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的基本礼仪-社交礼仪_让我们一起活出美好_百度空间

社交礼仪
  
  1、敬礼的种类主要有哪些?
  
  注目礼、点头礼、握手礼、鞠躬礼、举手礼、吻手礼、屈膝礼、拥抱礼、亲颊礼等。
  
  2、敬礼的一般顺序和注意事项是什么?
  
  职位低者应主动向职位高者致意。年幼者应主动向年长者致意。资历年岁相仿者,依身份高低及交往的目的,互相敬礼。
  
  未婚女子应主动向已婚女子先行礼,德高年迈者除外。
  
  在正式场合致意时,忌口含香烟或口香糖,仪容须端庄。
  
  升降国旗或演奏国歌时,须就地驻足行注目礼或举手礼。但收音机播放时,则不必敬礼。
  
  在不方便的场所,如厕所、浴室、病房、理发厅或紧急场合,如水灾、火警、空袭等,均不必教条致意,但却极需谦让、互助和友爱。受礼者,应及时答谢。
  
  3、如何行握手礼?
  
  与他人握手时,应注视对方,微笑致意,不可心不在焉,左顾右盼。握手时须脱帽、起立,不能把另一只手放在口袋中。男士不能带着手套与他人握手,女士可以带手套与男士握手,但不能带手套与女士握手。
  
  标准的握手姿势应是平等式,即大方地伸出右手,用手掌或手指用一点力握住对方的手掌,通常以3秒钟左右为宜。
  
  握手时应注意:
  
  正式场合上下级之间,应在上级伸手后,下级才能伸手。
  
  日常生活长辈与晚辈之间,长辈伸手后,晚辈才能伸手。
  
  社交场合男女之间,女士伸手后,男士才能伸手。
  
  在多人同时握手时,忌交叉握手。不要跨着门槛握手。
  
  4、介绍时应注意的礼节是什么?
  
  介绍分为自我介绍、居中介绍和集体介绍三种情况。
  
  自我介绍先向对方点头致意,得到回应后再向对方介绍自己的姓名、单位和身份、同时递上事先准备好的名片。自我介绍时要注意把握好时机,内容繁简适度,时间以半分钟为宜,如对方有认识自己的愿望可继续介绍。
  
  居中介绍即他人介绍。介绍人在介绍时要先向双方打招呼,使之有思想准备。一定要注意介绍顺序,态度要热情友好,语言清晰明快,应抬起前臂,五指并拢,手掌向上倾斜,指向被介绍者,不能用手拍被介绍人的肩、背等部位,更不能用食指或拇指指向被介绍人的任何一方。
  
  集体介绍分单向介绍和多项介绍。单向介绍,如演讲、报告时,只介绍主角。多项介绍原则上按居中介绍内容要求。
  
  5、介绍的顺序是什么?
  
  应将男性介绍给女性、将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将职位低的介绍给职位高的。未婚的通常也先介绍给已婚的(除非前者比后者年纪大得多)。先把晚到的客人介绍给早到的,再自然介绍其他在座的客人。介绍时,男性应礼节性地起身,女性则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男性年纪大得多,年轻的女性则应礼节性地起身表示敬意。招待会或客人很多的场合,或主动找人交谈时,一般由来宾作自我介绍。
  
  6、打招呼致意的一般规则是什么?
  
  男性先向女性致意,年轻的不管男女均应首先向年长者致意,下级应向上级致意。两对夫妇见面,女性先互相致意,然后男性分别向对方的妻子致意,{zh1}男性互相致意。
  
  在大街上打招呼,三四步远是{zh0}的距离。男子可欠身或点头,如果戴着帽子须摘去。与人打招呼时,忌叼着烟卷或把手插在衣袋里。
  
  女性在各种生活场景中,均应主动微笑点头致意,以示亲和。
  
  在饭店等室内场合遇到相识的亲友,应友好地点头或曲体致意。
  
  有人向自己致意时,必须还礼答谢。
  
  7、怎样礼貌地回答别人的询问?
  
