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finance.ifeng.com/news/corporate/20100617/2317111.shtml
新华社15日电,广东核电集团15日发表澄清公告称:大亚湾核电站两台机组保持安全稳定运行,没有发生放射性核泄漏事件。5月23日大亚湾核电站二号机组,少量燃料包壳破损,导致一回路放射性水平升高,但未达到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核事件评级标准,不会对公众造成任何影响。
人民网北京6月16日专电,国家核安全局有关负责人6月16日向媒体通报,大亚湾核电站二号机组的一根燃料棒包壳出现微小裂纹,其影响xx于封闭的核反应堆一回路系统中,放射性物质未进入到环境,未对环境造成影响和损害。
该负责人称,中国核电站燃料棒的可靠性与国际水平相当,在核电站的设计中考虑了正常运行时允许有一定的燃料棒破损率,世界上和中国核电站的实际运行中也出现过极少量燃料棒的破损,只要反应堆一回路放射性水平控制在规定限值内,核电站仍允许运行,燃料棒破损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和损害。国家核安全局将继续关注此事进展,督促大亚湾核电站认真进行原因分析,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核电站运行安全。
来源:北京青年报
近日,有媒体发布有关大亚湾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件的报道,对此,昨天下午,中广核集团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否认大亚湾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他告诉记者,为澄清事实,xx影响,该公司已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关于对有关媒体对大亚湾核电站失实报道的澄清”的公告。
公告称,近日,有关媒体发表了对大亚湾核电站的不实报道,特澄清如下:
一、大亚湾核电站两台机组保持安全稳定运行,没有发生放射性核泄漏事件。粤港两地环境连续监测数据显示,大亚湾核电基地及周边地区放射性水平与电站投运前测量的本底数据相比没有任何变化。
二、按照核电站纵深防御设计原理,为了防止放射性产物释放到环境,设计了三道屏障,即燃料包壳、一回路压力边界和安全壳。按照运行技术规范的要求,对一回路放射性进行连续监测。2010年5月23日,大亚湾核电站二号机组监测发现,一回路放射性水平异常上升,5月28日放射性水平达到平衡并保持稳定,初步判断有一根燃料棒的包壳可能存在微小裂纹。根据核电站运行技术规范,将一回路放射性水平划分为三个运行区:正常运行区、限制运行区和停止运行区,此规范与国际标准一致。目前大亚湾核电站二号机组放射性水平处于正常运行区,允许机组保持正常功率运行。即使特殊情况下发生更多的燃料包壳破损,导致机组进入停止运行区,放射性产物仍然被一回路压力边界和安全壳所包容,与环境xx隔离,不会对公众造成任何影响。
三、根据国外核电站运行经验,少量燃料包壳破损导致一回路放射性水平升高情况偶有发生。5月23日大亚湾核电站二号机组一回路放射性水平升高,未达到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核事件评级标准。
四、上述事件,大亚湾核电站已按规定{dy}时间向国家核安全局报告,并向核安全咨询委员会通报。大亚湾核电站将本着安全、透明的原则,严格按照运行技术规范的要求,控制机组状态,并将后续情况向相关各方进行通报。
来源:中广核网
近日,有关媒体发表了对大亚湾核电站的不实报道,特澄清如下:
一、
二、
三、
四、
大亚湾核电站将本着安全、透明的原则,严格按照运行技术规范的要求,控制机组状态,并将后续情况向相关各方进行通报。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
2010年6月15日
来源:国家环保部网站
国家核安全局有关负责人6月16日向媒体通报,大亚湾核电站二号机组反应堆中的一根燃料棒包壳出现微小裂纹,其影响xx于封闭的核反应堆一回路系统中,放射性物质未进入到环境,未对环境造成影响和损害。
这位负责人介绍说,为保证工作人员、公众、社会和环境的安全,核电站按照纵深防御原理设计了核燃料包壳、一回路压力边界和安全壳三道实体屏障,以防止放射性物质释放到环境。核电站按照运行技术规范的要求,对一回路放射性进行连续监测。2010年5月23日,大亚湾核电站二号机组正处于正常的功率运行状态,一回路放射性水平例行监测中,发现核反应堆一回路放射性碘核素及放射性气体活度异常上升,经研究判断为一根燃料棒包壳出现微小裂纹,其影响xx于封闭的核反应堆一回路系统中。核反应堆一回路压力边界和安全壳完整性良好,确保放射性物质不会进入到环境。核电站设置的监测仪器显示厂房内和厂房周围环境的放射性水平无异常变化,环境保护部在大亚湾核电站周围设置的放射性监测点的独立监测也未发现异常变化。
这位负责人指出,大亚湾核电站二号机组核反应堆一回路冷却剂放射性水平虽然较往常有异常升高,但仍低于正常运行限值的十分之一,满足核电站运行技术规范的要求,不影响核电站的正常运行。大亚湾核电站二号机组反应堆中有四万多根燃料棒,个别燃料棒出现破损,属于正常运行工况。我国核电站燃料棒的可靠性与国际水平相当,在核电站的设计中考虑了正常运行时允许有一定的燃料棒破损率,世界上和我国核电站的实际运行中也出现过极少量燃料棒的破损,只要反应堆一回路放射性水平控制在规定限值内,核电站仍允许运行,燃料棒破损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和损害。目前该机组一回路冷却剂放射性水平已下降并趋于稳定,机组仍然在正常运行中。
这位负责人说,国家核安全局将继续关注此事进展,督促大亚湾核电站认真进行原因分析,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核电站运行安全。
来源: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深圳6月15日消息 今天(15日)上午,有媒体报道:深圳大亚湾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这条信息是否属实?环境监测数据是否发现异常?各方对此有怎样的反映?下面马上连线中央台驻深圳记者郑柱子:
主持人:深圳大亚湾核电站是否发生泄漏?主要原因是什么?
