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川区回民的部分习俗及所遵行的宗教教规和礼仪_按赛俩目而莱伊库目 ...

杨发第

回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的一个优秀民族 , 在我国已有七百多年历史。长期以来 , 在社会兴替、沧桑变迁的过程中 , 它一直以其旺盛的生命力繁衍生息于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 , 不断发展壮大 , 繁荣昌盛。除其本身都信仰伊斯兰教而表现的共同心理素质外 , 就其精神境界而言 , 还具有许多值得探索的可贵东西。本文所介绍的部分传统习俗及宗教礼仪 , 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见的回民习俗

伊斯兰教是与佛教、基督教并称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据不xx统计 , 到 1980 年为止 , 全世界信仰伊斯兰教的教徒 , 共有七亿多人 , 分布在九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 《统一战线工作于册》第 846 页 ) 。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有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塔尔、塔吉克、柯尔克孜、撒拉、东乡、保安等。宁夏回族自治区共有回民 137 万人 , 占全区总人口的 32. 4%, 约占全国回族总人口的 l7.1%, 是我国回族的主要聚居地区之一。由于回族基本上全体信仰伊斯兰教 , 故在传统意识中 .宗教意识在人们的头脑中或多或少都程度不同地有所 影响 ; 尤其一些虔诚的教徒 , 遵循《古兰经》的教诲 , 信仰真主、圣人、天仙、经卷 , 极为笃实 , 对教规教仪自觉遵从 , 对风俗习惯坚持不渝。他们诚信真主是独一的、大能的、普慈的、 造化万物的 , 圣人是真主的钦差 , 穆罕默德为十二万圣人之末 , 是封印之圣 , 为后世之标准 , 称其为至圣。认为《古兰经》 是降自真主的 “真经 ”( 共 30 卷、 114 章 ,6200余节 )o 举凡认主尊圣 , 卫国保教 , 扶危济贫 , 事亲尊师 , 悯恤孤寡 , 守身持 家 , 行善乐施 , 饮食起居 , 丧葬嫁娶 , 伦理道德 , 生养病死 , 涉世做人 , 清洁卫生等 , 无所不包。其他典籍 , 内容也极浩繁 , 千头万绪 , 难以备述。但所有经典均以教化人以顺主、认主为宗旨 , 以劝人行善为根本。

由于回族没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 在全国长期处于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状况 , 历史上一直和汉族人民接触较多 , 因此除语言文字跟随汉族使用外 , 生活中的许多方面也多受汉族影响而大致相同 。 以住房来说 , 宁夏农村地区的回民过去多为砖跟垡垒砌造的平房 , 大都座北向南 , 有的加盖耳房或四合院形 , 和汉族基本一样。室内建有土炕 , 冬天以柴火烧炕取暖 , 陈设简单桌橙 , 上置茶具等。因讲究卫生 , 室内窗明几亮 , 朴素干净 , 给人以爽目之感。近年来 , 随着农村经济的好转 , 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回民 , 已带头将土平房更新为砖房 , 拆除了室内土炕 , 以新式家具更替了陈旧摆设 , 并向电器化迈进 , 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穿着方面 , 衣服基本上也和汉民一样。城乡男子多穿中山装或对襟上衣 , 老年人多穿自制的中式大裆裤。城镇年轻女子 , 已跟着进化潮流随时更新穿着 , 老年妇女多着大襟上衣。与汉民{zd0}的区别是 , 男子大都头戴平顶白布 ( 有的为黑色 ) 小帽 , 乡间女子年岁大者 , 多戴黑、白盖头 , 中年妇女多戴园顶白布 ( 其他颜色的也有 ) 帽 , 宗教意识较浓厚的地区 , 少女也戴带颜色的绸盖头。所有妇女均喜欢戴耳环、戒指 , 部分还喜戴手锡、项链等。

