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朱大鸣--房价未降地产股已经集体沦陷- 中陈子的博客- 中陈子- 和 ...
转帖:朱大鸣--房价未降地产股已经集体沦陷 [原创 2010-06-18 23:52:35]   

房价未降地产股已经集体沦陷

 

在房地产严控政策的打击下,在股指期货的放大效应下,周一股指惊现暴跌,地产股领跌,金融石油等权重股板块随即跟风下挫,3000点根本守不住,也没有人愿意守之,股指暴跌150点,是名副其实的4.19黑色星期一。

 

从技术面上来看,笔者上周担心的股指期货后暴跌的预测得到切实的印证,而且也没有跑出此前笔者所设定的2889点和3179点箱型震荡。从当前的政策风暴来看,下边我们要密切xx2889点是否获得支撑,如果不能获得支撑,市场将走出一个单边下挫的行情来。

 

从趋势上来看,当前正是牛熊转折的后半段,时间窗口到了,市场在利空的放大之下,走出这样的走势,其实是各方达成的共识,是集体非理性的一种体现。

 

很多人认为,股指期货既然有对冲功能,为什么还会出现如此暴跌的情景。其实,股指期货对冲的是像2007年的6124点和2008年的1664点这样的极端顶底。对于短期来说,由于杠杆效应,是放大利空和利多的。

 

银行的肥肉在房地产,两头收钱确实很爽,当房地产板块遭遇重大利空之后,银行板块也跟着往下走。而银行地产这两大板块占A股市场的权重又很大,市场就撑不下来了。而另一{zd0}权重股中石油,也在美元操纵原油价格的背景下,逼迫国内油价提价,这对中石油来说,是一种削弱性利空。本周我国再次上调油价,北京93号汽油价格达到每升6.92元。因此,中石油也撑不住了,三大顶天柱倒了,A股市场暴跌不足为奇。

就罪魁祸首房地产板块来说,政策大利空其实未必是坏事。因为当前住宅市场单边几近直线上行聚集了大量风险,不要说一般的购房者,就是连开发商和炒房客也难以在这样的行情中获利。这和股指一样,没有波段就难以有机会,因为直线意味着单边市场,大家对于后市的判断空前一致,达成了一种非理性的病态走势。

 

无论是对于住宅市场的购房停贷,异地禁购,还是提高房贷利率,都是炒房者来说的,增加了炒房成本。但对于很多有实力的炒房者来说,这些都算不得什么硬条件。反倒是遏制了真正的需求者,这正好是他们做波段的机会。很多炒房客热烈欢迎停贷令,因为政策制造的波段恰好是他们的时机。

 

从长期来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还是有很长时间的上升期,毕竟中国还有几亿农民要进城。很多人不客观地看待这些问题,总是拿西方已经步入后城市化甚至反城市化的时代来套中国正在发生的城市化的现实,条件搞错了岂能结论不错。

 

很多人认为,随着CPI上涨,加息就成了悬在A股市场上的一把尖刀,随时都有落下来的危险。其实,加息这一招是不能乱用的,对付成本推动型通胀和资产价格上涨加息只能是起到反作用,用反了药。这是为什么美国佬迟迟不敢加息的一个最真实的理由。他们用西方经济理论来忽悠世界,自己用最真实的xx解决问题。我们都一些人,动不动就要求调金调息,似乎这是{wn}药,一出来就能将房地产搞垮,事实上,2007年的股市和楼市的经验教训已经告诉他们了,没用。但既然是降息了,迟早要加息,我觉得如果条件允许,最早可以在年底加息,但还是要慎重。加息、加税和升值是日本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对付资产价格上涨和通胀的办法,结果加息害了投资、加税害了消费、升值害了出口,整个日本瘫痪二十年,怎么刺激都起不来了,想挽回都难。那怎么办,靠发展,只有发展了才能解决这些难题,压是压不住的,憋是憋不住的。成本推动型价格上涨切断源头很重,农产品多补贴,抛售库存来平抑价格,而一些原材料价格只能是增加供给。

 

幸亏任何事情都有正反面,对于住房市场打压,有利于商业地产的发展,商业地产在通缩的经济环境中,已经慢慢悠悠的徘徊了一年多,现在经济形势确实好了,商业环境也好了,再加上有一些通胀有利于商业的扩大,企业的扩展,对于商业地产来说,迎来了新良机。上一轮调整商业地产晚调整,这一轮同样是晚启动,也是符合周期的。再说,商业地产不是政策调控的对象,不是所谓半公共物品,如果住宅市场资本大雨下少了,商业地产的资本大雨就多了。再说,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也会促进国际资本进入商业地产,而且,如果外需逆转了,很多资本必须转向国内市场,他们也是没有多少选择可选,投资房地产的还是占多数。

 

总而言之,A股市场遭遇黑色周一,4.19暴跌可能只是趋势逆转的风标,这是符合时间周期和外部坏境变化的。我们没必要在这样趋势不明的情况下,在狼牙棒上舔血。各位朋友,静待2011年牛的传说再次来临,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当然,市场总是有人做的,那些有能力者炒炒波段也是一个资本冲浪的刺激游戏。

 

郑重声明:资讯 【转帖:朱大鸣--房价未降地产股已经集体沦陷- 中陈子的博客- 中陈子- 和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