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玉米当前生产存在的技术问题与解决措施_小评_新浪博客

    2010年春季气候极为特殊,4月下旬至5月上旬玉米播种期间出现了持续的低温和降水,导致玉米播种时间向后推迟10—15天,出苗期延后,面前玉米苗龄基本处于5叶1心期—9叶1心期,叶龄较历年少2-3片叶。通过对全县各类地块的调查并结合技术咨询情况,总结分析当前玉米苗期生产的主要存在问题,供参考。

   一、当前玉米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1、除草剂药害发生面积较大。今年由于降水多,土壤湿度大,播种至出苗所经历的时间较短,出苗快、出苗期集中,一些地块采用土壤封闭型除草剂喷施后短时间内降水,或喷药时玉米已经发芽、出土,从而造成除草剂药害;受降水影响今年采用除草剂茎叶处理的较多,多种因素影响发生药害面积较大,特别是先玉508等不抗除草剂的品种发生药害更为严重。

    2、个别玉米品种分蘖增多。今年由于降水多,化肥溶解速度快,玉米生长旺盛,沈玉21、先玉335、郑单958等一些生长势强的品种植株分蘖较多,一般形成1-2个分蘖。今年玉米与往年相比植株较矮,分蘖长势也较强,并且和主茎生长量相差不十分悬殊。另外,玉米苗后除草剂产生的药害,使玉米植株的顶端生长点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也是导致今年玉米分蘖多的一个原因。

    3、玉米丛生苗有大发生迹象。根据以往经验,推测今年玉米丛生苗有可能大发生,主要预测依据:⑴、苗期温湿度适宜,前期多湿,后期略旱。⑵、苗期土壤湿度大,植株受害以后病原菌再侵染机率增加。⑶、高感品种种植面积增大。⑷、春季金针虫发生严重。

    二、建议采取的技术性措施

    1、加强管理。对发生除草剂药害的地块,采用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加“解害灵”等药剂或其他叶面肥,缓解症状,促进玉米次生根系早发。对乙草胺药害较重的植株可人工将鞭状叶打开。

    2、因地制宜采取措施,拔除分蘖。  是否去除分蘖要根据地块植株的长势、发生时期等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值得说明的是由于分蘖的存在,在一定时期内必然要消耗水分和养分,影响主茎生长,分蘖株的生长量越大,主茎株的养分消耗就越多。  实践表明,在主茎和分蘖植株高度相差悬殊的情况下,结合中耕进行高培土可有效抑制分蘖。也就是说在往年玉米主茎长势较强,分蘖长势弱、出现较晚的情况下,结合趟地培土,玉米喇叭口期以后分蘖被繁茂的主茎覆盖,分蘖也就长不起来了,玉米抽雄以后,分蘖开始逐渐萎缩。在人工紧张的情况除田间地头、种植密度小以及缺苗的地块应拔除分蘖外,一般田间内可不必专门去除分蘖。   

    但是今年玉米植株较矮,叶龄偏小,主茎和分蘖高度相差并不悬殊,分蘖长势旺盛,因此根据今年玉米生产实际应当及时去掉分蘖,以减少分蘖对植株体内养分的损耗和对主茎生长发育造成的影响。在去分蘖时,注意不要损伤植株主茎。

     3、注意对玉米丛生苗病的监测。加强对感病品种的病情监测,对发生地块建议采取多种综合防治措施,并要防止土壤有害病原菌的侵染。玉米丛生苗病大部分由于玉米的生长点受到损害不能结实,但玉米受害时叶龄较大,或没有直接为害到生长点的植株,雨热丰足,没有病原菌侵染的时候是可以结穗的,有一部分穗位低果穗较小;有的表现出返祖现象,在雄穗上出现雌穗。因此对发生病害的植株,在不毁种的情况下,建议进一步鉴别保留生长点没有被为害的植株。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2010年玉米当前生产存在的技术问题与解决措施_小评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