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铁军 崛起姑苏大地(图)_朱绍轩热点博客_新浪博客
    2000年6月18日,对中铁二十局集团一公司来说,注定是一个载入企业史册的日子。
  这天下午,陕西渭南市站北路46号聚集着许多职工家属和孩子,他们要为自己的亲人送行。没有彩旗,没有锣鼓,有人眼里噙着泪水。一阵噼噼xx的鞭炮响后,机关近60名工作人员乘坐大巴前往西安,转乘列车奔赴苏州。为了企业的生存发展,在中铁二十局党委的统一部署下,一公司迅速实施西出东进战略,将机关从陕西渭南东迁苏州。
  十年前,身居小城渭南的二十局一处还是中国铁建的“副班长”。用了短短十年时间,地处天堂苏州的二十局集团一公司完成了华丽转身——现已跻身中国铁建工程公司“xx”之列!
  2010年5月21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杨元元率领国务院安委会督察组,对该集团一公司承建施工的北京地铁八号线2标项目部进行安全生产专项检查时,对项目安全生产以及各项管理都表示满意,并当即表示将组织沿线施工单位前来取经学习。
  回望十年苏州月,山也还是那座山,水也还是那片水,真正促使一公司从“副班长”到“xx”的原动力,在于观念创新,在于管理创新,更在于员工对企业发展的坚定信心。
           
观念更新,好风阵阵催新航
  该集团一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白建伟认为:纵观公司十年发展历程,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观念转变和观念创新,是观念革命奠定了企业科学发展的基础。
  2000年,刚刚乔迁苏州的一公司就出台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dy}步:2000年至2002年,实现脱贫解困,扭亏为盈,消化历年潜亏,经营能力达到集团公司中游水平,创建市级文明单位;第二步:2003年至2007年,承揽任务、完成企业总产值、综合效益率、银行存款、职工年人均工资、经营能力、综合实力跻身中国铁建先进工程公司行列;第三步:再用五年或更长一段时间,经营能力达到同行业的先进水平。
  “三步走”发展战略,如一盏明灯,给一公司指明了前进的目标和方向;“三步走”发展战略又如一面战旗,给人鼓舞,催人奋进。
  机关迁址苏州的发展十年中,历届领导班子继往开来,接力领跑,留下了刘代文、康义初、赵斌、熊林清、陈家忠、苗文怀、白建伟等党政主管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的足迹。十年时间里,他们xx一公司不断前进,而企业的每一步发展,无不以思想解放、观念更新为先导。回望企业发展轨迹,可以发现,一公司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是实践“三个代表”,践行科学发展观、持续不断转变观念的过程。
  从三秦热土到姑苏大地,不仅是办公场所的变换,更是观念的碰撞和升华。一公司的{ldz}认为:面对新环境,须有新观念;解决新问题,须有新思路。因循守旧,束手束脚,终难开拓新局面,只有解放思想,突破思想禁区和认识盲点,跳出老观念旧框框的束缚,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一公司的{ldz}清醒地认识到:转变观念就是要转变和突破干部职工在长期的工作和生活中形成的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进而代之的是以新的适应企业发展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
  2000年的夏天,苏州甚为炎热。此时,一公司机关和所属单位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十破十立”专题教育和“责任意识、纪律观念、敬业精神”主题教育。
  一破“我是国有企业员工,凡事等靠依赖上级”的旧观念,立“不靠天,不靠地,发展只能靠自己”的新观念;二破“管理决策找领导,兴衰成败看领导”的旧观念,立“企业连着你我他,兴衰成败看大家”的新观念;三破“揽任务,闯市场与己无关”,立“质量就是信誉,岗位就是市场”的新观念;四破“没有功劳有苦劳,不犯错误就称职”的旧观念,立“称职不称职,关键看政绩”的新观念;五破“我为企业流了汗,企业就得付我钱”的旧观念,立“只认功劳不认苦劳,工资高低凭工效”的新观念;六破“用人讲亲疏,领导说了算”,立“任人唯贤,竞聘上岗”的新观念;七破“一朝聘用,终身为官”的旧观念,立“动态管理,能上能下”的新观念;八破“有了成绩讲主观,效益低下讲客观”的旧观念,立“千条理,万条理,效益低下就没理”的新观念;九破“我是企业职工,企业包保一切”的旧观念,立“不敬业就失业,不爱岗就下岗”的新观念;十破“企业管理随意行事”的旧观念,立“有章必行,企务公开”的新观念。