  回答问话应耐心、细致和周到。当被问到不了解的情况时,应向对方表示歉意。相互交流时应使用普通话或双方都懂的语言。
  
  8、怎样礼貌地向别人提出请求?
  
  向别人提出请求时要语气恳切,要平等待人。不管要求别人做什么,都应该“请”字当先。
  
  向他人提出较重大请求时,必须注意把握恰当的时机。当别人拒绝你的正当要求时,应给予理解和谅解。
  
  9、道歉有几种形式?
  
  直接式某件事做错了,某句话说错了,应开诚布公地向对方道歉,例如说“对不起”、“我错了”。这种真诚坦白的态度容易得到对方谅解。
  
  书信式如果你觉得道歉的话说不出口,可给对方写封信或发传真、短信,表示歉意。这样既可达到道歉的目的,又可免去一些难堪的局面。
  
  转达式即求助于第三者。可以将自己的歉意直接或者间接告诉你俩都熟悉的第三者,请求他代你向对方转达歉意。
  
  替代式生活的现实告诉我们,一束鲜花能使前嫌尽释,把一件小礼物放在对方可以发现的地方,可以表明悔意。小小礼物寄歉情,此时无声胜有声。
  
  改正式有些过失不但需要口头向对方表示歉意,而且需要改正过失的行动;也有的过失只需要用行动来弥补。改正过失的行动,往往是最真诚、最有力、最实际的道歉。
  
  10、向人致谢时,应采取什么方式?
  
  首先,事情不论大小,致谢都要真诚。其次,要及时向人致谢,方式可多样。如直接口头致谢,书面致谢,电话致谢,由他人转达谢意等等。
  
  11、赠送名片时应注意哪些礼仪?
  
  名片应双手呈递,将正面朝向接受方。接受名片时态度一定要恭敬。接受名片后要仔细看一遍,有不明之处可向对方请教。名片应放到名片夹或上衣口袋中,放在桌上时,切忌随手乱放或在上面压上杯子、文件夹等东西。
  
  12、拜访时应注意的礼仪有哪些?
  
  时间的选择考虑到主人的方便,尽量避开吃饭的时候;节假日和xx,没有预约,也不要贸然前往。预先约好时间,{zfh}礼貌。确有急事临时决定拜访,时间要短,还须对自己的突然拜访表示歉意。
  
  服装的选择一般的访问,服装整洁、朴素、大方即可,不必太过华丽,衣冠不整、蓬头垢面则对主人不敬。去庆贺喜事,就需美观讲究些。
  
  进门的时候应先敲门或先按铃,等主人开门或说“请进”后再进去。进门后,向主人一家人问好,有其他客人在场,也问个好。如果不是预先约定,先问问主人是否有时间,简短地说几句就告辞。
  
  有别人在场和主人谈着话,来了别的客人,不管认识与否,应当主动起身与他打招呼。如果自己的话已说得差不多了,可以起身告退,或尽量早点结束话题。不要不理睬别的客人,自顾自地唠叨。
  
  在主人家里随手乱翻,到处乱闯,是对主人的不尊重。一般不宜带年幼的小孩去做客,增加主人的麻烦,更不宜在别人家责骂小孩。
  
  交谈的时候谈吐文雅,对主人家的家庭情况只作一般了解,切忌关心过度,反复盘问,或独自滔滔不绝,让主人插不上嘴。主人说话时要留心倾听,若主人有不耐烦的神色出现,要适时告辞。
  
  告辞的时候一般性的访友,以半小时为{zj0}交往时间。告辞时应对主人的款待致谢,并对自己的打扰表示歉意。主人家有长辈的话,也应向长辈告辞。女士跟男主人告别,应主动和对方握手,如向年长的妇女告辞,则应等对方伸出手来再握手。出门后,须主动请主人“留步”,不用远送。
  
  若是做客参加宴会,可以在适当时间回请主人,答谢盛情。去做客时,也可以给主人或主人家的小孩带点礼物。
  
  13、邀请、接待客人时应注意哪些礼节?
  
