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玩具:长大以后你还记得吗?_戈滨频道_新浪博客

(导语)

福利社里面什么都有
就是那口袋里没有半毛钱
诸葛四郎和魔鬼党
到底是谁抢到那支宝剑
隔壁班上的那个女孩
怎么还没经过我的窗前
嘴里的零食
手里的漫画
心里初恋的童年
罗大佑词曲的歌曲《童年》的这段歌词在我小时侯是被删掉,但是它真实的写出了孩子对玩具和游戏的渴望。toy“玩具”在词典中的解释是“xx儿童玩的东西”,如今,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toy的概念已经不xx局限于儿童,“玩具”早已走进不同年龄人群的生活,或益智、或装饰、或收藏,
进入新世纪,出生于1950年——1990年的一代又一代人对玩具和游戏的回望,是一种不能磨灭的童心记忆——
               玩具:长大以后你还记得吗?
                              本报记者申志远 /文 

              玩具,一种具象的流行文化
    玩具的历史,几乎与人类文明历史一样久远。无论在埃及、希腊,还是在中国或罗马,都出土了不少历代的玩具。考证所发现的史前遗物,证实了距今约6000~10000年就已出现了原始玩具,公元四世纪罗马人制作了布娃娃。这就是玩具的前世今生。
    中国有悠久的玩具史,玩具自古至今都伴随着人们的生活。
“抛绣球”是一种中国古老的民间游戏,在许多地方剧种中都有皇帝的女儿“抛绣球”招驸马的戏段,“绣球”不仅作为宫廷玩具,民间青年男女也通过“绣球”表达爱情,享受快乐。
香包——端午节的玩具。用各种花色的绸缎面料缝制成形状不同的布包,内装香草,或挂在胸前,或系在腰间。不仅外观赏心悦目,而且气息幽香可人。直到今天,各种香包的变异品还深受欢迎。比如纸香包、纸鹤、纸风铃,还有今年红遍国内外的“中国结”等。
    世界上不同区域,或者不同种族都有属于本民族的玩具。玩具虽不具备主流文化的影响力,但作为一种具象的流行文化,它对各个民族的文化传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件玩具可以成为一个人世界观形成的契机,说起来有些危言耸听,在一个物质的世界里,我们接触到每一件东西都可能会因此改变我们的一生。比如取自三国故事的益智游戏玩具华容道、宋朝留下的拼图玩具七块板。俄罗斯的套娃、中国南方的大阿福、迪斯尼的米老鼠等等。
属于春节的标志性玩具是12生肖动物了。每逢春节,当年的生肖玩具总是最畅销的商品。外国人都是圣诞老人一张面孔,而中国每年都有一种不同的动物代言吉祥,12年一轮转,这些世俗化、具象化的玩具概念影响了每一个中国人,由此可见中国玩具文化的博大精深。
    同其他事物一样,一类玩具的流行也同样会经历一个由盛转衰的过程,人们求新求异、不断变化着的喜好,也决定了一种玩具不可能一成不变地永远流行下去。
                   承载年轻人梦想的工具
    谁能想到呢?一直被视为小儿科的玩具,那曾经是哄小孩的东西,在21世纪的中国又富裕了新的意义,在新世纪,小孩子们不再热衷于玩具,而是转向高科技的电脑,PSP,PS2,MP3、MP4、MP5等电子产品,到底时代的进步能否为小孩子带来快乐的回忆呢?
    哈尔滨音乐台80后主持人菲阳对童年的记忆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事。她表示,在童年的记忆里,街头商家橱窗里的玩具虽然没什么xx的,但种类繁多,而且价钱相比于现在来说也很便宜。逢年过节时爸爸妈妈可以给买好多样玩具,平时自己在幼儿园和家里玩过。
   “记得十岁那年,得到了一个芭比娃娃,我高兴坏了,天天捧着她,给她梳头,换衣服,这个娃娃我玩了好几年的。”菲阳回忆说。“后来还在一个家里有外国亲戚的小伙伴家里看到一个会走路会说话的芭比娃娃,我就很羡慕。如今每次在商店里看到芭比娃娃,都特想买,但每次都没有了童年的新奇的感觉,于是心情怅然的悻悻而去。”
    菲阳认为,今天的玩具,已经不再是滚动的皮球、飘飞的风筝、上好发条就可以跑的小汽车……现代的玩具,是圣斗士,是变形金刚,是哆拉A梦、是高达、是兵人……是承载年轻人梦想的工具,是中年人追思童年的线索,它市潮流的代表,带着鲜明的新世纪的特征,正在向我们走来,玩具甚至已经有了一个独特的名字“模玩”!但是事实上,玩具的本质却没有改变。
                     让未来的生活更有情趣
    那些值得纪念,令我们感动的玩具,明天是否依然是我们的所爱,玩具如何xx我们的生活,在风云变换的玩具文化潮流中立于不败之地。
    哈尔滨市政府{dy}幼儿园周文艳认为:玩具之于社会,犹如之于一个人的成长经历一样,是如此的重要、不可或缺,以至可以说具有潜在而恒久的决定性意义,我们每个人在曾经——而且可能永远活在“玩具”——曾经负载着人生一个阶段的梦想的“玩具”的世界之中,那么,当我们以不解的眼光惊讶地发现玩具芭比风靡全球,我们不得不承认,一种看似儿戏的玩具可能已经是一种负有深远意义的文化,而恰恰也是这种貌似堂堂正正的文化,却可能被当作永远长不大的小孩的“玩具”,通过成人社会交给了孩子们。文化是一种玩具、或者玩具的一种,因此我们就可以玩文化玩得轻松起来,带着浓重的游戏色彩。
    中国玩具协会会长石晓光先生说:玩具是有如此神奇的力量的东西,它给人们欢乐,给人们希望,给人们知识,给人们更有情趣的生活!