  与其说“十破十立”是一项“洗脑”工程,不如说它是一项“强身”工程,“十破”剑指陈腐思维和管理弊端,“十立”不仅是立新观念,还将推进管理机制、工资分配、人事制度等一系列变革。
  实际上,观念的转变,远远要比物质形式上的转变艰难许多。基于这种认识,公司派出专题教育、主题教育宣讲小组,奔赴各项目部、直属单位进行宣讲。广大员工由此看到了企业发展的希望,许多外出务工、跳槽的管理人员、技术干部、技工游子纷纷归巢,回到公司的怀抱。凝聚的人心、鼓舞的士气,汇聚成为推进企业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随即,一公司紧锣密鼓进行企业文化理念的征集,许多职工献计献言。在确定企业理念系统的时候,一公司机关召开了部室以上领导人员会议。有些同志提出“现代铁军,勇争{dy}”的企业口号过于张扬,不切合一公司实际,从而引发一番争论。主管领导一锤定音,指出“一公司就是要‘勇争{dy}’,不争{dy},就不能开拓市场,甚至会失去市场,‘勇争{dy}’不仅是口号,是勇气,是精神,更是实际行动。”诚然,争{dy},难;但是不争{dy},一公司将更难。
  贫弱的一公司需要发展,而发展需要资金。但是,在经营方针上,一公司的决策者不谋近,而谋远,响亮地提出“社会满意、企业创利、员工受益”理念,始终把“社会满意”放在{dy}位,显示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正是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正是这种造就对人类和自然充满关怀的建筑艺术品的价值取向,才使得一公司的经营领域不断拓宽,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一公司党委书记赵斌认为,观念创新是一个动态的持续发展的过程,需要根据新形势不断审视自我和超越自我,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为此,一公司的{ldz}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与一线员工谈心,了解员工生活、工作、思想状况。在此基础上,他们根据集团公司党委、集团公司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要求,结合一公司发展实际,持续不断地对广大干部员工进行教育。

从“责任意识、纪律观念、敬业精神”到“实现三步走,人人做贡献”;从“三项教育一个活动”到“提高文明程度,提升企业形象”;从“人人争先进,事事争上游”到“提高竞争能力,提高发展能力”;从“挑战自我,追求{zy1}”到“我是中央企业,我要做得更好”;从“强化项目管理,实现科学发展”到“加强责任心,提高执行力”,一公司党委紧紧围绕企业改革发展实际,每年开展一个主题教育活动,环环相扣,逐年递进,不仅顺天时应地利,而且聚人心鼓士气。
          
管理创新,妙手频频出新招
  观念不变原地转,观念一变天地宽。当一个个崭新的观念根植于员工心灵深处之后,他们的思想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但是,公司的决策者们非常清楚,光有“软件”不行,必须在企业管理这个“硬件”上继续大做文章。
  公司主管领导发话:“必须创新管理方式、加大管理力度。”并找到了切入点和突破口——先从机关开刀。{dy}板斧甩出来了:从整顿机关工作作风开始,迅速彻底地改变机关和基层各级管理部门人浮于事的松散状况。
  面对当时22个部室、120多人的臃肿结构,主管领导痛下决心,排除一切干扰,将机关22个部室整合为14个部室,包括公司领导在内,编制定员70人。有人为了留在机关,苦苦请求领导手下留情,但领导班子成员统一口径:按规定方案办事,无论是谁,绝不手软。
  而对于基层的十多个段级单位和公司,他们也大刀阔斧地将其整编成了十几个专业化工程队,此举精简下来的管理人员就达三百多人。精简出来的人去哪里?充实到项目经理部、工程队。
  如此精简力度在一公司的历史上前所未有。机构少了、人员少了,但工作效率却大大提高了。机关和基层组合成了一部有机配合、高速运转的机器。
  “没有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不行的,必须尽快将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起来并坚决执行。”公司领导又发出了一道指令。
  一本较为科学和严谨的《企业管理制度汇编》出台了,随后,根据形势发展的实际,他们又适时进一步修改完善了这些管理制度。这些制度涵盖了企业管理各个方面,党政工团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章可循,还必须有章必循,在执行各项管理制度的过程中,他们始终坚持从严要求,谁不按章办事都不行。有个单位工作没做好,按照制度应该重罚,但有人说制度刚建立,大家还有个适应过程,建议就不重罚了。但是主管领导的回答是:“罚!有章不循,要制度有何用?”
