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月底开始,聚醚市场就进入了一个“无止尽”的走跌行情中,这其中缘由之前已经在前几期热点中有所阐述,这里仅简单表述一下目前市场情况。
从下游游来看,软泡海绵出口6月行情继续转淡,欧元区危机直接影响到出口订单(虽然目前欧元区危机似乎有所缓解,欧元汇率反弹,但欧元区内债务危机并未接解除),而国内软体家具的需求则受到投机性房产政策打压,不xx统计内需销量至少减少30%。去年的“顶梁柱”汽车行业也在库存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对高回弹等聚醚原料需求降低。另外据了解今年家电只旺盛了一个季度,4月份就开始萎缩;国内太阳能产能过剩;冰箱整体开工率不足,除了大的冰箱厂外,中小冰箱厂缺乏生气等等原因,今年硬泡聚醚市场也未出现所谓的旺季。出口和内需的萎缩,所以加剧了聚醚需求淡季提前来临。(文章来源环球聚氨酯网)
在需求打不开的局面下,上游原料产能不断提升,其中市场最为关注的就是28万吨镇海利安德环氧丙烷装置的开工情况了。从去年年底开工一直推迟至今的28万吨环氧丙烷装置终于在6月12日随上游100万吨/年乙烯裂解同步投料后,于6月14日PO、SM合格成品产出,而且前期经常出现故障的POSM装置重启也非常顺利,开工率已提升至60-70%。虽然镇海的环氧丙烷尚未正式对外供应,但面对年产28万吨的产量,不仅是环氧丙烷市场心太悲观,而且将使得聚醚生产成本有较大下降空间,进而影响聚醚市场。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看:{dy},供应量的剧增。原本由于国内聚氨酯产品多中低端产品,所以软泡聚醚的需求量相对较大,但其他品种聚醚需求一般,所以国内大部分聚醚装置并不能全面开满,保持在7-8成左右为{zj0}。而随着镇海环氧丙烷投产,以及一些厂家的扩能,国内环氧丙烷总供应量就2010年就增加50-60万吨,聚醚原料的供大于求局面明摆着。所谓“物以稀为贵”可想而知后续PO市场前景,进而聚醚生产成本降低,相对可降空间也拉大。第二,先进的PO/SM技术与氯醇法生产的环氧丙烷成本。由于生产工艺的不同,PO/SM技术虽然投资成本价高,但产出产品成本主要取决于苯乙烯的市场需求。依我国的实际国情,随着国民经济的深入发展,基本有机原料将长期供应不足,苯乙烯的国内市场需求量很大,其单体及下游产品每年都有大量进口,因此我国有足够大的市场消化间接氧化法工艺的联产的苯乙烯。而其工艺产出环氧丙烷量大,所以产品成本低于氯醇法产出的环氧丙烷成本。原本国内仅中海壳牌一家以PO/SM技术生产环氧丙烷,但提供的PO的商品量不多,在之前一段时期内,两种工艺将会并存。不过随着镇海投产后,国内环氧丙烷整体的生产成本将有所下降,这样加上{dy}条供应量的增加,后期可以预料聚醚原料环氧丙烷成本将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
总之,无论是原料供应量的增加也好,还是生产成本降低也好,这些都在为聚醚价格继续走跌铺路。而且另一个关键——聚醚市场需求,也面临着人民币升值预期压力下,出口企业如何生存,国内如何消化过剩产能的一系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