遵循《古兰经》的规定 , 回民除禁食猪肉外 , 还禁食凶禽猛兽之肉 , 禁食自死的可食动物之肉 , 禁食一切动物之血。 此外 , 还严禁饮酒、吸xx、盗窃、奸淫及干一切不符合教规教仪的坏事。能食的动物 , 需经阿訇或穆民 ( 必须是身带大净的人 ) 宰杀放血后 , 才能食用 , 据《天方典礼》第十七篇及 《本草经》等医书记述 , 猪 “其性贪 , 其气浊 , 其心迷 , 其食秽 ”, 故不可食。

爱清洁、讲卫生是回民固有的传统习惯 , 因宗教规定成年男女必须身带大净 ( 阿语叫乌苏里 , 即沐浴之意 ), 故回民家庭中 , 皆备有洗大、小净的汤瓶、吊罐等。男女xx后或男子遗精、女来月经后 , 男方须到清真寺洗大净 , 女方则在家中沐浴。平时一些老年人即使身带大净 , 也要在 “主麻日 ”( 每星期五 ) 这天 , 重新洗个大净 ( 俗叫 “换水 ”) 。家庭中所用的灶具餐具等 , 也洗得比较干净。

回民谋生能力较强 , 在旧社会以务农兼作小买卖者居多。近年来 , 随着城乡经济的不断发展 , 农闲时从事经商的人日趋增多 ; 多数以贩瓜果、蔬菜、禽蛋、牛羊肉以及开饭馆、做零工、搞短途运输等为主 , 早出晚归 , 整天忙碌。妇女多在家操持家务。

由于讲究卫生 , 勤劳操作 , 早起早睡 , 多数人无不良嗜好 , 回民男女一般身体素质较好 , 长寿者较多。

回民男女大都自幼起有经名 , 如男子的经名叫穆罕默德、依布拉西、尔撒、优苏夫等 , 女子的经名叫法土买、色力表、阿依舍等。这些经名都是重复圣人的名字或与宗教有关的尊贵妇女的名字而起的 , 起经名时 , 大都请阿訇给起。经名相当于汉民的乳名 , 直到能上学时 , 再起学名。起学名后 , 绝大多数人经名中止使用 , 极少数人经名、学名混用 , 有的直至终生。

回族是个好客的民族 , 到普通回民人家作客 , 主人除热情接送外 , 经常以青茶加红、白糖的盖碗茶作为招待。遇到节目 , 盖碗茶内还置放芝麻、桂元、葡萄干、柿饼、红枣、挑仁等 , 此名曰 “花茶 ”, 使客人边品茶边细嚼浸泡之物 , 饶有风趣。同时 , 还以香脆的撒子、酥软的油饼、油炸花花等进行招待。若客人是相识回民 , 送别时彼此要说 “色俩目”( 阿语。问安之意 , 原意为 " 真主赐你平安 ") 。

正常的宗教活动

回民以信仰伊斯兰教而表现的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 , 决定了自己在进行正常的宗教活动时 , 须要围绕清真寺而居。因此 , 根据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情况 , 差不多每个聚居区 , 都建有清真寺或活动点。以宁夏为例 , 现全自治区共有清真寺及活动点近三千座 , 已满足了群众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 :“ 要切实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 , 努力培养和提拔少数民族干部。坚决反对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和民族平等的言论和行为。要继续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并不要求宗教信徒放弃他们的宗教信仰 , 只是要求他们不得进行反对马列主义、xxx思想的宣传 , 要求宗教不干预政治和干预教育。 ” 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 为各族人民进行正常的宗教活动指明了方向 , 回族人民根据党的宗教政策 , 对《古兰经》中规定要作的 “五大xx ”( 也叫“五功”) --念、礼、斋、课、朝正常活动 , 给予了充分的保障。 “五大xx ” 的具体内容如下 :

念 : 念是通过口诵经典、赞颂真言。表示教徒时刻不忘真主 , 诚信真主是{zz1}至贵的 , 是最伟大的 , 是主宰一切的 , 时刻瞑思真主之大能 , 故念为心之功。

礼 : 礼是叩拜真主。通过叩拜 , 修归真主之路 , 使叩拜成为接近真主之阶梯。每日五时 , 七日 ( 主麻日 ) 聚礼一次 , 每年会礼二次 ( 阿语叫尔德节和古尔邦节 , 经语叫开斋节和宰牲节 ) 。