  邀请的方式结婚等较隆重的庆典,预先发请柬;小型聚会,口头或电话邀请就行了。要提前考虑宾客的人选,将准备邀请的人都告知被邀者。
  
  在客人到来之前,将用于招待的物品放于最方便之处。屋子也稍作收拾,杂乱无章会令客人不舒服,但也不必齐整到令客人小心拘束的程度。
  
  主人应提前在家等候,客人到了而主人不在就太失礼了。
  
  主人的服装服装的式样依聚会的性质而定。主妇的打扮可以讲究些。
  
  如果是邀约客人前来赴宴,主人家{zh0}有一人在门口迎候。主人将刚到的客人迎进屋后,应将他介绍给在座的其他客人。如果主人是年轻人,与父母同住,应将邀约的朋友、同学、同事介绍给父母。
  
  待客的礼节主人须等客人全体坐下后,才能坐下。中途自己有急事须暂时外出,或接听电话等需要离开一会儿,应向客人打招呼,不可让客人干坐。正与客人交谈,又有其他客人来访,与早来的客人互不相识,主人应替双方介绍。对来的客人要一视同仁。
  
  送别客人时客人告辞时,主人应先挽留,再让客人走。
  
  在家里,可以让客人自己开门,主人开门的话似乎在下逐客令。在饭店等服务性企业和正式的聚会上,是不应让客人开门的。送客送到门外,住楼房的,应将稀客、长辈送下楼或院外,握手说声“再会”,目送客人离去。
  
  有女子单身一人来做客的,主人可委托客人或自己的家属护送她回家。
  
  14、送礼应注意哪些礼节?
  
  送什么样的礼彼此关系密切的话,不妨问一问对方,赠送什么才好。对于经济尚未独立的年轻人,有时,象征意味很浓的小礼品最能表达彼此的友情,一般不应送贵重物品。
  
  送礼的方式送的礼物,除鲜花外,都必须带着包装。写有价钱的标签应当早些拿掉;将xx连同礼物一同送上的情况也有,那是商品附带有保修单等,以便以后退换修理时做凭据。
  
  在与主人见面或快告辞时,大大方方地送给主人。
  
  15、收礼时应注意什么?
  
  受礼时的表示接过礼物,不管礼品合不合自己的心意,都应当表示对这份礼物的重视,尽快打开包装欣赏一番。如果觉得送礼者别有所图,应向他暗示送礼不妥的原因和自己拒收的理由,态度可坚决而方式要委婉。
  
  返礼时的做法接受了他人的馈赠,应在日后适当的时候准备礼物馈赠对方。
  
  结婚时收到贺礼,当天邀请送礼者参加婚宴就可称回礼。如果自己经济条件好,也可回送点小礼品做纪念。对当天因事未能参加宴会的,主人可带点小礼品拜访致谢。
  
  接受了礼物并不一定都要立即返礼。对方有同样的事可庆贺时,送去礼物表示心意就可以了。
  
  16、参加舞会时应注意什么礼仪?
  
  参加舞会时,应根据舞会的形式适当修饰一下仪表,不可过分随便,不修边幅。无论男士还是女士,服饰均应整洁、讲究,不可太露、太透。
  
  进入舞场后,言谈举止要讲文明,不要高声说笑,不要在舞池中穿行。
  
  邀人跳舞时,要注意礼仪。多为男士邀请女士,当舞曲响起后,男士走到女士面前,弯腰鞠躬做出邀请手势,并轻声邀请。女士如有同伴在旁邀舞者应先向其点头致意。邀舞时,表情要谦恭自然,不能流于粗俗。
  
  作为女士,一般不宜随便拒绝别人的邀请,若有领导、贵宾、长者在场时,还应主动邀请。如拒绝他人时,应婉言拒绝,并向对方表示歉意,不要在同一支舞曲里拒绝前者又接受后者的邀请。邀请者面对拒绝,也应坦然自如,不要再三强迫或表示不满。
  
  17、宴席座位的礼仪有哪些?
  
