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坚强”重生2岁生日_忧郁之蓝_百度空间
今天我很快乐,但我更希望平凡的生活。”昨日,“猪坚强”重获新生两周年。建川博物馆为其准备了生日蛋糕,同时,还请来了它的老主人万兴明夫妇,救命恩人成空某飞院机务一中队的战士代表以及为 “猪坚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希望集团代表,为它同唱生日歌。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猪坚强”心愿很简单:希望能像猪一样的活着。   (来源:四川在线)

请不要给一头猪树典型

  成都彭州市龙门山镇团山村村民万兴明家的大肥猪,震后被埋废墟下36天后刨出来时,还坚强地活着。许多市民、网友呼吁,不要把这头猪变成人们餐桌上的美味。昨日,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用3008元将这头猪买下来,并给他取了小名“36娃儿”,大名“朱坚强”。 樊建川打算将它一直养到自然死亡。建川博物馆还捐了1万元资助猪主人家恢复生产生活。 (6月23日《成都商报》)

这只猪是幸运的,在废墟中36天后还好好地活着;但它也是不幸的,成了“典型”,“正常的生活”从此被打扰,估计很难再睡个安稳觉了。凡事树个典型,是人类的思维,猪不一定喜欢。

  “朱坚强”感动人类

  猪,不管是有了名字,还是没名字,它始终是头猪,有何坚强可言? “猪头猪脑”、“笨得像头猪”、“蠢猪”等等,但凡与猪联系在一起的,多是贬义居多,就连有点人性化的猪八戒,还落个好色贪吃的名声。这次,“朱坚强”算是给猪们争足了面子。不但成了重点保护对象,身价提高了,还被授予了“免死xx”,能安安稳稳地过下半辈子了。

  往往挖掘正面典型,是为了扶正压邪,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一头大难不死的猪戴上高帽,搞的是啥名堂?

  这头猪能在废墟中存活36天,充其量也只能把它的故事化到“奇闻趣事”的范围,有点不可思议,确实是个奇迹。一个博物馆的馆长慧眼识“猪”,给猪以名分也就罢了,但认为“这头猪用生命记录了抗震救灾”,就有牵强了。36天,只不过是一头猪的生存奇迹,何以和“抗震救灾”挂上了边?

  取个小名“36娃儿”,大名“朱坚强”,再让猪见证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这一系列的包装和正名,无非是玩个“噱头”,有借猪炒作的嫌疑。说起“朱坚强”,必想起这有创意的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更会好奇地瞧瞧这样的馆长,会有什么样的博物馆,这也是人之常情的事。这样一来,“朱坚强”的价值才真正体现出来。或许,将来的{yt},“朱坚强”“寿终正寝”时,会有个“朱坚强”标本出现在博物馆。

  或许,我是误解了樊建川馆长本意,但在一头猪身上总结出“坚强”的品质,是纯粹的主观主义在作怪。如今,随意推测、标新立异、乱戴帽子等主观代替客观的现象屡见不鲜。不去尊重事实,主观歪曲事实,有的是自身素质影响了判断是非的,但如果是主观故意,就叫人难以接受。

  樊建川馆长以高价购买“朱坚强”,并支持其主人1万元用于灾后重建。如果樊馆长想借猪献爱心,帮助一个灾民重建家园,尽管“特别”了点,但还是值得称道的,毕竟是献爱心。

  也许多年以后,人们说起“那年,那猪,那事”,会惊叹一头猪顽强的生命力,但同时,又因为人为的戴高帽,树典型,让这只猪成为一个笑料。(严朝霞)      (来源:千龙网)

我只能遗憾地说,这些网友可能大多没养过猪。猪是坚强的,夏天不要吹空调,冬天不要盖棉被,甚至粗茶淡饭就可以打发一生的时光。存活了36天的猪就可以叫做“朱坚强”,中国农村成千上万为农家孩子一生打基础的猪,每只都可以叫做“朱爱心”、“朱奉献”了吧——它们有没有资格进博物馆呢?

  说这些煞风景的话,就是想表达一个意思:猪就是猪,一头地震中幸存的猪,只是一个概率问题,不是意志问题。坚强是什么?坚强是一种意识,只有人类才具有意识。“思维着的意识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借用xxx的那个古老说法吧:再精巧的蜜蜂,也不会有最蹩脚的建筑师的理念。我想说,废墟上即便是早早支撑不下去而消逝的生命,也比一只猪坚强。他们的坚强也许未必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却必然散发着人性的光辉。

  猪是无辜的,真正拿肉麻当神圣的是人。我们可以文学化地赞美一只猪,一朵花,一棵草,却不应做过多的价值拔高。我实在无法理解,我们需要学习“朱坚强”什么震撼人心的东西呢?    (来源:搜狐评论)

注:本文不含任何个人观点,本人不做任何看法。



郑重声明:资讯 【“猪坚强”重生2岁生日_忧郁之蓝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