记者:经进一步了解,由香港电台引用来自美国“自由亚洲之声电台”披露的深圳大亚湾核电站所谓“核泄漏”传言,实际情况是这样:深圳大亚湾核电站二号机组一个反应堆,上个月23日发现,因为有一支燃料棒有质量瑕疵,造成冷却水放射性碘核素和放射性气体轻微上升。
香港中电方面强调,放射性物质并没有对外泄漏,不会对公众构成影响;反应堆内的泄漏幅度,也不在国际核事故申报制度范围之内。有关报道的内容失实,事件是被夸大了。香港“中电”全称是“香港中华电力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是大亚湾核电站的股东之一,是持股方。
主持人:环境监测数据是否发现异常呢?
记者:据了解,事情发生以后,核电站方面已经成立了专案组,一直在跟进和监测燃料棒的问题给环境带来的影响。据来自香港天文台的监测结果,自5月23日起直到目前,还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情况。
主持人:是否会对周边环境、人们生活造成影响?
记者:香港中电在向传媒发出的书面声明中说,这些放射性典核素是被xx隔离的,因此,不会对公众有任何影响,大亚湾核电站的运行也没有受到影响。燃料棒质量问题系我方主动向“安全咨询委员会”的通报。
据记者向核电站的上级单位中广核方面了解,事情是核电站方面在上周的一次会议上,主动向国家核安全局及大亚湾核电站核安全咨询委员会汇报的。这样的会议一年召开一次,是例行的,叫做“安全咨询委员会”,与会者除了大陆及香港的专家学者,也有合作方香港中电的代表。
例行的会议,以前并没有出现过状况,这次会后也没有出现什么情况,只是最近可能被某个不了解具体情况的媒体知道了,为什么要开这么一个会呀?并且还出现了什么东西轻微上升,才弄得张扬开来。其实并不是像传说的那样。何况,有关专案小组已经在跟进及监测有关情况的进一步发展了。
来源:中国少年网
中电发言人证实,大亚湾核电站二号机组反应堆冷却水于上月23日,发现放射性碘核素及放射性气体均有轻微上升。初步分析发现,一根燃料棒出现轻微泄漏,专案小组正跟进监测有关情况。发言人续指,大亚湾核电站运作没有受事件影响,由于泄漏轻微,毋须列入国际核事件评级内,但已向国家核安全局及大亚湾核电站核安全谘询委员会汇报。
中电发言人回应指,过去2星期,大亚湾核电站放射性水平保持稳定,未有见到明显变化,强调核电站的放射性核素可以xx隔离,不会对公众生成任何影响。
天文台:辐射监测无异常
香港天文台设有由10个监测站组成的辐射监测网络,用以监测香港的环境辐射水平。天文台亦指出,由5月23日起至前天并无发现任何异常情况。
保安局今晨零时就事件回应称,经向中电了解,5月23日大亚湾核电站二号机组反应堆冷却水发现放射性碘核素和放射性气体均有轻微上升。过去两星期,这些放射性水平保持稳定,没有特别变化,专案小组正跟进及监测有关情况。这些放射性核素会被xx隔离,因此不会对公众有任何影响。上述的放射性上升轻微,运行没有受到影响,而事情亦不列入国际核事件评级之内。由于事故对核电安全不构成任何影响,根据当前机制无须即时通报。
来源:中国网
香港中华电力证实,深圳大亚湾核电厂在5月23日发生反应堆内的核泄漏事故;中电强调有关泄漏极微小,并不列入国际核事件评级内,不会对公众构成危险。
中电证实,和香港仅距离50公里的深圳大亚湾核电厂5月23日发生反应堆内的核泄漏事故,核电站二号机组反应堆核心的一根燃料棒疑因质量问题出现小洞造成泄漏,使反应堆冷却水的放射性碘核素和放射性气体均上升,但问题燃料棒仍未更换。
不过中电强调,由于冷却水处于全密封状态,被xx隔离,没有辐射到厂外环境,过去两星期放射性水平也保持稳定。中电又说,有关泄漏极微小,并不列入国际核事件评级内,不会对公众构成危险。
保安局发言人指天文台监察数据显示,上月23日到前为止的辐射数据均无异样,而这次事故对核电安全不构成任何影响,根据现有的机制,不需要立即通报;但政府已要求中电稍后提交详细事件报告。
而大亚湾核电核安全咨询委员会主席、立法会议员何锺泰也表示,有关事件不属于核事故。但他认为,如果小事也对外公布,可能会引起公众恐慌。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