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全区农村清洁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有关盟市农牧业局: 按照《农业部关于做好2010年中央预算内农业投资计划草案编报工作的通知》(农计发[2009]11号)要求,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的实际情况,我厅计划在全区开展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项目建设工作。现将有关情况通知如下: 一、建设现状 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农作物秸秆和人畜粪便造成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从2005年开始,农业部在湖南、四川、重庆、河北等省市启动了农村清洁工程建设试点,连续4年在全国开展了示范建设,建成了1000多个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开发了一系列较为成熟的生活垃圾、污水、人畜粪便处理工艺与配套设备,制定了《农村清洁工程建设技术规范》,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示范村的生活垃圾、污水、农作物秸秆、人畜粪便处理利用率达到90%以上,化肥、农药减施20%以上。从示范效果看,农村清洁工程投资少、见效快,技术简单适用、农民易于接受,是短期内改善农村面貌的有效途径。农村清洁工程的实施,不仅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转变了农民生产生活观念,推动了循环农业发展,提高了农产品竞争力,促进了节本增效和农民增收,而且成为广大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二、必要性和紧迫性 农村清洁工程项目符合国家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要求,符合当前农村内部的实际需求,是解决农民最现实、最直接、最迫切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改善当前农村环境脏、乱、差面貌,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推进农村节能减排和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是拉动农村内需,建设农业生产文明、农民生活文明和农村生态文明的有效手段。它在巩固农村沼气、农村饮水安全等惠农政策基础上,进一步适应农村发展的新形势,从统筹城乡发展高度,丰富与拓展惠农政策的内容和空间,是一项深受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欢迎的“德政工程”、“鱼水工程”和“民心工程”。 一是符合国家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要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快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开展垃圾集中处理,不断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指出了到2020年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的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温家宝总理明确提出“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改变村容村貌,建设新农村”。中央连续下发的1号文件都把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整治农村环境摆在突出位置,明确提出“加快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推进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和污水的综合治理和转化利用”(2007年中央1号文件)。 二是推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通过建设农田废弃物堆沤池、生态拦截沟、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等清洁生产生活设施,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减少排放,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耕地地力,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据测算,示范区化肥、农药使用量可减少30%以上,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等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90%以上,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农业投入品废弃包装物回收率达{bfb}。 三是扩大农民就业和拉动内需。通过清洁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和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等多个环节,可以促使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化,为解决大批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提供一个重要渠道,另外,促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农村清洁工程建设投资,极大增加了农村市场对水泥、钢材等建筑材料的需求,带动相关建材行业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统筹,扩大农村内需。通过国家投资引导,激发农户内在投资热情和动力,农户投资占到工程建设投资的50%以上,有效拉动农户投资增长,进而拉动农村消费市场增长。 四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通过对作物秸秆、人畜粪便、生活垃圾和污水、农业投入品废弃包装物的处理与循环利用,配套开展农村雨污分离设施和生态小庭院建设,结合改水、改厨、改厕、改圈、改路和乡村物业管理站建设,改变污水横流、蚊蝇滋生、有毒有害物品随意丢弃等状况,建设生产发展与清洁生产相同步,增产增收与节能减排相协调,村容整洁与乡风文明相促进,生活质量与环境质量相统一的新型农村,全面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五是建设农村生态文明。通过清洁生产生活设施的建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生活习惯,进而带动农民思想观念、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垃圾要入桶、粪便要处理、污水要净化、秸秆要利用、生产要清洁、管理要长效”成为村民自主行动。