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行记(8):从日通到柴维- 心手相连- dulong2002 - 和讯博客
昌都行记(8):从日通到柴维 [原创 2010-06-20 01:55:14]   
 今天上午8点,我就被昨天联系好的司机喊醒。洗漱之后跟洛松的妻子要了一把面条,用洛松家的沼气灶煮了,加上昨晚吃剩的青椒炒肉,这是我们的早餐。

9点左右我们出发了,沿着317国道走了20公里左右,拐上了一条土路,这条路沿着扎曲河而上,可以通到青海玉树。路况不算太好,但吉利车可以同行。司机告诉我们,在扎曲河一个名叫果多(guodo)的地方,要建一个世界{dy}的电站,在317国道与通往柴维乡的路口,一个修路的施工队已经在那里安营扎寨,听说电站修建后,沿河的公路将被淹没,连柴维乡政府也要搬迁。所以要新建一条公路。

从317国道到柴维乡政府所在地有10公里,司机直接把我们送到乡政府大门口。从乡政府的大院里走出来一个50岁左右身材稍显矮胖的男子,此人正是我们要找的柴维乡的电影放映员仁清巴丁。仁清家住在乡政府大院里新建的单元房里,我们在仁清家坐下和他寒暄了几句就进入了主题。仁清的汉语没有洛松的好,他或许是不太明白我的话,或许是紧张,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一句话,一会儿,我就看到他额头冒汗了。我转移话题问仁清柴维乡的数字电影放映设备到了没有,他说到了,我就让他带我们去看设备。仁清的数字电影放映设备摆放在乡政府大院的另一幢楼的一间办公室里,设备的包装箱还未拆除。仁清费了很大的劲才把音箱、放映机等一一抬出来,此时我看到他额头上的汗更多了。仁清说因为和放映设备配套的发电机还没有到,原来胶片放映机的发电机不能用于这套数字电影放映机。而柴维乡目前尚未通电,因此这套设备还没有用过。我们大约估计了这套设备的重量,应该有200斤,其中一半的重量是银幕支架,这让我们和仁清都感到有些疑惑,较之以前的胶片电影放映设备,数字电影主要省去的是装胶片的片盒的重量,但数字电影的这个银幕支架的重量,远远超过了片盒的重量。

看完这套新式“武器”,我们又让仁清给我们看了他以前用的那套放映设备。这套设备摆在仁清的家里,他又十分耐心地把放映机、音箱、发电机、片盒等一一搬到他家的客厅里。我们还让他给我们演示把胶片装上放映机。对于我们所有的要求,仁清都十分耐心地满足我们。我们也注意到了仁清的装放映机的箱子以及音箱都比我们在洛松家看到的那些东西要破旧得多,仁清说自从他参加工作就一直用这套设备,已经26年了。

看完这些东西,我们再次坐下来和仁清交谈。在我们进到仁清家时,我们看到一个穿喇嘛服装的胖小伙,后来仁清告诉我们那是他的大儿子,这个胖小伙从外面搬来了很多的饮料,有红牛、王老吉等,仁清不断让我们喝饮料。一旦面对面的谈话,仁清又开始紧张起来,加之他的汉语表达不好,一旦我问出一些稍微笼统的问题,他总是说:“我说不来”。如果问题问得比较具体,尤其是涉及一些技术性的问题,仁清都能回答。此时我才注意到在我们谈话过程中那个一直在做饭的妇女,她不时在仁清回答不上我们的问题时用较为流畅的汉语帮仁清回答一两句。她是仁清的妻子,随后我们知道她曾是柴维乡中心完小的代课教师,1984年和仁清同年参加工作,在中心完小代课20年,终未能转为正式教师。

仁清的妻子为我们准备好了丰盛的午餐。她今天上午刚从昌都回来,买回了不少新鲜的蔬菜。青椒炒牛肉、莴笋炒火腿、萝卜炖排骨,在这样的地方能吃上这样的菜,我们此前从未敢想过。