每日五时xx的时间顺序为 : 晨礼 ( 波斯语叫邦布达 ) 、 晌礼 ( 波语撇什尼 ) 、晡礼 ( 波语底格勒 ) 、昏礼 ( 波语沙目 ) 、宵礼 ( 波语虎夫坦 )。xx者若身带大净 , 每次xx前还必须洗小净 , 示以洁净之躯认主拜主。

小净的顺序为 : 洗手、净下、再洗手、嗽口、呛鼻、洗脸、洗肘、抹头、洗足 , 每次、洗三把水 , 手、足、肘对称部位 , 先右后左。

若身不带大净 , 必须大小净齐洗。其顺序是先依照小净顺序洗到抹完头处 , 接洗全身 , 洗毕 , 再洗双足。

每拜礼法 , 分抬手、抄手、鞠躬、平身、叩头、起立、中坐。拜中 : 禁说话哭笑故意咳嗽打瞌睡等。小净后至礼成中间 , 不能放屁、大小击、身体出血 。xx衣服 , 不论新旧 , 以洁净为宜。

主麻日 ,聚礼叫与晌礼同 , 先礼“主麻” , 后礼撇什尼 。

斋 : 即封斋 , 时间在伊斯兰教历 ( 注 ) 每年九月。逢此月穆斯林 ( 阿语 ,顺从真主的人 ) 要封斋一月 。 每日天亮前饮食完毕 , 至日落后再吃喝 , 白天滴水不得入口 。封够一月 , 望月开斋 , 故有些清真寺建有望月楼。斋戒的意义 , 是以心事主 , 要求清心寡欲 , 省身思过 , 禁止身近女色 , 故斋为性之功。另一种说法是 , 通过封斋 , 使富有者亲身体会饥渴之难熬 , 从而产生悯怜贫困之心 , 勿贪财居货 , 而以舍散为乐道。

有下列情况者可免封 :

   一、年老无力者 ; 二、孕妇恐伤胎者 : 三、乳母因封斋而减少乳汁伤子者 ;四、因封斋而促使病势增加者 :

五、妇女来月经者。

除以上特殊情况 , 男子十二岁以上 , 女子九岁以上均有封斋之责。

课 : 即用于教道的课税。《古兰经》云 : 贫人为真主眷属 , 富者的金银财货、驼马牛羊及其它资财 , 除自身生活开销外 , 余存的周年清算后 , 均须按经中规定 , 抽出一部分舍散贫困良人。另外 , 赈饥养学、资于公益等 , 皆课之义。 “不存一物于心 , 不留一念于己 , 身世具舍 , 物我胥忘 , 乃善课者也 ”。

根据教规 , 每年开斋节这天 , 穆斯林到清真寺会礼时 , 按各家人口每人都要给清真寺散课金 ( 阿语叫“费土勒 ”, 意为开斋捐 ) 。价值相当于小麦半升或杂粮、枣子一升的钱 , 现在折合人民币大约八元钱左右。

近年来 , 有些清真寺利用寺内闲房 , 开办旅社、饭馆等 , 农村有的清真寺以植树造林等来增加寺内经济收入 , 以求达到 “自养 ”, 减轻群众负担 , 应该肯定这是一个改革进取的方向。

朝 : 即穆斯林于伊斯兰教历的每年十二月初 , 到沙特阿拉伯国的麦加朝觐天阙。天阙即 “天房 ”( 阿语叫 “克尔白 ”), 据说天房居天下之中 , 为宇宙间xx的中枢 , 故为万方共同朝拱之中央。到麦加朝觐的穆斯林 , 都要到迈地那拜谒圣陵 ( 即穆罕默德之墓 ) 。朝觐 , 又叫朝罕志 ( 阿语 ), 朝觐过的穆斯林 , 回来后别人尊称其为哈吉 ( 阿语意为 “朝觐者”), 如马哈吉、王哈吉等。