通过村评民议、自愿申报等方式,{zd0}程度体现农民自身利益诉求和价值偏好,使国家投入与农民“三最”问题紧密联系,提高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有效性。充分吸收农民参与,调动农民的内在积极性,密切干群关系,融洽邻里关系,从而全面推动农业生产文明、农民生活文明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三、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循环经济理念,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为目标,以实施清洁田园、清洁家园、清洁水源为主线,以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为重点,推广畜禽粪便、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秸秆等生产、生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变废为宝,化害为利,用经济的手段、市场的机制,建立物业化管理模式。 四、建设原则 统筹规划,规范运作。按照我区区域农业自然资源状况和农村经济社会条件特点,进行科学布局,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地开展田园清洁设施、家园清洁设施和公共清洁设施建设,做到既能全面覆盖,又能突出重点。统一技术标准和要求,严格把握,规范运作,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实施。 整合资源,提高效率。在现有的农村沼气、农村改水等重大项目的基础上,查漏补缺,填平补齐,建设农村秸秆、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巩固和完善农村改水、改厨、改厕、改圈等工作,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同时配套节水、节肥、节药等环境友好型生产技术,既注重生产条件改善,又注重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实现农民家居环境清洁化、农业生产无害化、资源利用高效化。 因村制宜,分类指导。以村为单位,分类指导,分村规划,分步实施。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不盲目攀比,不走过场,不搞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突出当地特点,尊重区域传统文化习惯,形成特色鲜明、模式多样,“千村千面”的发展格局。 机制创新,注重实效。管理创新、机制创新是推动农村清洁工程建设的关键。要建立物业服务、民主管理、农民受益的长效运行机制。在强化政府宏观指导和管理职能的同时,充分发挥农村组织和农民的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建立各具特色的农村清洁工程发展模式。 尊重民意,统筹兼顾。尊重农民意愿,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迫切的实际问题,不搞强迫命令,不包办代替,发动农民、引导农民,强化农民主体地位。生产生活两手抓,既注重生产条件改善,又注重农民生活质量提高,把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治理寓于农民增收和产业发展之中,实现农民家居环境清洁化、农业生产无害化、资源利用高效化。 五、建设目标 2010年在全区400个自然村实施农村清洁工程。通过实施农村清洁工程,项目村实现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处理利用率达到90%以上,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以上,人畜粪便处理利用率达到90%以上。村内实现垃圾定点存放、畜禽圈养,无柴草乱垛、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村容整洁、道路硬化、庭院美化;普及化肥、农药合理使用技术,实现农业生产无害化,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六、建设内容 农村清洁工程以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突破口,把“三废”变“三料”形成“三益”,以“三节”促“三净”实现“三生”目标。即:以村为单位,推进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和污水(三废)向肥料、燃料、饲料(三料)的资源转化,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通过集成配套推广节水、节肥、节药等实用技术和工程措施,清洁水源、清洁田园和清洁家园,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三生)的目标。 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家园清洁设施、田园清洁设施和村公共清洁设施三个方面。家园清洁设施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处理利用池(户内排水管道)、农村“四改”(改水、改厨、改厕、改圈)配套设施和生态庭院等建设,以及分户生活垃圾收集设备购置等;田园清洁设施主要包括农田废弃物收集池、生态拦截沟和农村废弃物发酵处理池等建设;村级公共清洁设施主要包括村内排水管网、农村物业服务站、无机垃圾中转设施等建设以及村容整治与绿化美化等。 1.村内排水管网建设:结合目前实施的饮水安全、农村沼气等工程,按照查漏补缺、综合配套的原则,开展村内公共管网的建设,实行雨污分离。在房前屋后建设暗排沟或安装排污管道,村内建设排水主管道,连接农田灌溉渠道。 2.生活污水处理利用池:建设栅格式生活污水处理利用池,将厨房用水、洗衣用水、洗澡用水以及沼液溢出部分等汇集至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生活污水用于农田灌溉,使项目村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处理利用率到90%以上。 3.农村改水、改厨、改厕、改圈配套设施:配置储水箱、增压泵、新建或改建水冲式厕所;建设厨房下水道,提高农户改厨改厕标准;人畜分离,硬化畜禽圈地面,建设固液分离设施;巩固完善农村改水、改厨、改厕、改圈等工作,改善农村家庭卫生条件。 4.分户生活垃圾收集设备购置:按照有机、无机垃圾分类收集的原则,为每户购置发放分类垃圾收集桶。 5.生态庭院建设:根据农户自主选择情况开展建设,包括房前屋后绿化硬化美化,发展庭院生态种植,建设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小竹园等。 家园清洁设施施工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4—92)》等相关建筑施工标准执行。 6.农田废弃物收集池:在通行便利且不妨碍机械作业的地方,修建农田废弃物收集池,就地收集堆放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农业投入品包装袋(瓶)和残膜,定期由农村物业服务站人员进行收集、清运。收集池容积可根据场地大小及实际需要设计。