 

                          新中国玩具的历程
   
               20世纪50年代:木头玩具正当红 
    每个人都有童年,自然也都有自己难忘的童年回忆。很多人的童年是和玩具联系在一起的,每个时代流行的玩具各有不同。上世纪50年代,市场上的玩具以木制品为主。
               20世纪60年代:童真最多的玩具
    那个时候小孩的玩具也很有限,基本上没有玩具或买不起玩具。小孩们{za}做的木驳壳枪,也有时候做一把xx,去乡下用xx打鸟。当时玩具有什么?玻璃珠、铁环、橡皮筋、xx……都是孩子们无师自通的智慧结晶。玩法更是多种多样,男孩子爱弹玻璃珠、拍啪矶、、滚铁环等,女孩们就跳绳、跳格子、跳大海、踢毽子。小朋友玩乐的场所不定,马路、街道、巷子到处穿梭他们的身影。
               20世纪70年代:铁皮玩具势不可挡
    中国铁皮玩具制造业最重要的地点是上海,1935年,中国马口铁盒公司转向铁皮玩具,开始制造铁皮飞机、发条猴子、发条小鸡等铁皮玩具。     
    我国大量铁皮玩具开始出口,铁皮玩具的设计受到西方国家的影响,60-70年代制造商开始融入更多的现代技术,开始使用电池。磁铁、声控和光控技术,这时候迎来了铁皮玩具的黄金时代。

               20世纪80年代:变形金刚打先锋
    80年代,迅速兴起魔方和变形金刚,芭比娃娃以及各式各样的储钱罐。不得不提的是,风靡一时的掌上游戏机也开始走进孩子们的生活。
               20世纪90年代:高科技玩具成主流
     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玩具融入了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元素,外国动画片也大举进入中国。中国玩具市场迅猛的被各种高科技玩具、动漫人物玩具所占领。游戏机、电动四驱车,特种xx玩具,忍者神龟,高达、咸蛋超人等就成了90年代孩子们的玩具主流了。
               21世纪:国内动漫风潮正劲
     随着喜羊羊的热播,国内迅速刮起一股喜洋洋动漫玩具旋风,一夜之间,全中国的小朋友人手一个喜羊羊玩具。奥飞日前正式挂牌上市,标志着动漫玩具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而另一方面,高科技玩具则依旧昂首阔步向前迈进。
         玩主记忆