  不论是管理人员,还是作业层工人,都从公司领导的言行中看到了令行禁止的决心,也真正感受到了制度的严肃性,更看到了企业的未来。
过去一些单位随意管理、无序管理的现象迅速得到了有效遏制。
  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这是公司在用人制度上的又一创新。从机关到每个项目各个重要管理岗位的职位都实行竞聘上岗,靠关系、靠资历混饭吃的人没有市场了。一批有知识、懂管理、思想好的同志,经过激烈的竞聘之后走上了各级领导和管理岗位。这些同志上任后,以全新的思路和大刀阔斧的气魄,一步一个脚印,为企业创出了良好的社会信誉和较好的经济效益,他们也因此获得了应有的荣誉和奖励。而对于工作平平、单位没有效益的管理者则毫不客气地请他们下台。
  没有科学的激励机制,便不能{zd0}限度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便不能{zd0}限度地挖掘出蕴藏在职工之中的潜力,这是公司领导班子统一的认识。管理人员实行基薪、风险抵押和绩效工资、奖金相结合的年薪制,工程队实行定额计件工资制便在这一统一认识之下出台了。实行管理人员年薪制、作业层计件工资制,在中铁二十局集团,乃至中国铁建首开先河。
  “档案工资没有了,不好好干就没饭碗了。”部分员工在多少有些失落的同时,危机感、责任感同时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随之带来的是一个过去从未有过的局面,比如有的项目由于工作干得非常出色,相关人员按规定获得了数目可观的奖金,而工作干得不好的,不仅没有奖金,风险抵押金不能返还,不仅连绩效工资拿不到,还要承担相应的罚款。科学健全的激励机制带给人们的是一次次不小的冲击波,在冲击波之下,广大员工的责任意识、纪律观念、敬业精神则进一步更加增强。
  当一公司在姑苏大地站稳脚跟以后,公司领导审时度势,又以开拓创新的思路为企业未来的不断发展壮大绘就了一幅幅壮丽的蓝图:东南、西南、西北、华北、兰州、贵阳六个办事处相继成立,从而使公司的经营网络覆盖了全国建筑市场,企业的生产经营形成星星之火,遂成燎原之势。
  而对于工程项目管理,一公司下大力推行标准化工地建设,力求实现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的项目标准化管理目标,按照标准化管理实施办法,加大检查考核力度,使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大大提高,一项项精品工程、安全工程获得了业主和各方的称赞。
  与此同时,他们出台了有名的“十项锁定”,即对各基层项目单位锁定组织机构、锁定工作目标、锁定施工组织方案、锁定要素配置、锁定平面布置和大小临工程、锁定安全质量易发点、锁定节点工期、锁定成本费用、锁定上缴款比例、锁定对下合同签定。这十项锁定,使项目在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漏洞”、“黑洞”和“软肋”现象得到较好控制,使基层施工单位的各项工作处于受控状态。
  科学严格的管理,浓墨重彩地绘就了一公司科学发展的新华章。
        面貌日新,硕果累累展新姿
  了解一公司的人都会惊叹,一个负债累累、人心涣散、千疮百孔的企业,在历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经过全体员工十年奋斗,竟然奇迹般地发生了xxxx的变化。
  十年里,他们共承揽铁路、公路、市政工程168项,总投资近200亿元,完成施工产值超过150亿元。继2004年中标北京地铁十号线后,又相继中标了北京地铁八号线、十四号线,南京、以及无锡地铁,沪宁高速公路、苏虞张一级公路路面等工程施工任务。并且,铁路市场进一步拓宽,目前,海洋铁路、金山铁路、杭长高速铁路、兰新二线客专,均有现代铁军矫健的身影。
  市场青睐勇者。一公司的市场由江苏迅速扩大到西南、西北、华东、华北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施工领域由原来的道路桥梁扩大到地铁、高铁、轻轨、隧道、路面摊铺等多个领域。
  在加强工程承揽和项目管理的同时,他们不断加大工程施工管理力度,建立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及质量保证监控体系,所建工程合格率{bfb},优良率95%以上,苏州西环快速干道、无锡下甸斜拉桥分别获国家优质工程银奖,承建和参建的苏州官渎里立交桥、乍嘉苏高速公路和青藏铁路荣获中国建筑鲁班奖和詹天佑大奖。
