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瓷施釉控制注意的问题_吴泳朋百度空间_百度空间
为提高卫生陶瓷产品质量,在控制施釉工艺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容重的控制。施釉前应进行釉浆的测定和调制,釉浆的容重调制到1.70~1.74g.cm3较为合适。容重过大的釉浆含水分低,流动性差,在外界条件(指喷釉气压、温度、细度)相同的情况下,喷出的釉雾化粒度细而稀少,在同样的操作时间内,坯体所形成的釉层就薄,易造成釉薄、波纹,而且新喷的釉层与坯体的附着能力差,在搬运、装窑过程中易蹭釉。而容重过小的釉浆,含水分高,流动性太大,釉浆很容易喷出,往往形成釉雾粒度大,在相同的操作方法下,坯体接受到的水分过大,着釉部位很容易出现水分饱和,釉面出现水光。特别是涂色釉产品要求釉层厚,如果容重过小,极易形成滚釉或薄釉,影响产品的釉面质量。
  2)粘度的调制。施釉前将釉浆的粘度调制到0.8~1.2Pa·s,深色釉粘度要求稍大(1.0~1.4Pa·s)。在卫生陶瓷喷釉时,粘度太大的釉浆容易造成不出枪,雾化差的釉浆会使釉面出现波纹或不平整,在干燥过程中易发生龟裂,粘度大的釉浆与坯体形成釉层时,釉浆内的空气很难逸出,容易形成闭针孔。而釉浆粘度太小,喷釉时釉浆很容易出枪,坯体的吸水能力接受不了这种水分的持续快速渗入,当水分喷出速度大于垭体的吸水速度时,釉面出现水分。这时再接着喷釉,在来不及渗入水分和空气的压力下造成坯釉脱节,失水后形成气泡,干燥后附着能力差,烧后易出现针孔、滚釉等缺陷。
  3)气压的控制。正常喷釉的气压控制在3~4.5MPa。若喷釉气压偏低,釉浆雾化程度差,釉面容易造成釉薄和波纹等缺陷;若喷釉气压偏高,喷出釉量小,雾化强,已经粘附在坯体上的釉层在压力的作用下容易遭到破坏。由于釉浆在坯体上的保水性差,干燥时间内所喷的釉容易出现釉分层,附着能力差。
  除此之外,施釉前对精坯进行干燥、吹灰、擦水等工序也不可忽视,其目的是对沾的浮灰、油迹、苍蝇屎的湿垭体进行处理。沾有浮灰、油迹的坯体部分釉层吸附不好,在烧后有剥落的可能。由于坯体具有一定的气孔率,过湿的坯体釉层难于吸附,但过热的坯体,气孔率过大,在喷釉过程中坯体吸水太快。由于卫生陶瓷施釉工艺不好控制,很容易影响釉面质量。

信息来源:陶瓷周刊




郑重声明:资讯 【卫瓷施釉控制注意的问题_吴泳朋百度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