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电子标识(转)_rabisin_新浪博客
本文介绍了电子标识技术基本原理和行业应用情况,重点阐述了北京市建设犬电子标识管理系统和制定植入式犬电子标识地方标准的过程,并就电子标识管理体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研讨。

一、电子标识技术原理与应用范围
      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一项源自二战期间盟军飞机敌我自动识别的技术,通过电磁感应或者电磁发射原理实现非接触自动识别。RFID系统包括电子标识和阅读器两部分,其数据通信是通过电子标识上的天线和阅读器之间以电磁耦合或电磁发射方式来实现。电子标识中存储了待跟踪物品的基本信息代码,当电子标识处在阅读器作用范围内的时候,阅读器很快读取其内部的代码信息和其它信息,并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系统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实现物品识别的自动化。
由于RFID具有非接触式识读、自动识别、无需人工干预、适用于各种恶劣环境、可识别运动物体、可同时识别多个标识、操作快捷方便等优点,近二十年来,RFID广泛应用于铁路运输、汽车监控、门禁、图书管理、物流系统、电子支付、动物跟踪与管理、门票管理、公共交通、服装防伪、食品跟踪、仓库管理、集装箱管理、第二代身份证等方面。
      在动物疫病控制方面,欧盟委员会为应对前几年发生的疯牛病、口蹄疫等传染病的威胁(2001年英国发生口蹄疫损失高达130亿美金),2003年在全欧洲实施了一项法规,要求在2008年1月前必须对牛、羊佩带符合ISO-11784/11785标准的RFID标识。在欧盟国家中,25%以上的宠物已经戴上RFID标识。日本猪场管理协会和猪场联合会在2004年开展了生猪RFID跟踪的试验并获成功。在国内,南京、上海、天津、四川等地也开始实施生猪RFID跟踪项目,上海市通过电子标识实现了奶牛饲养管理、泌乳性能测定自动化和疫病免疫、净化等信息的网络化管理。从2002年开始,上海、济南、深圳、绍兴等地先后将电子标识用于犬的身份管理和防疫管理。

二、电子标识在北京市犬防疫管理上的应用
      1、自2006年9月开始,北京市畜牧兽医总站开展了犬电子标识管理系统的前期工作,通过到基层调研、到兄弟省市考察、与厂家技术交流、动物试验等工作,制订出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
      在工作方案中明确了项目目标、计划进度、建设内容、经费预算、部门分工和市、区县兽医机构与动物诊疗机构的协调配合等问题。我们还确定了标识埋置的主要操作流程和工作组织方案:即将标识埋置、疫苗免疫等工作分解到各派出所和宠物医院,形成多点分散工作的布局。与集中注册、年检、免疫相比,虽然增加了数据管理网络化的难度,但能方便群众就近办理,避免了犬只集中办理引起的各种问题。
在技术方案中明确选用植入式电子标识,而不用捆绑式标识。因植入式电子标识具有体积小、犬标一体、不会随意分离、不影响外观、国际通用等优点,且目前的制造工艺基本可以解决排异、感染等问题,所以选用植入式标识。在信息载体方面,采用数据中心集中存储和电子芯片可写空间存储相配合的方式。数据中心通过网络收集和处理各类信息,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共享。在免疫和年检时,管理人员通过专用读写器向每只犬的电子标识可写区中写入操作日期、注册地等信息。这样,在日常检查时执法人员可以通过专用识读器读出这些信息,而不必通过实时接通网络来查询。虽然个别厂商建议我市同时采用IC卡管理数据,但是为了简化操作、降低成本,规避多个载体的数据不一致等问题,我市没有引入IC卡。

3. 建立试点、逐步推广
从2007年5月1日开始,我市结合本年度犬注册、免疫工作,在西城区10家宠物医院同步开展犬的注册、疫苗免疫和电子芯片植入工作。由宠物医师现场为注册犬埋植芯片,同时将犬注册和防疫信息输入数据中心,完成数据实时上传,实现信息网络化管理。
在总结西城区10家动物医院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我市将着手建立集信息收集、查询、发布、交换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管理平台,以实现全市犬只防疫信息资源的共享。

