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岛上的神秘鼓声_小妤_新浪博客

  初春四月,碧海柔风,几个年轻人乘船出海游玩。就在大家陶醉在海天一色的乐趣之中时,忽然,风起浪涌,小船被迫改变了原来的航向,飘向一个无名小岛……当小船靠近小岛后,大家发现岛上有一间小屋,为了避开狂风,他们弃船躲进小屋……不料,一踏上小岛,他们就被自己的脚步声吓了一跳。原来,小岛就好象漂在海面上的一面大鼓,走在上面会发出咚咚的响声……
  几个年轻人发现的那座能发出响声的小岛,位于大连石城岛西南1公里的海面上,面积只有0.03平方公里,当他们把这个意外发现讲给石城岛的老百姓时,没想到岛上居民并不感到惊讶,原来,孤岛能发出怪音的奇闻在当地已流传了上百年,甚至当地人还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响岛。

 一座海上的孤岛为什么会发出奇怪的响声?这怪音又是从何而来呢?闻听此事的记者,为了亲耳聆听这罕见的海岛之音,揭开背后的真相,直奔了距离响岛最近的石城岛。
    
石城岛面积26平方公里,距离大陆仅4公里,岛上的居民常年以打鱼为生。但是当记者找到渔民想租一条船到响岛时,所有的渔民却都以响岛附近暗礁多、危险大为由拒绝了记者,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响岛下还隐藏着一个尽人皆知的秘密:在那里有一个大洞,一般人不敢进去,传说那是鳝鱼精的洞。
    
响岛下面有巨大鳝鱼洞的传说由来已久,记者采访的这位妇女说,她丈夫前些年在响岛附近潜水捞海参时,就发现了巨大的鳝鱼。
    
村民们的讲述又给响岛蒙上了一层迷雾,难道小岛之下真有巨大的鳝鱼,它又和怪音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在乡干部的安排下,记者找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船老大,一行人决定上岛一探究竟……
    
响岛越来越近了,可就在离岛还有几百米的地方——船明显地慢了下来,船老大说,这片水下全是暗礁,稍有不慎就会船毁人亡,而且当地人传说的巨大鳝鱼精就在这片海域出现过。小船左躲右闪,几经周折船终于在一片礁石旁靠了岸。

    
这是一个不足半个足球场大的孤岛,仅有20多米高。在乡干部的xx下记者沿着一条崖壁爬了上去……
  孤岛顶部虽然比较平坦,但长满了茂密的野生灰菜。岛的西南端有一间很久没有人居住的小房子,西北侧有一个渔民用来祭拜海神娘娘的神龛。

    
记者在齐腰深的野菜丛中走了几圈也没有听到传说的鼓声。而就在这时,随行的乡干部用铁钎清理出了一片空地,随意在上面跺了几脚,果然发出沉闷的鼓声。
    
鼓的响声是怎么发出的?很容易解释,鼓表面覆盖的是牛皮,鼓的中间是空的,一点敲击鼓面,就会形成共振,也就是我们听到的鼓声了。而响岛能发出冬冬的声音,难道说明岛的中间也是空的吗?为了找到真正的原因,记者联系到了辽宁省地质勘查院和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学院的两位专家打算再次上岛考察,这次他们能找到合理的解释吗?
    
响岛果然名不虚传,只要脚跺在地上,就会发出深沉的鼓声,在相距十几米远的地方也能感到脚下在颤动,这个"咚咚"的响声到底是怎样产生的?难道说这个孤岛下面真的有一个巨大的石鼓吗?
    
辽宁省地质勘查院单学东高级工程师在接到记者的电话后很快坐船来到了响岛,与他同行的还有大连物理学院俞宏教授。
    
单工程师在听了记者讲述后做出了初步判断:按正常理解要有响声肯定有空间有回声它才能响。他认为:孤岛可能是由碳酸盐类的岩石形成的,在海水的作用下形成了溶洞,当遇到震动的时候,溶洞的顶部就有可能会产生某种异常的声音。而且,同样的案例在全国各地也发现了几次,但是当他登上孤岛后,却否定了自己最初的判断。
    
单学东最初以为岛上是以碳酸盐为主,碳酸盐可以形成溶洞,属于喀斯特现象。但是上到岛上,他却发现,响岛的岛体岩石全部是片麻岩,十分坚硬,虽然长年被海水侵蚀已经出现了小孔洞,但它不会像石英岩那样产生大溶洞。而且从一个简单的现象也能否定岛上存在溶洞的说法:假如说岛底下有洞,满潮的时候海流涌进洞里就会形成漩涡,就应该能看出来,但实际上却没有漩涡出现。
    