  一般的宴会,除自助餐、茶会及酒会外,主人必须安排客人的席次,以免客人不知所措。
  
  桌次的顺序如席设在饭店或礼堂,圆桌两桌,或两桌以上时,则必须定其大小。其定位的原则,以背对饭厅或礼堂为正位,其右旁为大,左旁为小,如场地排有三桌,则以中间为大,右旁次之,左旁为小。
  
  座次图与座位签卡遇宴会人多,如超过二十人以上,或席设两桌以上,宜备座次图,供客人认明自己的座位,便于入座。
  
  席次的安排以右以尊。如席设两桌,则以右桌为大。主人坐定后,他的右侧为主宾位。职位或地位高者为尊,高者坐上席。女士以夫为贵,但如邀请对象是女宾,夫不见得与妻同贵。
  
  欧美国家视宴会为社交{zj0}场合,故席位采取分座原则,即:男女分座,排位时男女互为间隔。
  
  夫妇、父女、母子、兄妹等必须分开;如有外宾在座,则中国人与外宾插开坐。
  
  遵守社会伦理,长幼有序,师生有别,在正式的宴会场合,尤应严格遵守。
  
  座位的末座,不能安排女宾。
  
  18、就座和离席应注意什么?
  
  应等长者坐定后,方可入座。席上如有女士,应等女士坐定,方入座。拖拉座椅,手宜轻,不要有刮地板的声音。坐姿要端正,与餐桌保持一定距离。
  
  在饭店用餐,应由服务员领台入座。餐毕,须待男女主人离席,其他宾客始离座。离席时,应招呼邻座长者或女士,帮忙拖拉座椅。女士携带的手提包,宜放在背部与椅背之间。中途有急事需离席,应先向主人打招呼,切勿过分打扰他人。
  
  19、日常饮食的礼仪,应遵守什么规则?
  
  餐具须保持清洁,使用时切勿出声。就餐时,应与餐桌保持适当距离,身体端正,与同席者同时进食。与同席者谈话,不宜高声,以对方能够听到为宜。进食时,细嚼缓咽,力避有声。饭屑骨刺,勿抛掷地上。欲先离席,须向主人及同席者致歉。全桌食毕,待首席或主人起立,然后离席。
  
  20、使用餐巾应注意什么?
  
  必须等到大家坐定后,才可使用餐巾。餐巾应摊开后,放在双膝上端的大腿上,切勿系人腰带,或挂在西装领口。切忌用餐巾擦试餐具,主人会认为你嫌餐具不洁。
  
  餐巾主要防止弄脏衣服,兼做擦嘴角及手上的油渍。不可用餐巾来擤鼻涕或擦脸。如身上无手帕,宜离席到洗手间去。
  
  餐中暂时离席,应将餐巾放在座位上。餐毕,宜将餐巾折好,置放餐桌上再离席。若主人将餐巾放在桌上,表示宴会结束。
  
  21、餐桌上的一般礼仪是什么?
  
  入座后姿势端正,脚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任意伸直,手肘不得靠桌沿,或将手放在邻座背上。
  