朝有复命归真之意 , 因真主无定所 , 以朝拜麦加之克尔白代之 , 故朝为命之功。

贫穷无力朝觐的穆斯林 , 平时若能以孝事亲 , 以诚亲贤 ,虑正思端 , 律己守道 , 可代补朝功。

穆斯林的三大节日

开斋节、宰牲节、圣纪 ( 忌 ) 合称穆斯林的三大节日 , 现分述如下 :

开斋节 ( 阿语 “尔德”, 意为节日 , 又称肉孜节 ): 宁夏川区回民叫 “小尔德 ”, 山区回民叫 “ 大尔德 ” 。时间为伊斯兰教历的十月一日 。每逢这天 , 穆斯林都要到清真寺会礼 , 人数相当于平时xx人数的十几倍。这天 , 穆斯林男女老少都身着盛装 , 喜气洋洋庆贺自己的节日 。 家家户户都炸油饼、撒子、 花花等 , 亲朋及左邻右舍都互相赠送 , 并以 “花茶 ” 和丰盛的饭菜招待客人。熟人见面 , 彼此都说“色俩目” 。男子在清真 寺会礼后 , 每家都要给亡人上坟 , 替亡人祈祷赎罪。

党的宗教政策规定 , 这天给全体穆斯林职工放假{yt} ,让共同欢度节日 。

宰牲节 ( 阿语叫古尔邦节 , 即宰牲之意 , 维族叫库尔班节 ): 宁夏川区回民叫 “大尔德 ”, 山区回民叫 “ 小尔德 ” 。每年从 “开斋节” 那日起 , 推后七十天即为 “宰牲节” 。这天全体穆斯林也都要到清真寺会礼 , 盛况与开斋节相同 。 会礼后 , 宰牲人家即开始宰杀 。 所宰之牲 , 都是事先许愿并经过喂养的 。按教规 , 一只羊只准一人许愿、 ; 一头牛可准七人许愿。 所宰之牲 , 除主人过 “乜贴”( 阿语为 “举意” 、 “心愿 ”, 中国穆斯林转意为 “举意舍散 ”) 自用外 , 剩余的肉 , 都要散掉 , 不能出卖。羊皮、牛皮大都散给清寺。

圣纪 ( 忌 ): 即纪念穆罕默德的日子。伊斯兰教历的三月十二日 , 既是穆罕默德的诞生日 , 又是他的逝世日 。 穆斯林为了纪念他创建伊斯兰教的功绩 , 这{yt}部分人集中到清真寺里举行纪念活动 , 因两个纪念日同在{yt} , 故俗称 “圣会 ,”一般都要诵经、赞圣、讲述穆圣的生平事迹及宰牲过 “乜贴”纪念活动结束后 , 寺里给每个参加活动的人散一个大油香 , 上搭一片肉 。

回民的丧葬嫁娶

回民亡故后 , 习惯上叫 “无常 ” 、 “ 口唤了 ” 或 “ 归主 ” 、 “ 殁了 ” 等 , 而不直接叫 “ 死 ”, 认为叫 “死 ” 对亡人及其亲属不太 貌。人亡后 , 要请阿訇或老者守尸 ( 俗叫 “守埋体”) 。主张速葬 , 一般当日或只隔一夜即安葬。老年人亡后 , 子女及亲属中的晚辈 , 都给戴孝 , 男子戴白布小帽 , 女子头箍白布。送葬之前 , 先通知附近各方清真寺 ( 少则一、二方 , 多则六、七方不等 ) 阿訇届时参加 , 并准备 “ 乜贴 ”( 为亡人散的钱 ) 、 “ 克凡 ” ( 裹尸布 ) 和 “打坟 ”( 挖、砌坟 ) 事宜。一切就绪后 , 开始“着水 ”( 给亡人洗尸体 , 洗法与活人洗大净的顺序同 , 汤瓶浇水 , 棉花轻抚 , 共需四人 ), 洗毕 , 当即穿 “ 克凡 ”( 共三丈六尺白布 ) 。这时参加送殡的人均已等候在清真寺院或空旷干净之地 , 待将尸体抬来 , 即开始站 “哲纳孜”( 阿语 , 即举行宗教殡礼 ), 站时 , 将尸体放在中央 , 参加者站一大圈 , 由亡人亲属将事先准备好的一定数量的钱物 ( 如手表、首饰等 , 有的地方用 《古兰经》 ), 裹在白布或手绢内 , 依次来回递交给每个参加者 , 亲属递交时举意亡人赎罪 ( 主要是赎生前未xx之罪 ) 而散给接受者 , 接受者受领后再举意回退亲属 , 直至根据亡人的年龄及钱物的数量转够圈数终止。 终止后 , 即开始给所有参加者依次散 “ 乜贴”( 根据亡人家庭经济情况量力而行 , 多少随心 , 不能勉强 , 但近年来有的地方攀比之风日炽 , 越散越多 , 实不可取 )。 之后 , 参加者即自动排成班面对亡人作祈祷( 为亡人赎罪 )o 接着便将亡人抬往坟地 , 参加者跟去。亡人下坟后 , 头朝北脚朝南 , 面部转向西方 ( 向克尔白 ), 待坟门封闭后 ;开始念经,念毕,殡葬结束。