           玩主:哈3中美术教师仉立国  (1963年出生)
1、弹玻璃球: 玩法通常是“出纲”或“打老虎洞”,胜利者把别人的玻璃珠打碎或者赢到手,失败者两手空空。     
2、拍烟纸 :一张拆开的烟盒折成三角形,常胜将军手里总是攥着厚厚一摞脏乎乎的烟盒纸;烟纸有“中华”、“凤凰”、“牡丹”、“大生产”、“握手”、“葡萄”、“哈尔滨”、“江帆”等等……     
3、滚铁圈: 没事整个大鉄圈从家滚到学校,从学校滚回家,以为自己开的是四个轮子的汽车,嘴里不时发出汽车喇叭的嘟嘟声提醒路人要超车。     
4、丢沙包: 打仗扔石头的变种,因为石头会打到头破血流,即使是顽童也扛不住天天负伤,所以改扔沙包。     
5、跳房子: 在地上画出大大小小的格子,然后按照格子的单双,一边前进,一边要把石块踢到正确的格子里,属于女孩子们的小把戏;好男儿志在天下,自然不屑在一间画出来的小房子里跳来跳去。         
 6、跳皮筋:女孩子们下课时的项目,每逢下课,校园里的“绊马索”颇为壮观,众多的女孩子们一边跳一边唱“马兰开花二十一……”。
 7、踢毽子 为数不多的一项男孩子和女孩子一起玩的游戏,男孩子一般都充当斗败的公鸡,并对那些打败自己的女孩子不屑一顾。毽子有鸡毛做的,也有的是一个方形的小布袋。
             玩主:哈尔滨音乐台节目总监莫红岩(1976年出生)
   活眼跳蛙 绿色的铁皮玩具,眼睛会动,上好弦后会一蹦一蹦的,小时候真的很喜欢这个东西。橡胶娃娃抱个大鲤鱼,从邻居家小孩手里抢来的,一按趴趴直响。
   铁皮鼠,跟青蛙的玩法差不多,小时候记得很喜欢拿这个东西逗隔壁家的猫……
   不倒翁娃娃  真的是不倒……记得后来好像还有一款像个蘑菇形的,还会发出笑声的老爷爷很像KFC外面站得的那个。这个娃娃一直都觉得跟小时候的痰盂桶很像。
    变形恐龙蛋   是一个蛋的外形,里面弄开后,可以组成一个恐龙,小时候为了收集这个挨了不少的骂。总向妈妈要零用钱……
    装电池的枪  玩的时候会发出模拟声音,男孩子几乎做梦都想自己有一把。玩骑马打仗的游戏时候,谁有枪谁就是老大,其他的人就得听。
    皮球  小皮球皮又皮,马兰开花二十一……每个女孩儿都会念,那个皮球的材料,是xx的,手感跟现在的橡胶球{jd1}不同。好久都没看见过有卖的了。
     健身球 这东西可是火热过一阵,两个人站在两头拉着绳子让球过这边来,再过那边去,{jd1}能练胸肌……
    飞机 也是需要电池的,有音效的不过比起空中轻骑xxxx功能上真的是少了很多也简陋了很多。
    哨子  这个好像在现在的影视作品中还常常能见到,以前最喜欢在人耳朵边吹了。
    计数器  现在也有很多同类的产品,不过还是这个印象深刻,曾经不少幼儿园都用这个教加减法。
    铁皮火车 是不是很逼真的呀?不过功能上真的跟现在的遥控车不能比。
    雪娃娃,还记得小时候看完动画片,哭着喊着要雪娃娃,现在的动画却鲜少能带给我这样纯粹的感动!
    七巧板,融合了我国从古及今的智慧的玩具,很开发智力的,现在好像也有卖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太复杂花哨了些……
   嘎拉哈 使用动物的关节玩儿的,记得小时候下课时蹲在操场上抓这个东西,以至于学校明令禁止。
    积木,每一家穷孩子都有的益智开发玩具。
    xx,这个真是技术与技巧的xx结合,虽然有一定的伤害性!
  滚珠盘:这个是迷宫,让小钢珠从格子中移动,走出来就算赢,蛮益智的游戏。至于日本推出的移动水珠那{jd1}是在我们的基础上开发的。

 

             中外xx经典玩具
一、变形金刚
 变形金刚随着其真人电影的上映,已经成为一个80年代人的集体怀旧符号。对中国孩子来说,擎天柱、威震天所代表的行为模式让中国孩子{dy}次在屏幕上了解了西方概念中的善与恶。
二、芭比娃娃
芭比诞生于二战后的美国。当时美泰公司创办人露丝汉德勒见女儿喜欢玩当时流行的纸娃娃,兴致盎然地帮它们换衣服、换皮包,便想到应该设计一款立体娃娃。
1959年3月9日,世界上{dy}个金发美女娃娃正式问世。
三、SD娃娃
普通芭比娃娃的参考价,已经够让人吃惊的了,不过比起SD娃娃来说,美国人显然不是日本人的对手。做为全世界最舍得消费的地方,当然要有一种玩具与日本的消费文化相适应,于是天价的SD娃娃应运而生。
SUPER DOLLFIE 简称SD。是日本VOLKS公司制造生产的1:3球形关节人偶。
四、机动战士敢达
要说日本少年中的国民玩具,机动战士敢达模型系列{jd1}是个中xx。还记得动画片《青蛙军曹》中,外星青蛙为什么放弃了侵略地球么?就是因为多姿多彩的“钢弹模型”。钢弹就是敢达,也有的翻译为高达。
五、魔方
魔方最初是由匈牙利的一位名叫鲁比克的建筑学教授发明的,他是于1974年夏天研制出来做教具的,随意转动了几下却发现无法被还原,他花了好几个星期的时间才使魔方恢复了原状。于是,写下了这种玩具的详细说明,{dy}批商品魔方于1977年在匈牙利问世。
六、华容道
华容道游戏取自xx的三国故事,游戏依照“曹瞒兵败走华容,正与关公狭路逢。只为当初恩义重,放开金锁走蛟龙”这一故事情节发明的。
七、七巧板
宋朝有个叫黄伯思的人,对几何图形很有研究,他热情好客,发明了一种用6张小桌子组成的“宴几”,用餐时人人方便。后来,有人把宴几缩小改变到只有七块板,用它拼图,演变成一种玩具。
  八、电子宠物
日本{zd0}的玩具公司万代曾在1996年间推出蛋型电子鸡玩具,玩家必须坚持对它进行饲养,包括喂食和保持清洁等,一时风靡世界,被戏称在全球发了一场“电子鸡瘟”。
九、九连环
依据拓朴学原理设计的九连环,历史悠久,在明清时期,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都特别钟爱。
十、游戏机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掌握大量计算机核心技术的美国一直站在业界的最前沿。雅达利在1977年推出的ATARI CVS主机在欧美掀起电子游戏狂潮,截至1983年大崩溃前夕,雅达利的{dy}代电子游戏主机总共售出了1500万台,创造了电子游戏市场10亿美元的最初规模。
 

郑重声明:资讯 【[转载]玩具:长大以后你还记得吗?_戈滨频道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