  用餐时须温文尔雅,从容安静,不能急躁;在餐桌上不能只顾自己,也要关心别人,尤其要招呼两侧的女宾。
  
  应小口进食,举止文雅,口内有食物,应避免说话。自己手上持刀叉,或他人在咀嚼食物时,均应避免跟人说话或敬酒。
  
  自用餐具不可伸入公用餐盘夹取菜肴,取菜舀汤,应使用公筷公匙。
  
  吃进口的东西,不能吐出来,如系滚烫的食物,可喝水或果汁缓解。
  
  两肘应向内靠,不宜向两旁张开,碰及邻座。
  
  好的吃相是食物就口,不可将口就食物。食物带汁,不能匆忙送入口,否则汤汁滴在桌布上,极为不雅。
  
  切忌用手指掏牙,应用牙签,并以手或手帕遮掩。
  
  避免在餐桌上咳嗽、打喷嚏及放屁。万一不禁,应说声“对不起”。
  
  喝酒宜各自随意,敬酒以礼到为止,切忌劝酒、猜拳、吆喝或用酒杯敲击玻璃转盘。
  
  如餐具坠地,可请侍者拾起。如不慎将酒、水、汤汁溅到他人衣服,表示歉意,叫服务员帮助即可,不必恐慌赔罪,反使对方难为情。
  
  如欲取用摆在同桌其他客人面前之调味品,应请邻座客人帮忙传递,不可伸手横越,长驱取物。
  
  如系主人亲自烹调食物,勿忘予主人赞赏。
  
  如吃到不洁或异味食物,应将入口之食物,轻巧地用拇指和食指取出,放入盘中。如发现盘中的菜里有昆虫或异物,不要大惊小怪,宜待待者走近,轻声告知侍者更换。
  
  食毕,餐具务必摆放整齐,不可凌乱放置。餐巾应折好,放在桌上。
  
  主食进行中,不宜抽烟,如需抽烟,必须先征得邻座之同意。
  
  在餐厅进餐,不能抢着付账,推拉争付,实为不雅。倘系做客,不能抢付帐。未征得朋友同意,亦不宜代友付账。
  
  进餐的速度,宜与男女主人同步,不宜太快,亦不宜太慢。
  
  餐桌上不能谈悲戚之事,否则会破坏欢愉的气氛。
  
  在招呼服务员时,一般应用眼色或举手示意,切忌高声大叫,而且要注意礼貌。
  
  22、饮酒时的一般礼议有哪些?
  
  通常情况下,不管你是否会喝酒,在主人的盛情之下,不要生硬拒绝别人的敬酒,或用手蒙在杯子上坚决不喝。
  
  主人应先为主宾斟酒,若有长辈、首长、远道的客人,应先为他们倒酒,如没有,应按顺时针方向依次倒酒。斟酒时要满,但不能溢出来。主人为自己倒酒时,应以手扶杯或欲扶杯表示恭敬和致谢。
  
  正式宴会,主人均应敬酒。敬酒时应目光对着对方,面带微笑,以简短、合乎酒席的话祝酒。会饮酒的客人,应回敬主人。
  
  对不胜酒力的宾客和开车朋友,不应劝酒。
  
  23、吃自助餐时的礼节是什么?
  
  应按照正常顺序取食物。如:汤、冷菜、热食物、甜品、咖啡或茶。不可把食物乱堆在盘中,或一次取得过多,可多次取食物。有同伴,应等其他人坐好后,一起开始吃{dy}份。
  
  切忌浪费。一定按照自己的食量取食物,不要剩下。
  
  取食物时,不要用用过的餐盘盛食物,也不要用自己的餐具取食物。
  
  应到指定的吸烟区吸烟,若没有限制,应征得同桌的同意。
  
  24、使用筷子有哪些忌讳?
  
  一忌敲筷在等待就餐时,不能拿筷子随意敲打。
  
  二忌掷筷在餐前发放筷子时,要把筷子一双双理顺,然后轻轻地放在每个人的餐桌前;相距较远时,可以请人递过去,不能随手掷在桌子上。
  
  三忌叉筷筷子不能一横一竖交叉摆放。筷子要摆放在碗的旁边,不能搁在碗上。
  
  四忌插筷在用餐中途因故暂时离开时,要把筷子轻轻搁在桌子上或餐碟边,不能插在饭碗里。
  
  五忌和筷在夹菜时,不能用筷子在菜盘里和来和去,上下乱翻,遇到别人也来夹菜时,要注意避让,谨防“筷子打架”。
  
  六忌舞筷说话时,不要把筷子当作道具,在餐桌乱舞;也不要在请别人用菜时,把筷子戳到别人面前。
  
  25、饮茶的礼节、礼貌要求是什么?
  
