县长冉广岐拍板了,召集县三级干部800多人作了震情报告,要求马上将震情通知到每一个人,作为一条命令“不许在屋里睡觉”。当晚,几百名干部十万火急地奔向各自所在的公社。奇迹就这样发生了!

河北省青龙县距唐山市仅115公里,但这个县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无一人死亡!

但是除了青龙县,其他市县却漠视了预报!事后,青龙县长冉广岐被上级部门通知:不准向外透露当年的情况,否则国家地震局不好交代!(又是“中国特色”?!)

全世界所有的地震台都在同一时刻测到中国唐山的地震,联合国的机构提出向中国地震灾区派出医疗队和搜救队,并要向中国提供经济和物资方面的援助,但是都被中国拒绝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中国怎么能接受“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帮助?中国要靠“自力更生”救自己……

 

(7)

2005年9月12日,国家保密局新闻发言人沈永社宣布,自当年8月起,因自然灾害导致死亡人员的总数及相关资料解密。

且不说地震发生前各种昆虫、飞鸟、家畜、野兽等等的异常现象就是大自然给人类发出的警告,光是基层预测台、站的种种数据都汇总到了某些官员的办公桌上,可惜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一场特大灾难就不可避免了!

事实上唐山地震前6个小时就出现了地声、地光,如果给老百姓打个招呼,减少人员伤亡不是不可能!

根据《唐山警世录》(作者:马庆洲)整理的“唐山大地震预测时间表”,带给人们的不光是阵阵隐痛和叹息,也许还有一些警示!

 

唐山大地震预测时间表

(根据《唐山警世录》整理)

● 1967年10月(距唐山大地震9年)

地质部长李四光,在国家科委地震办公室研究地下水观测的会议上指出,“应向滦县、迁安地区(属唐山地区)做些工作。如果这些地区活动的话,那就很难排除大地震的发生。”

● 1976年初(距唐山大地震不到半年)

唐山市地震办公室负责人杨友宸,综合唐山市40多个地震台、站的观测情况,在唐山防震工作会议上做出了中短期预测:唐山市方圆50公里内,1976年7、8月份或下半年的其他月份将有5到7级强震发生。

● 1976年7月6日(距唐山大地震22天)

开滦马家沟矿地震台马希融正式向国家地震局、河北省地震局和开滦矿物局地震办公室做出短期将发生强震的预报。

● 1976年7月7日(距唐山大地震21天)

山海关一中的地震科研小组向河北省、天津市和唐山地区地震部门发出书面预报意见:7月中下旬,渤海及其沿岸陆地有6级左右地震。

● 1976年7月14日(距唐山大地震14天)

北京市地震队电告国家地震局,出现七大异常,要求立即安排时间向国家局汇报。北京、天津、唐山、张家口和渤海沿岸的群测群防经验交流会在唐山召开。国家地震局副局长查志远等近百名中国地震界官员、专家到唐山二中参观地震科研小组的工作。唐山二中田金武老师郑重发出地震警报:1976年7月底8月初,唐山地区将发生7级以上地震,有可能达到8级。赵各庄矿地震台姜义仓在唐山市地震办公室会商会上正式提出:唐山即将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

● 1976年7月16日(距唐山大地震12天)

乐亭红卫中学(乐亭城关中学)向唐山地区地震办公室、河北省地震局唐山监测中心台发出书面地震预报意见:7月23日前后,我区附近西南方向将有大于5级的破坏性地震发生。

● 1976年7月22日(距唐山大地震6天)

山海关一中的地震科研小组再次向河北省、天津市、唐山地区地震部门发出书面预报意见:7月下旬,渤海及其沿岸陆地有6级左右地震。

● 1976年7月26日(距唐山大地震2天)

国家地震局汪成民等一行15人到北京市地震队听取汇报,北京队提出,发现临震七大异常。

● 1976年7月27日10时(距唐山大地震17小时)

国家地震局副局长查志远等人听取了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室京津组长汪成民等的汇报。之后,查志远决定,下周一开会研究一下,让汪成民等先去廊坊落实水氡异常。

● 1976年7月27日16时(距唐山大地震11小时)

吕家坨矿地震办公室的赵声和王守信两人通过电话向开滦矿务局地震办做了紧急震情汇报:第二个峰值一直在上升、上升、上升……

● 1976年7月27日18时(距唐山大地震9小时)

开滦马家沟矿地震台马希融向开滦矿务局地震办公室做出强震临震预报:“地电阻率的急剧变化,反映了地壳介质变异,由微破裂急转大破裂,比海城7.3级还要大的地震将随时可能发生。”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8秒

唐山发生里氏7.8级大地震,超过24万人在地震中遇难……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今天-->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那年全国闹地震(原创),“秦都咸阳”之18 - 小木大叔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