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前闭幕的中原经济区发展高层论坛上,农工党中央经济委员会委员、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丁金宏教授说,“面对中部崛起,我们必须首先看到中部的塌陷,只有先填补塌陷才能谈崛起。”
“先填补塌陷才能谈崛起”,这话若是笔者说的,定会招来各方责难。但是出自专家之口,有关方面恐怕要好好掂量掂量。
“先填补塌陷”,说白了就是要先打好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即便是一时崛起,也难持久,终会垮掉。那首脍炙人口的陕北民歌,“万丈高楼平地起”,抒发的只是歌者的浪漫,现实生活中万万不能当真。莫说是万丈高楼,即便是几十丈高楼也要先在平地以下打上十几米甚至几十米的基础,塌陷的地基上是断不可能竖起万丈高楼的。
丁教授从宏观上,提出了河南需要填补的塌陷主要有三各方面:一是补区位的缺陷,二是要补城市的缺陷,三是补文化的缺陷。对此专家已有论述,无庸笔者赘述。如果考虑“河南的人均经济指标大部分都在15名之后”的实际情况,这片“洼地”里需要填补的缺陷不会只是三项,恐怕是七项、八项也不止。三项也好,七项、八项也好,都是些大课题,每一项恐怕都能出一本专项报告,还是留给课题组的专家们著述吧。作为普通百姓,我更关注身边的事情。比如有专家说:“河南农村小学生生均经费全国倒数,每五百万人拥有高等学校数量居全国倒数,文化事业全国倒数,工资水平全国倒数……。”这些倒数都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而且都事关河南崛起的大事,我更关注的是这些塌陷该如何填补。
首先,凡是经济区、实验区,都不只是建设几家单纯的加工厂,也不是简单劳动力的汇积。而是要依托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组成经济区、实验区的科技研发中心或基地,唯有这样,经济区、实验区才能拥有不断发展的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新理念。才能在不断创新中,保持持续发展的勃勃生机。一个“每五百万人拥有高等学校数量居全国倒数”省份,有几所拿的出手的高校可以形成自己可以依托的科技园区。
其次,“农村小学生生均经费全国倒数”,意味着河南在今后的一代,甚至几代人中都会缺乏有知识的劳动者。今天这些因为“小学生生均经费”严重不足而未能受到很好教育的孩子们,将来会随着城市化的大潮,进到城市,长大成人。建设新的“经济区、实验区”的主力可能就来自他们中间,然而,他们今天所受教育的严重不足又如何能担起明天的重任。作为人口大省的河南,不能总是以能源源不断地提供廉价而低能的劳力的劳务输出大省而安然自居吧。
再说,一个GDP排在全国前列,号称有较强综合实力的省份,工资水平却多年来总是在全国倒数的位置上徘徊,实在是让人不可思议。改革初期,你可以说河南“人口多,底子薄”,需要过几年苦日子;几年过去后,你还可以说,河南基础建设欠账太多,需要集中资金办大事,还要过几年紧日子。然而十几年、几十年过去了,河南仍然维持着全国倒数的低工资,又该给全省人民一个什么说法。俗话讲,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过低的工资待遇,不要说招不来外面的人才,怕是连本地的人才也难以留住。河南被称为劳务输出大省,人口多固然是一个原因,但是工资普遍偏低恐怕也是不争的事实,连打工的人也要往工资高的地方流动。无论你有什么优势,最终都要靠人来实现。缺乏人才的结果是潜能永远只能是潜能,一个没有人才的支撑的经济区、实验区,难以想象它能形成什么样的气候。
是填补了教育投资和国民收入的“塌陷”,才有可能谈崛起。还是要到崛起以后才能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国民收入。这并不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类的难题。道理十分简单,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没有必要的投入,岂会有大的产出。天下没有“既要马儿不吃草,又要马儿跑得快”的好事。就全国而言,工资的增长低于GDP增长的明显事实,已经引起了中央的关注。据报道,在即将开始的分配制度改革中,关于这一点,新的工资制度方案将会给予充分考虑。希望河南在这一轮分配制度改革中不要又落在后面。官方数字显示,多年来河南的GDP都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幅度,而工资增长却始终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与GDP增长不相适应。况且,作为2009年GDP总量已经突破两万亿元,昂然晋级两万亿俱乐部,经济总量连续七年稳居全国第五位,紧跟经济发达的南方广东江浙和东部沿海的山东省的河南,不是没有加大投入的实力。实际上,紧缩一下政府机关公款消费的支出,堵一堵行政开支的浪费,河南应该有能力加大对教育、文化的投资,在提高工资水平上也应该是“不差钱”。
至于说到补文化的缺陷,我xx同意专家的意见。“如果文化大省只活在过去,就几乎是一个虚伪的问题”。要解放思想就应该倡导自下而上的新文化运动,要让现代教育惠及新公民,至少从儿童做起,让时代精神激励新的发展,让优秀传统焕发新的光芒。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