  请客人喝茶,要将茶杯放在托盘上端出,或用手奉上。
  
  茶杯应放在客人右手的前方。要及时给客人添水。客人则须善“品”,小口啜饮,而不是大口喝。
  
  26、到医院看望病人时应注意哪些礼节、礼貌?
  
  闲谈话题应轻松愉快,尽量绕开病情,注意忌讳。
  
  探望时间,{zh0}等病人病情稍好转时再去探视,不可太频繁。时间长短以10分钟至半小时为宜。
  
  探望时,可带水果鲜花,长期住院可送书籍、杂志。
  
  探望者服饰应朴素,不宜浓妆艳抹。
  
  27、递烟时应遵循哪些文明礼议?
  
  吸烟有害健康。如需敬烟,应将烟包开口,弹出数支露着上半截,整包递出去,由对方自己取出一支。如果在家中,可放在盒中由对方自取,等对方取好烟,自己才取出一根来吸。
  
  不吸烟的人,别人将烟递过来时,只要略微摇手示意,说声“谢谢,我不会”,对方不该强求。男子在招呼女子时,如果不知对方会否抽烟,就不必递烟给她,对方会抽烟的话,不妨递上。
  
  28、点烟时的礼节、礼仪是什么?
  
  几个人同时点烟,年轻的应给年长的先点,男子要给女子点,主人给客人点。一支火柴点两支烟就得熄掉,用打火机,点完两支后应熄灭一下,切忌连点三次。
  
  年长者向年轻者借火,年长者可先划火点烟,然后年轻者接过燃着的火柴点自己的烟;男子向女子借火,女子不必替他点火,把火柴或打火机递给他就行了;女子向男子借火,不论这男子是否比自己年纪大,都不能从他手中接过燃着的火柴,应由男子划着火柴或打着打火机,女子俯身就火。
  
  别人为自己点了烟,一般应轻声表示谢意。
  
  借火时,应把嘴上的烟拿下来,取过对方的打火机时,再把香烟含在嘴中。
  
  29、如何掌握吸烟的时机?
  
  不应在禁烟的地方吸烟。到朋友家做客,如果主人没有主动提议抽烟,不能一见面就拿出烟来。过了一段时间,客人可以问一下主人:“可以抽烟吗?”一般主人不应禁止客人吸烟。
  
  宴会当中,尽量少吸烟。中式宴会一般等送来水果甜汤后才能拿出烟来,西式宴会要喝过咖啡以后才可抽烟。一般的宴请,在别人吃饭时,不要吸烟,在两道菜之间,可以抽上一支。
  
  身旁是女子,如果要抽烟,请先征得女子的同意。不可一边叼着烟卷,一边同女人握手,更不可边挽着她的胳膊边抽烟。
  
  30、常用的礼貌用语有哪些,如何运用?
  
  常用的礼貌用语包括:请、对不起、谢谢、你好等。
  
  “请”。在生活和工作中,任何需要麻烦他人的时候,“请”字都必须挂在嘴边。
  
  “谢谢”。凡是别人为你服务、做事和帮忙,无论给与你的帮助是多么的微不足道,都要说声“谢谢”。
  
  “对不起”。无论何时何地打扰了别人,都必须说声“对不起”、“你好”。同事之间、同学之间、邻里之间、家庭成员之间见面都应该相互问候,若采取“上午好”、“下午好”、“晚上好”等时令性问候将更好。
  
  提倡向同车人、同路人等微笑致意。
  
  31、接、打电话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1)要问候,自报家门,声音清晰,咬字清楚,语调适度,保持一张笑脸,姿势良好。
  
  (2)应迅速接听,不应让铃响超过三次。
  
  (3)转接电话一定要确认对方姓名和身份。
  
  (4)备好便纸条,左手握话筒,右手执笔。
  
  (5)不要忘记礼貌性的寒暄。
  
  (6)打电话一方先挂电话,话筒要轻放。
  
  (7)如为他人记留言,一定要记录清楚,及时传达。



郑重声明:资讯 【公民的基本礼仪-社交礼仪_让我们一起活出美好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