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队轶事 — 病号饭_老兵新语_新浪博客

病号饭,顾名思义就是病人吃的饭。这个名词,可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专利,因为我在外军的所有资料里没有见过,当然,也许是我见少识短、孤陋寡闻。不要小看这个“病号饭”,它充分体现了我军的性质,充分体现了我军的政治基础。无论是干部,还是战士,他们生病了,炊事班做上一份可口的饭菜,端到病号的床前,让他们感到xx有家庭般的温暖,感到战友间有兄弟般的情谊。这可是人民xx凝聚力的来源呀!

病号饭,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也不是什么xx补品,更没有燕窝鱼刺、生猛海鲜之类。在军营,特别是基层连队,病号饭最常见就是面条、面块、面疙瘩汤,比平时多一些油花、蛋花、味精等;或者是大米、小米、糯米稀饭,条件好的,加少许白糖、绿豆等。就这么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饭,也不是啥人都能吃到,必须是病号。这个病号不是你自己说病了就行,要经过连队卫生员的诊断或鉴定,由他开据吃病号饭的证明,经分管后勤的连首长签字画押,炊事班才敢执行。

病号饭,在许多连队是战士们xx的热点问题之一。很多人因为这个“特殊待遇”,与卫生员或炊事班争执不休,直到怒目相对,甚至对簿“军人委员会”的公堂。连队干部也经常为此大伤脑筋。记得,我们连队党支部曾经召开两次“病号饭专题会议”。后来,我们发现,这里面有一个规律:只要连队的伙食好了,花样多了,菜盆里有肉了,饭碗里有油了,病号饭几乎无人xx了。

我当新兵时,最恐怖的就是吃饭。那时西藏的食品供应极差,每人每天几钱菜油,肉罐头定量,新鲜肉罕见,配给的压缩干菜为主打菜肴,辅之以萝卜、土豆、卷心白菜。菜里面除了咸盐、辣椒面以外,没有任何作料,“色”为白色,“香”闻不到,“味”吃不出。当然,饭管够!不少农村战士说:“能吃饱就不错了!吃好,就不要多想了。”每周吃一次包子,或花卷,或面条,我就像盼望过节一样盼着这顿饭!对此,我的目标是:吃到走不动路为准。

{yt},我偶然发现炊事员端了一盆面条往连部走。我被那盆里的香味给勾了过去,仔细一看:天哪!盆子里除了面条以外,有少量的猪肉罐头,有几乎绝迹的绿色菜叶,有惹人眼球的葱花,有鸡蛋粉调制的蛋花,肯定还有味精和酱油(固体液化的),这味道别提有多香了!我问:“这是给谁做的?”炊事员说:“老连长牙疼,给他做的!”我问:“老连长牙痛?这个他能吃完吗?”炊事员说:“你就别多想了,连部那几个通讯员、卫生员绝不会让它剩下……”望着远去的炊事员和香味,我不由自主的咽了几下口水,心里琢磨:我要是牙痛该多好,哪怕肚子痛也行……这盆面条肯定剩不下,留点儿汤给咱泡饭也行呀!遗憾地是:在当新兵期间,我一次病也没有得过,病号饭一顿没有吃过,面条汤一口没有喝过。谁叫咱“命不好”呢?

按照规定:全连的副班长必须轮流到炊事班工作{yt},任务是登记每天连队主副食出库的数量,定期向“军人委员会”报告。当兵的第二年,我当了副班长,终于有机会近距离的接触病号饭了。一次,我端着饭碗,“监督”炊事班长做病号饭。我根本没有注意他的操作,而是目不转睛的盯着锅里,盼望能给咱留点儿。炊事班长早就知道我的心思,面条起锅后,他手下留情,故意剩下一些,笑呵呵的对我说:“这些都归你了,把它消灭!”我刚刚捞了半碗,只听身后有人说:“大家吃,大家香;个人吃,打标枪!”(打标枪:四川话,拉稀的意思。)我转身一看,是饲养员老蒋,他身后还排着两个他们班的家伙。真是:狼多,肉少;和尚多,稀饭少!我没有再捞面条,只是往碗里加了点汤。离开时,我发现这三个家伙眼神不对:好像我借了他们的米,还了他们糠似得。可惜呀,我只当了半年的副班长,与病号饭的距离又远啦!

当班长后,对病号饭的认识也有了新的提高。想吃病号饭的念头没有打消,但为本班战士打病号饭的事情却不希望做,我不愿意我的战友生病呀!当干部后,经过全连官兵的共同努力(参见拙文《》),连队的伙食水平大大改观,病号饭也就逐渐淡出大家的视野。尽管如此,连队的大多数干部战士对病号饭还是情有独钟。不信你看,每份病号饭{jd1}不会剩下丝毫,连汤都被xx、彻底、干净的歼灭之!然而,在特殊的时刻,也会有特殊的事情发生。

那年秋收,雅鲁藏布江发洪水。为了保护几千亩的麦子,我们连全力以赴固守江堤。谁知,江堤出现了险情,全连官兵跳进刺骨的江水,用身体保住了秋收的果实。为此,我们排四班的湖南籍战士呼洋身染重感冒,发高烧,说胡话……在呼洋生病期间,炊事班奉命做{zh0}的病号饭,每顿都由班长亲自送来。奇怪的是:呼洋粒米未进,病号饭也没有任何人“瓜分”。我问四班长这是怎么回事儿,他告诉我:大家看见呼洋昏迷不醒,嘴唇都是血泡,心里很不是个滋味儿。为了不要浪费,多次劝大家把病号饭吃了,就是没人动手,班里的几个“面脑袋”连看都不看一眼……我问唐登建(参见拙文《》):“是病号饭做的不好?”他说:“人都病成这样了,哪个吃得下哟!”炊事班长对此十分的疑惑和不满,愤愤的对四班长说:“我们炊事班没有得罪你们四班嘛!凭啥……”这就是我们的战士!

前两年,我同连队、同年入伍的老战友老李生病住院。他在西藏xx工作近30年,由于长期在艰苦地区工作,身体素质彻底垮掉了,转业时已经是多种疾病缠身。我到医院看他时,已经是胃癌晚期。望着他消瘦的脸庞,我哪敢相信眼前这个人,是我们连当年的“帅哥”、“酷男”呀!我心里难过极了,默默无语的从包里拿出一些钱,轻轻的放在了他的枕边。他有气无力的说:“你怎么也搞起这一套来了?把钱拿回去!我都是快走的人了,要钱没用。”说完,就把钱递还给我。我刚想说话,他朝我摆摆手,说:“咱们是同甘共苦、生死与共的老战友,我就有一件事求你。”我急忙说:“有啥事情,你尽管说!”他说:“我现在就想吃一顿xx的病号饭。在你的地盘上,这个不难吧?”我沉重的点点头,转身就出门,向随从交代:“立即回去通知炊事班,做一份病号饭。要求:用猪肉罐头,加白菜、鸡蛋花、香葱、酱油、味精……”

过了一会儿,病号饭端来了,他妻子送到他的嘴边,他看了一眼对我说:“咱们在西藏时,没有西红柿呀!”我急忙解释说:“请你理解战士们的心情,这不是特殊化……”这顿饭,是他住院以来吃的最多的一餐,尽管吃了不到小半碗。他走了,按他自己的话来说:他走的一点儿也不遗憾!

 

今天的xx仍然有病号饭,但已经不是我们那个年代的病号饭了。现在的病号,更不是那个年代的病号了。我只是希望:我军的优良传统世世代代的传承下去!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连队轶事 — 病号饭_老兵新语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