为了打破响岛空洞说,单工说小岛西南端的那两个大坑就是{zh0}的证明。假如小岛内有空洞,单靠人跺脚的力量就能发出鼓声,这说明山体很薄。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石城岛驻军曾经拿响岛作为目标,xxx,小岛东南角这两个深达两米的大坑就是炮弹留下的,能禁受住如此大的力量说明:这个山体的厚度至少在两米以上,这样的厚度单靠跺脚的力量,是{jd1}不会响的。不存在空洞也就意味着,村里流传的巨大鳝鱼没有了栖息地,存在海怪的说法自然也就不成立了。
    
专家的这个推断显然让大家离响岛的谜底越来越远,此时记者突然想起了在河北省磁县境内有一座东魏古墓,其封土高30,直径120,墓顶建有古庙。北面有台阶85级,最为神奇的是,人走在台阶上能听到咚咚的水声,当地人称其为水声台阶。而对于水声的成因,最初人们也猜测是否因为墓中间是空的封土较薄,人在台阶上一跺脚就传来咚咚声,但是后来封土空洞说被专家排除,水声台阶的最终成因是脚步声被台阶两旁类似回音壁的砖墙多次反射叠加形成的。
    
那响岛上的鼓声是否也是回音叠加形成的呢?对于这个推测,也很快被xx了,岛上{wy}的人工建筑就是这个高不过3的小屋,根本没有供声波反射的介质。
    
就在调查陷入僵局之时,半天没有说话的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学院俞宏教授却有了意想不到的发现。俞教授发现,片状的片麻岩敲击以后发出空洞的咚咚声,而块状的片麻岩却没有这种情况。于是,俞教授利用单工的片麻岩说推断出了另一个响岛成因——片麻岩石板说。由于响岛的主要岩石成分是片麻岩,那在这至少两米深的土层下就应该有一块甚至多块片麻岩石板,石板之间留有空隙,人跺脚的力量通过厚达两米以上的土壤传递到了石板上,所以就听到了低沉的鼓声。
    
教授刚一提出这个结论,石城乡苏副乡长就提出了强烈的质疑,甚至有些专家很干脆的否定了片麻岩石板说。大家认为,岩石加泥土有四到五米厚,脚的跺击力量很难跺响。也不可能传播到两米以下的岩石上产生响声再返上来。
    
如此干脆否定俞宏教授观点的人,是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李永化院长,他曾经亲自上岛考察,原本这次也想请他上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行,既然李院长彻底否定了俞教授的观点,那他一定有着自己的理论解释。没想到李院长说,其实所有人都把问题复杂化了,造成小岛鼓声的成因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据李院长推测,小岛鼓声和片麻岩无关,更不是什么空洞说,主要原因就来自被记者踩在脚下的植被。
    
记者在得到李院长的启发后,第三次登上了响岛,而解答响岛多年谜团的工具:就是这把铁钎……
    
当记者用铁钎挖出一个30多厘米的坑后,敲击坑底,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出现了
……
    
记者用铁钎把敲击坑底,没有鼓声出现,敲击坑旁边的地面,鼓声又出现了。这个结果,让在场的人大吃一惊,如果俞教授的片麻岩石板说成立,那么除去一部分表面土壤后,鼓声不应该消失,然而结果却恰恰相反。

    
原来,响岛的主要岩石结构是片麻岩这点不假,但是在片麻岩上覆盖着厚达两米以上历经几千万年才形成的疏松的腐质土,土壤中含有大量空气,再加上小岛生长的植物又都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它们的根系扎的比较浅,无法到达土壤的深部。就这样,这些植物的根系盘结,最终形成了相对坚硬的表层,好似一张鼓膜,当脚跺在上面,土壤中含有的大量空气,就从致密的草皮间迅速地挤压出来,也就是所有人听到的那种咚咚的鼓声。如果用铁钎挖开表层植被,就好像捅破了鼓膜,鼓声自然也就消失了。
    
据李院长讲,响岛的出现纯属是一个天造地设的巧合,但凡小岛的纬度再偏北一些,由于天气寒冷,这层腐质土形成就不彻底,也就不会这样疏松,纬度再偏南一点,这些腐质土就有可能被风化了。也正是因为大自然恰到好处的鬼斧神工,才让记者有幸听到了那神秘的孤岛怪音。
    
后来记者也登上了附近其他一些岛屿,发现尽管其他几个小岛的地质结构和响岛差不多,但是岛上的土壤含沙量很大,植被也不茂盛,也就没有任何响声。所以响岛周围看似相同的小岛,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接受的是各不相同的安排,拥有着各不相同的故事和命运。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无人岛上的神秘鼓声_小妤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