  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一公司综合实力不断增强,10年时间,公司固定资产增长近7倍,已发展成为铁路、公路和市政综合建筑施工一级资质企业和交通部公路工程一级施工资信企业。
  在一公司担任了8年党委书记的赵斌说:一公司之所以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关键在于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关键在于公司领导班子的团结和谐,关键在于全体员工的拼搏奉献。
  正是基于以上三点,一公司才赢得了内和外顺的良好发展氛围。
  机关东迁的十年里,一公司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全国AAA级信用企业、全国用户满意施工企业等荣誉称号,公司党委被中国铁建筑评为“实践三个代表先进典型”和“四好领导班子”。
逐年富裕起来的企业不断改善职工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提高职工福利待遇。30多个项目部全部按照企业视觉识别系统及CIS规范手册统一规划。每个项目部均有浴室、员工活动室。项目部为员工统一配发床铺、床上用品,为每个办公室配备空调、电视机,建起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活动场所。公司每两年为全体职工体检一次,工会每年投入50万元以上慰问困难职工。逢年过节,公司机关和各项目经理部还组织员工旅游,举办象棋、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和员工文艺汇演活动。
  物质文化生活好了,广大员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随着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和企业文化在项目经理部、工程队落地,一公司的企业形象迅速提升。
  中长期人才战略的实施,使得一公司人才方阵从容壮大。如今,一公司拥有40名一级建造师,具备高级职称的管理和技术人员超过100名。十年来,共有28项工法获科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100余篇论文在各级杂志刊用。
  十年里,公司接收大中专毕业生1000多名,其中绝大多数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骨干力量。2009年公司选聘9名后备项目经理和9名项目总工程师,符合聘用条件的报名人数竟超过了100名。
  人才的汇集,成就了一公司的大业。早在2004年,公司就在苏州购置了土地修建办公楼,并于2007年成功注册苏州。如今,一幢现代化办公大楼正拔地而起。
  企业发展成果普惠员工,员工工资收入大幅上升。据统计,2009年员工年人均工资是2000年的8倍。随着企业的发展,公司在苏州、渭南修建了6幢职工福利住房,职工只交纳4.5万元就分到了一套98平方米的房子,使职工住房条件发生了巨大改变。据统计:十年来,全公司有800多户职工在城市购买了住房。富裕起来的职工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改善,鸡鸭鱼肉、鱿鱼海参不再是职工生活的奢望。购买了楼房的职工,普遍追求xx豪华装饰,上万元的中国xx、世界xx服装进入普通职工生活,数十名职工购买了私家车,过上了现代生活。
  回望十年,我们看到最多的是改革,是创新,是一代又一代公司领导带领员工披荆斩棘、大胆学习、勇于探索、阔步前进的身影;十年回望,我们感受最深的还是学习实践,还是探索创新!
  唯有改革创新,企业才能永葆活力,才能不断向前发展。如今,以执行董事、总经理白建伟,党委书记赵斌为主管的领导班子,正带领3000余名一公司人向着更高的目标奋进。我们xx可以相信:二十局集团一公司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注:本文由本博博主朱绍轩与刘家汉唐兴荣联合采写)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现代铁军 崛起姑苏大地(图)_朱绍轩热点博客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