   此后,每日早晚要连续给亡人走四十天坟 ( 亲属或请阿訇走坟均可 ), 并在家早晚抹四十天锅 ( 炸少量油香提念 ) 还要在四天、头七、十天、二七、三七、四十天、百日过 “乜贴”,其中三七较隆重 , 亲友大都自动前来参加纪念活动。其余纪念活动 , 大小不一 , 随主人自便 , 百日以后 , 每周年过一次 “乜贴 ”。

回民不主张女子守寡。丈夫死后 , 妻子守够百日 , 即可改嫁,此谓“守限子”。

回民实行土葬由来已久 , 据《古兰经》记载 , 阿丹系真主以土造化的{dy}个人 , 为人类始祖。回民亡后 , 土葬似有还原于土之意 ; 其次 , 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逝世后 , 土葬于麦加的迈地那 , 故以圣人为先例 , 实行土葬 ; 再次 ,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 , 回族因和汉族长期杂居相处 , 在封建社会里 , 汉族人民大都实行土葬 , 回民因受汉民土葬习俗的影响 , 殡葬也以“入土为安”。

嫁娶方面。旧社会,回民男女青年,因受封建礼教和宗教意识的影响 , 对求学一事多囿于民族保守习气 , 不太重视。 就宁夏而言 , 那时能上中学而继续深造的青年 , 屈指可数 , 尤其女学生更为罕见。女子成年后 , 多不远离家庭 , 因此男女青年接触的机会极少 , 了解更谈不上。男女青年婚事 , 基本上由家庭包办。新中国成立后 , 随着教育事业和生产劳动的发展 , 上学、劳动和参加工作的回民男女青年 , 日益增多 , 他 ( 她 ) 们通过对《婚姻法》的学习 , 新的婚姻观逐渐替代了旧的思想意识 , 许多人已摆脱了包办婚姻的羁绊。男女青年互找对象时 , 相当一部分人是通过彼此接触中的了解而自主选择的 , 父母亲只能起参谋作用 。 除了一部分远离家乡工作的青 年 , xx由自己处理外 , 绝大部分城乡青年彼此相中后 , 要按传统习俗办理以下仪式 :

一、求亲。即男方请介绍人到女方家庭求婚 ( 一般选在“主麻日 ” 或其前{yt} , 认为这都是吉日 )。 经过几次求婚 , 女方家中若同意 , 即让男青年来家与女子接触 , 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了解 , 彼此没啥意见。女方父母即向介绍人给 “口唤 ”( 同意 ) 。此后 , 男女开始作定婚准备。

