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给女儿买了个小笔记本,因无线上网卡不能用搁置了一段时间。趁着放假期间,约女儿去了趟城里,找到那家销售数码产品的店铺,更换了一下无线上网设备。在更换期间,对面网吧门前发生了惊人的一幕。 隔着玻璃门向外望去,对面网吧门前停着一辆三轮摩托农用车。忽然,网吧门口有个中年男子拳打脚踢一个看上去十五、六岁的孩子。那中年男子(孩子的父亲)打了顿孩子后,便跑到门外等候孩子出来,而那孩子并没跟他父亲一块出来,这下更惹怒了中年男子,二番冲进网吧逮住孩子又是一顿毒打,气咻咻地跑出来直奔三轮摩托车,解车上的U型车锁。网吧内另一个中年妇女(孩子的母亲),边拖孩子往外走,边打孩子的屁股,然后将孩子倒背过手来押上了三轮摩托车的后车厢。还没等孩子站稳,其父亲便拿过U型锁来恶狠狠地扣在了孩子的脖颈上。孩子自知理亏,羞怯地低下了头,母亲忙把孩子揽在了怀里。 车子开走了,留给人们的是无尽的思索。 这起事件中,虽然孩子被强制着拉回了家,但从孩子的表情上可以看出,孩子依然对网吧恋恋不舍。或许他在心里说:“今天又不上学,玩一会又怎么了?”全然没把父母的挂念放在心上。可以设想,孩子{yt}一宿不回家,有哪个父母不着急?正是在情急之下,老俩口开着三轮摩托车从乡下跑到城里,挨个网吧的找。其实父母找孩子的目的,是生怕孩子出了意外。 当找到孩子之后,本应是一种安慰,但表现出来的却是xx的愤怒。你想啊,两个人经过一整夜无眠的痛苦折磨和一大早的奔波、劳累,当见到孩子还泡在网吧里没命地贪玩时有不生气的道理吗?由此一股抑制不住的怨恨一股脑的倾泄在孩子身上。孩子挨了打,父母心里也不好受,之所以费心费力地把孩子拉扯大,是指望孩子学好,能出人头地,给父母争光,而不是惹父母生气的。然而,孩子就是孩子,思想非常单纯。“哎,放假了,咱们去消遣消遣!”在某些同学的撮弄下,根本就没有不去的道理!孩子在玩起来之后,想到的是如何尽兴,并没有考虑到父母的担忧,因此就导致了眼前的一幕。这样的事情如果是初次也就罢了,如果时间长了必然矛盾激化,久而久之,父母和孩子都会在心理上产生一种痛不欲生的感觉。 当父母感到孩子“糟糕透顶”的时候,就会说出一些偏激言辞。“怎么养了你这么个瞎包物?早知道这样还不如把你砸打了塞了堰窟窿。”这时的孩子也会反抗道:“我死活用不着你管,打这以后我不进这个家门了!”“哎呦!这是造的什么孽啊,把孩子拉扯大就为了这些啊!我不活了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