为防止有毒有害成分深入土壤,收集池底部应作防渗处理。池体以方形池为主,池底做防水处理。 7.农村废弃物发酵处理池:建设内容:农村有机生活垃圾、秸秆和人畜粪便经发酵处理后作为有机肥还田,使项目村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以上,人畜粪便处理利用率达到90%以上。 8.生态拦截沟:利用南方稻田的排水沟渠,建设稻田退水氮磷的生物拦截设施,延长流水停留时间,促进流水携带颗粒物质的沉淀;沟内种植高效富集氮磷植物,吸纳稻田退水中氮磷以及水体中残留农药,改善净化水质,促其循环再利用,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农田废弃物收集池和农村废弃物发酵处理池的施工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4—92)》等相关建筑施工标准执行,并应符合采光、通风及保温等性能要求。生态拦截沟施工按照《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SL/T4-1999)》等相关建筑施工标准执行。 9.农村物业服务站建设:建设内容:采取国家一次性投入的方式,购置垃圾运输车、秸秆粉碎机和翻堆工具等设备,用经济手段、市场机制,灵活形式,招聘专人,负责相关设施的运行、维护和服务。 10.无机垃圾中转设施建设:村建垃圾中转设施,对无机垃圾实行“户分类、村集中、镇中转、县处理”。 11.村容整治与绿化美化:硬化村内道路、入户路,结合农村造林,动员和组织农民在村庄公共区域栽植花草树木,美化环境。 七、投资概算 (一)经费预算 2010年,农村清洁工程建设需投资3.32亿元,其中地方和群众自筹1.32亿元,中央投资2亿元。 (二)测算依据 分项测算依据如下: 1、家园清洁设施 村内排水管网建设:房前屋后建设暗排沟40米,每户投资400元;每个村建设村内主管网1000米,投资4万元。按照每村100户计算,每个村需投资8万元。 生活污水处理利用池建设:每个村修建生活污水净化池的钢筋、水泥、砖等建筑材料需投资10万元。 农村改水、改厨、改厕、改圈配套设施建设:新建贮水箱、配备水泵和水管,每户补助600元;厨房改造每户投资220元;旧式厕所改造,每户补助200元;改圈,人畜分离,建设固液分离设施等,每户补助400元;按照每村100户计算,每个村需投资14.2万元。 分户生活垃圾收集设备购置:购置每套分类垃圾收集桶200元,按照每个村100户计算,每个村需投资2万元。 生态庭院建设:根据农户自主选择情况开展建设。开展小庭院建设每户投资300元;前坪后院硬化每平方米4元,每户投资300元;花坛建造、通透式围墙建设等每户投资400元。按照每村100户计算,每个村需投资10万元。 2、田园清洁设施 农田废弃物收集池:按照每个村600亩耕地、每20亩1个收集池计算,每村需修建30处收集池,每个收集池需投资建筑材料费用400元。每村需投资1.2万元。 农村废弃物发酵处理池:按照每个村600亩耕地,每40亩建1处农村废弃物发酵处理池计算,每村需修建10处,每处收集池需投资建筑材料费用3000元。每村需投资3.0万元。 生态拦截沟:投资标准:按照每村600亩耕地,需建设生态拦截沟400米。每米生态拦截沟需80元。每个村需投资3.2万元。 3、村级公共清洁设施 农村物业服务站建设:每个村购置1辆固液两用运输车、1台秸秆粉碎机和1套翻堆机械。按照运输车1.8万元/辆、粉碎机1.2万元/台、翻堆机械2.4万元/套计算,每村需投资资金5.4万元。 无机垃圾中转设施建设:每村建设垃圾中转设施10座,每个垃圾中转设施的水泥、钢筋、砖等建筑材料需1000元;每个村需投资1万元。 村容整治与绿化美化:每个村硬化宽1.7米、厚25厘米的村内道路1000米,每个村投资15万元;每户建宽1米、厚10厘米的入户路20米,每户投资1000元,每个村按100户计算,需投资10万元。两项共需投资25万元。 完成以上项目工程建设,每个村需投资83.0万元。 中央投资标准按每个自然村补助50万元,需要地方和群众自筹33万元。 按照农村清洁工程特点,科学设计各类型区域工程实施方案,充分调动地方各级政府的积极性,严格资金监管。农村清洁工程项目由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具体实施,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项目初审、筛选和上报,农业部负责组织审批,将项目计划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在具体措施上,要明确项目负责人,确保人员到位、责任到位、任务到位;明确项目实施内容、推广规模和技术经济指标,保证项目验收有依据、考核有指标;明确项目进度安排,定期考核,确保项目如期执行、按期完成;明确资金使用方向和范围,专帐管理、专款专用。 各地区要成立农村清洁工程建设专家工作组,具体负责制定总体技术方案、筛选推介实用技术、完成不同区域的典型模式设计以及现场技术指导。同时,农村清洁工程是一项技术含量高、管理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探索工作经验、技术模式和管理机制,带动一批农村清洁工程建设。 由专人负责农村生活垃圾、畜禽粪便、秸秆的分类收集、处理,生产有机肥,并提供工程的运行、维护和服务。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和农民参与,形成以村为基本单位、农户为基本服务对象、物业服务技术员为基本队伍的物业化服务体系,逐步推行生态治理技术、种植养殖技术、设施设备维护维修等内容的有偿服务,发挥工程建设的长期效益,建立工程长效运行机制。 结合农村清洁工程建设,采取政府财政补贴的方式,对农民施用有机肥、培肥地力给予一定补贴。以村为单位,对耕地地力进行定期监测,对采取施用有机肥、配方施肥、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等措施,培肥地力,保育农田的农户,依据监测结果核定补贴标准。同时,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完善监督机制。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对农村清洁工程建设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采取农民易于接受的形式传播各种建设模式和先进典型经验,营造建设农村清洁工程的良好氛围;重点利用广播、卫星电视、网络、光盘等现代媒体与技术,结合宣传卡片、村务公开栏、科技入户等形式,对广大技术人员、农民示范户,开展更实际、更便捷、更有效的培训。 九、建设规模
十、具体要求 1、每个盟市以旗县为单位,安排项目建设数量。每个建设项目以自然村为单位,按文件要求说明具体的建设内容和资金使用计划。详见“中央投资项目编报系统软件”(可从http://tzs.ndrc.gov.cn/rjxz下载),填报有关数据即可。 2、在自然村的选择上,除了文件要求之外,要选择规模较小、条件较好的自然村,便于成功。 3、此次项目申报时间紧、任务急,各盟市,要按照申报要求,选择好项目村具体建设地点,务必于7月2日前,将申报文本材料和电子稿报送至自治区农村生态能源环保站。 地址: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70号农牧业厅大楼1422室 邮编:010011 同时发送电子邮件至:Txknm@yahoo.com.cn 。 联系人:曹建国 傅建伟 联系电话:0471—6652337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 2009年6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