二、定婚。定婚前男方征得女方意见后 , 将要买的衣料、 用品等买齐 , 双方便商定定婚日期。商定后 , 到期男方亲属 ( 多为父亲及兄弟姊妹等 ) 和介绍人将给女方买的东西全部带上 , 连同另外买的一只羊、几十个包 ( 内装茶、糖、红枣、柿饼、芝麻、葡萄干、桂元等 , 少则二、三十个 , 多则五、六十个不等 ) 、以及聘金 ( 又叫 “ 彩礼 ”, 阿语叫 “麦海勒 ”) 一齐送往女家“道喜” 。这时女方家中已备好饭菜等候 , 待 “ 道喜”人一到 , 稍事寒喧 , 彼此即开始说 “色俩目 ”( 本意问候 , 此时兼有双方xx同意婚事之意 ) 。说毕 , 入席就坐。席间畅所欲言 , 形成欢乐气氛。这时 , 女方将给男方退送的包、羊肉、彩礼及给女婿买的衣料 ( 一般退包四至八个 , 羊肉一件 ; 城市象征性的按宗教规定收点彩礼 , 大部退回 , 农村大都不退 ), 全部准备好 , 待席散男方告辞时 , 让全部带走。至此 , 定婚结束。此后 , 女婿可随便来往 , 直到结婚阶段 , 有事双方商量解决。

三、结婚。结婚前男女双方首先商定日期 ( 现城镇大都定在节假日 , 农村多定在 “主麻日 ”), 定妥 , 办理结婚登记于续 , 领取结婚证。结婚日才 , 男方去娶亲的人 , 要给女家带四至八个包 , 一件羊肉 , 给新娘子带去结婚的穿戴等。女方要待客人 , 名曰 “吃装新茶 ” 。新娘娶回后 , 即请阿訇开始念 “尼卡哈 ”( 阿语 , 意为 “ 结合 ”, 即采用宗教仪式举办婚姻 ) 。念时 , 阿訇让新郎新娘坐在当面 , 首先问他们的结合是否自愿 ? 若表示自愿 , 再问是否会念 “ 伊玛尼 ”( 阿语 , 意为 “信仰 ”)? 若答会 , 即让复诵一遍 , 若答不会念。当即教念 :“俩一俩汗 , 银兰拉手 , 穆罕默德勒苏龙拉西 ”( 意为万物非主 , 唯有真主 , 穆罕默德是主的钦差 )。 “ 尼卡哈 ” 念毕 , 主人送往迎来 , 接待客人。回民结婚 ,“ 三日无大小 ”, 亲戚晚辈可与主人家的长辈 开玩笑或 “ 耍亲 ”, 晚上可闹新房 ( 俗叫耍新郎、新娘 ) 。次日 , 新娘在吃早饭时 , 开始认男方至亲等 ( 俗叫“认大小 ”)。 被认的长辈至亲等 , 一般都要给新娘子 “见面礼 ( 钱 )” 。

四、回门。第三天 , 回门时女婿要给岳父家买点礼品 。女方家里备饭菜请女婿、女儿吃饭叫 “回门 ”, 吃饭时岳父家请至亲好友坐陪。新郎新娘返回时 , 岳父家将事先给女婿买好的礼物 ( 一般都是衣服或鞋帽 ), 让其带走。至此 , 婚事全部结束。

注 : 伊斯兰教历在中国亦称 " 回历 ", 穆罕默德逝世后 , 第 二代哈里发 ( 阿语 ,“ 继承者” 、 “ 代理人 ” 之意 ) 欧麦尔定穆罕默德由麦加迁徙到麦地那的那一年阿拉伯太阴年的岁首 (622 年 7 月 16 日 ) 为该历纪元元年元旦。伊斯兰教历为纯阴历 , 供伊斯兰教的宗教活动和历史纪年之用 。 以太阴圆缺一次为一月 , 十二个月为一年 , 称为 “ 动的月 ” 。单月 30 日 , 双月29 日 , 全年 354 日 。不置闰月 , 以三十年为一周 。 每周之第二、五、七、十、十三、十六、十八、廿一、廿四、廿六、廿九等年 , 于十二月末置一闰日 , 共十一个闰日 , 全年为 355 日 ( 见《统一 战线工作手册》第 848 页。 1986 年南京大学出版)。



郑重声明:资讯 【宁夏川区回民的部分习俗及所遵行的宗教教规和礼仪_按赛俩目而莱伊库目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