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吴派学术研究_中华惠氏博客_百度空间

书名:清代吴派学术研究

作者:王应宪 著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原价:24.80

出版日期:2009-5-1

ISBN:9787561769201

字数:247000

页数:237

印次:1

版次:1

纸张:胶版纸

开本:大32开

商品标识:20618367

编辑推荐


本书以学界的研究论著为起点,通过研读吴派学者的学术专著,审视、评价各家的学说见解,从时空的跨度、学域的深度、交游的广度对吴派学术作一较系统的学术史梳理,期于认识吴派学术的整体面貌,进而深入地理解明清学术所经历的从理学到汉学的转型。

内容提要


全书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对研究对象、写作思路和选题意义作了一定说明,并简要回顾了学界研究状况。结语对正文记述进行总结概括。正文内容大致包含吴派学人(域)的个案研究、吴派治学风格与特点以及吴派学术的辐射与回响三个层面,分七个章节展开论述。

目录


绪论
{dy}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思路
第二节 学界研究现状与反思
{dy}章 吴派学术先导——惠有声与惠周惕
{dy}节 《惠氏宗谱》之三惠资料稽考
第二节 惠有声与惠周惕
第二章 吴派学术奠基者——惠士奇学论
{dy}节 惠士奇“罚修镇江城”考论
第二节 惠士奇《易说》述论
第三节 惠士奇的《春秋》学
第三章 吴派学术集大成者——惠栋学论
{dy}节 惠栋宋《易》批判思想发微
第二节 惠栋的《尚书》学
第三节 读《后汉书补注》札记
第四节 惠栋苟学思想刍议
第五节 惠栋“通经致用”思想述论
第四章 吴派学术专门化——惠门弟子学述
{dy}节 江声《尚书集注音疏》研究
第二节 余萧客与《古经解钩沉》
第五章 吴派学术殿军——江藩学论
{dy}节 《汉学师承记》简论
第二节 江藩学术思想平议
第六章 吴派学术的风格与特点
{dy}节 “六经尊服郑,百行法程朱”——吴派汉宋观探赜
第二节 汉学家学术道德论
第三节 清代“实事求是”学风的复兴与沉寂
第七章 吴派学术的辐射与回响
{dy}节 惠栋与戴震学术关系考论
第二节 惠栋与钱大昕、王鸣盛之交谊及论学
第三节 钱穆“常州之学原本惠氏”说检讨
结语
附录一 三惠年谱简编
附录二 参考引用书目
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dy}章 吴派学术先导——惠有声与惠周惕
  {dy}节 《惠氏宗谱》之三惠资料稽考
上海图书馆藏有《惠氏宗谱》,惠仰泉等主修,惠士阶等纂修,无锡艺海美术印书馆民国三十六年“百岁堂”铅印本。有裘昌龄题“家宝”二字,又有“谨藏勤修,子孙永保”字样。是谱为此前各支所修本之集大成,卷帙浩繁,凡四十二卷,四十二册。卷一:序、历代修谱名次、凡例、家规、支派分布;卷二、卷三:宗祠图、支祠图、宗祠匾额、诰命、像赞、坟图;卷四、卷五:传记、墓志铭、旌节录、朱批、纪恩录、祭田、祠堂记;卷六:世系图;卷七至卷四十二:统宗世表、世系表。详载惠氏自宋惠元祐以降二十七世分支、迁徙情况,是了解惠氏学行的重要文献资料。
  一、《惠氏宗谱》的沿革
  惠氏自明代始有宗谱,惠敬瑭云:
吾惠氏起xx,远不可论。有相梁者曰:“施守交趾者曰:‘乘代有显者,而谱散于兵燹。’”亦杳不可称述。惟忆国朝有温州郡守讳昭及西庄处士讳礼敬者始搜葺之,则青城王公、剑江黄公为之叙。惜未付剖劂。今英等不自揣微眇,且恃有葭莩,戚愿徼片言以光吾宗。
 ……



郑重声明:资讯 【清代吴派学术研究_中华惠氏博客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