4. 制定《植入式宠物电子标识技术规范》
为了规范电子标识的采购、使用和信息管理等工作,北京市畜牧兽医总站与西城区动检站等单位起草了《植入式宠物电子标识技术规范》。该标准已于2007年6月7日由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式发布。该标准具有以下特点:
(1)动物代码区的数据编码格式与国家标准《动物射频识别代码结构》(GB/T20563-2006)xx一致,也符合国际标准ISO11784。动物代码区为64比特的只读区,用于标志该宠物全球{wy}性代码。该区域的一致性就能保证{wy}性代码的通用。
(2)在动物代码区的基础上,又定义了64比特的扩展区。扩展区为可写区,包含宠物用标志位、动物物种标志位、登记年检年份、免疫年份、免疫月份、保留位、校验码等位段。我们采用高效的压缩方法,将上述管理信息按照特定的编码格式存放到较小的存储空间。而且还设有8比特的保留位便于以后扩展,设有16比特的校验码防止随意篡改可写区的信息。
(3)明确了在标识识读、包装和使用、注射器等方面的要求。
标识识读频率为120KHz至135KHz的低频频段,这一频段的电磁波可以穿透皮肤、肌肉,而且不像高频那样可能对宠物造成伤害,是植入式标识常用的频段,因此我们在标准中予以明确。
标准还要求电子芯片应封装于不会引起动物排异、无刺激、无病原微生物污染的材料中,然后再独立安装在一只无菌注射器中,以避免植入后引发局部感染;电子标识被植入动物体内后应能长期滞留于植入部位,应确保不产生游走,不会在宠物体内破碎或伤害宠物,正常使用寿命不低于30年。

三、分析与讨论
1. 电子标识应用于宠物管理具有自动化程度高、信息集成度高、操作效率高、能满足各部门管理需要等特点,优势有三:
(1)节约财政资金。我市将软件系统研发和设备采购剥离,避免了设备依赖于设备供应商提供软件系统的弊病,防止了设备垄断现象的发生,使芯片总体成本降低,节约了财政资金。
(2)芯片采用大容量和防伪技术。本市芯片采用512位编码格式,使用加密算法,具有容量大的特点和防伪功能,可存储注册和防疫信息,并只能经授权的注册、免疫人员实施数据的写入与更新。
(3)信息平台功能全,可提供多种服务。本市自行研发的信息管理平台具有信息收集、查询、发布、交换和防疫计划管理、便民服务等功能,可为农业、公安等多部门提供服务。
2. 电子标识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以下问题亟需研究解决:
(1)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的建立
      对于猪、牛、羊等家畜,农业部已经明确采用二维码标识,制定了二维码标识的技术规范,并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动物标识与疫病可追溯平台。与此相比,犬电子标识国家标准尚未出台,各地标准不兼容,影响了标识的通用性。再者,因为缺少全国统一的信息平台和数据交换接口,所以当宠物跨地区流动时,其原有的各种信息无法共享。
(2)法律法规须逐步完善
      现有的各项法律法规都没有强制性要求对犬植入电子标识,因此有些养犬人不积极配合标识埋置工作。对此,我们主要采取宣传的方法,告知养犬人采用电子标识安全xx,埋置和读写操作方便快捷,不影响宠物健康,其优点不仅是加强管理,而且还方便宠物主人找回走失的犬。
(3)标识卫生安全隐患可能性
      由于国内国际市场需求旺盛,而在国内封装成本低,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国内建立生产线。由于标识表面处理、xx等环节技术要求高,但电子标识尚未明确纳入兽用器械管理范畴,质量无法保证。在使用大批产品前应小规模试用,避免因大规模应用后产生不良反应时对管理工作造成的影响。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犬电子标识(转)_rabisin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