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子不饱是人心_花岗岩3_新浪博客




    今天是端午节,端午节按照习俗少不了要吃粽子的。其实节前就陆续的在超市买了些粽子尝鲜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端午节有了更多的说法和考证,百姓多少年来就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就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流传下来的一个农历传统节日。现在有的学者说春秋战国的军事家伍子胥就是在端午(农历五月初五)被杀的,是为了纪念这个杰出的军事家而流传下来的节日。这也许是学者研究的课题,对老百姓来说无关紧要。

    百姓留恋的还是自己的日常生活不被打乱。现在市场上出售粽子的式样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形状各式各样的,绝大部分还是保留了过去的三个角(实际是四个角)老式的粽子。现在的馅料也和过去不一样了,根据大家的口味,增加了不少新的馅料,但万变不离其宗,主料糯米是少不了的(也有黄黏米做的),所谓新的馅料不过是在里面加了一些其他的辅料罢了。   

    记得小的时候,住在四合院里的人家都会提前准备一些粽叶、马莲、糯米(北方称为江米)和红枣。粽叶和马莲也都是街上游贩那里买回来,回家加工煮一下,也许是为了增加粽叶的韧xx。

    到时大家都把泡在水里的糯米拿到院子里的各家的小桌上,大家边说着闲话边包着粽子。我看着母亲包起来很熟练,把粽叶折一下,看似像个三角的兜兜,从水里捞把米放进去,再放一、两个红枣,在枣上再放点米,把粽叶一折,然后用马莲捆住,粽子就算包成了。那时虽然只是一年才包一次粽子,可包粽子的手艺还都是很熟练地的。

    自己看着新鲜、好玩,有时也动手帮助包,由于人小,没包过,掌握不好要领,不是包的不好看,就是漏米,直到现在也不敢夸口。

    参加工作以后,就很少见到包粽子了,记得在单位时,到了端午节这天,总会有双职工从家里会给我们这些单身带一些他们家里包的粽子和煮熟的鸡蛋分给大家吃,给我们解解馋虫。

    四川的端午节我绝大部分是在山沟里度过的,单位的食堂会给大家分一些糯米,自己只好煮糯米饭吃,蒸熟以后放点白糖吃,{wy}缺少的就是那种清香的粽叶味了。

    现在自家包粽子的人少了,一是现在家庭人口少了,二是超市里就有卖的,很方便。三是现在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年轻人由于工作压力大,就连平时吃饭都很简单,有谁会想到自己包粽子呢。也许再过若干年,包粽子的手艺也会被认定一个什么专利了吧。

    今年的端午节,每个退休职工分到了退休办发的几个粽子。一共四袋,每袋里两个,味道还不错,包装也还可以。其中有蜜枣粽子、吉祥八宝粽子、紫米板栗肉粽子、还有如意蛋羹肉粽子,数量不多,也够吃一顿了,瓜子不饱是人心啊。

 


    只要是中国传统的旧历节日,家里都会乘节日的来临做点和习俗、时令有关的食品。算是一种对节日的痴迷和陶醉吧。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瓜子不饱是人心_花岗岩3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