午饭后仁清带我们去看了一个位于乡政府大院围墙外面的一个废弃的太阳能电站,这个电站建于2002年,听仁清说用了四、五年之后就坏了。这个太阳能电站共有390块太阳板,电站坏了之后,这些太阳板都分给了此前使用这个电站的电的乡政府、学校以及附近的两个行政村的村民。虽然这个太阳能电站已经废弃三、四年了,但我们看到这个电站四周的钢筋围栏还完好无损,这估计是柴维乡一个{zx1}的历史遗迹。【后来我也知道,在现在还未通电的拉多、妥坝两个乡,在大致相同的时间也建过这样一个太阳能电站,几年前这些电站都坏了】

之后仁清带我们看了以前他在乡里放映电影的地方,穿过村子,我们又去看了柴维乡中心完小。听完小的一个副校长说,学校将于明天开学,但他对于到底有多少学生能够按时回来,心里还是没有底。副校长说中心完小共有215名学生,除了45人以外,其他是全寄宿。国家对每个学生(包括走读生)每月补助100多元,这位副校长说如果215个学生全部来齐,这些补助无法维持所有学生的生活。我校园里,我看到有一个蔬菜大棚,里面的蔬菜长得五寸左右高。

回到仁清家再对他进行了一会儿访问,感觉他的紧张还未xxxx。从今天开始柴维乡政府放端午节假,整个大院里偶尔能见到两三个人,静悄悄地。仁清夫妇把他家的两室一厅的其中一室腾出来给我们休息。晚上我们才知道是把他们做喇嘛的儿子赶到其它地方睡觉去了。

仁清的儿子在昌都的强巴林寺做喇嘛已经三年了,最近因为寺庙放假,他才回家。听他说强巴林寺每年有三次假期,一次是在藏历新年(放假29天),一次是在挖虫草的季节(放假一个半月),{zh1}一次是冬季(放假一个月)。此行我们一直在寻找机会接近喇嘛,尤其是强巴林寺的,没想到在仁清家里撞上了,心里不禁窃喜。

因为仁清的汉语表达不好,因此不便穷追猛打地追问,只能不断地揣摩一些十分具体的问题,或是在闲聊中寻找合适的机会把话题转到电影放映方面。好在并不躲避我们,因此从断断续续的谈话中,我们还是了解到了仁清在26年的电影放映生涯中的很多事情,以及他的家庭,乃至整个柴维乡的很多情况。

与洛松相似,仁清说他也犯下了关节炎的毛病,在今天上午谈话开始不久,仁清就给我们看了一份他于今年4月进行的体检的报告单。根据报告单以及仁清的介绍,我们知道他有高血压、胆结石、脂肪肝等疾病,还有腰椎骨质增生。和洛松不同,仁清说柴维乡牧区面积比日通多,每年5-7月因为很多村民、牧民都分散在山上,或是放牧,或是挖虫草,无法进行电影放映,除此以外的9个月,他都到各村去放电影,即便下雪天,他也得出去,对于每年280场的电影放映任务,仁清心里清清楚楚。

晚饭后和仁清夫妇聊了一会儿,仁清打开他们家的太阳能电视。仁清家窗外的院子里摆着两块太阳板,屋内靠窗的墙角摆了一个电瓶,仁清说充电{yt},晚上可以看三、四个小时的电视。现在柴维全乡未通电,但有50%左右的家庭用这种太阳板提供的电能看电视、照明。早些年在独龙江调查,就听说过太阳能电视,终未能见到实物,没想到在这里见到了。听说今年6月底柴维等乡将全部通电,下次再来,估计就见不到这种东西了。

和仁清家人看了一会儿电视,不知是因为我们在的缘故,还是他们最近一直在看这个电视剧,电视一直锁定在云南卫视正在播出的一部名为“黑玫瑰”的电视剧。担心影响他们休息,我们回到了那间专门为我们准备的卧室。仁清的儿子把一个应急灯给了我们,这个应急灯和我们此前见过的那个写着“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党中央、国务院赠送”字样的卫星天线天线是同时发到昌都各地的,此前就听说了,在通电的地方每家发一个卫星天线,在没有通电的地方,发一个这样的应急灯(并且还专门配了一个小的太阳板用于充电)。我在这个应急灯下写完了这篇日志,此时我想说的也是:“感谢党中央,感谢国务院!”让我能在这个尚未通电的山村能享受这宝贵的光明。

郑重声明:资讯 【昌都行记(8):从日通到柴维- 心手相连- dulong2002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