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世定铵盐与氧化铜反应的研究

铵盐与氧化铜反应的研究

            蒯 世 定(合肥市教委教研室,安徽合肥 230001)

化学教学  2002-2-8、9

文章编号:1005-6629(2002)02-0008-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C

1.实验现象

1.1          铵盐与红热的铜丝反应

   分别各取两药匙的粉末状的氯化铵、碳酸铵、碳酸氢铵、硝酸铵固体,分别盛放在100 mL 的小烧杯中。取光亮的稍粗的铜丝20 cm,一端绕成螺旋状,将螺旋状的铜丝在酒精灯上灼烧,待铜丝烧成红热状态,离开酒精灯,红热的铜丝变为黑色,立即将铜丝的螺旋状部分伸入疏松的铵盐粉末中。

  可见有白烟产生。2-3 分钟后,取出铜丝,伸入铵盐粉末中的螺旋状铜丝部分变为光亮的紫红色,其它部分为黑色。

    取两药匙的粉末状的硫酸铵固体,盛放在100 mL 的小烧杯中。将螺旋状的铜丝在酒精灯上灼烧,待铜丝烧成红热状态,离开酒精灯,红热的铜丝变为黑色,立即将铜丝的螺旋状部分伸入疏松的硫酸铵粉末中。没有看见白烟。2-3 分钟后,取出铜丝,铜丝仍然为黑色。

  氯化铵受热时容易分解,加热到3400C 在未熔化前,就分解为 NH3 、HCl 。碳酸铵、碳酸氢铵、硝酸铵受热时都容易分解,生成氨气。氨气与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单质铜。硫酸铵的分解温度较高,所以热的氧化铜与硫酸铵反应不明显。

NH4Cl ==NH3↑+ HCl↑     

HN4HCO3 == NH3↑+ H2O + CO2

(NH4)2CO3 === 2NH3↑+H20 + CO2

2NH3 + 3CuO === 3Cu +N2 + 3H2

1.2  铵盐与氧化铜加热反应

   取1.5 g 氯化铵粉末、0.5 g 氧化铜粉末混合后盛放在试管A中,组成如图2装置,用酒精灯加热。

   加热时试管A有少许白烟产生,黑色混合物熔化、流动,有部分反应物飞溅在试管壁上,显现为蓝绿色、棕色。有无色气体产生,用排水取气法在试管B中可以收集到气体。加热10--15分钟后停止加热,原黑色固体混合物变为暗红色。等待试管冷却至室温,试管B中可以收集到气体20 mL ---30 mL 。该气体无色、无气味、难溶于水,使燃烧的木条火焰熄灭。

说明反应有氮气生成。

   分别取反应后的固体生成物少许进行下列实验:

   与浓硝酸作用,立即激烈反应,产生大量的红棕色的气体,溶液变为深蓝绿色。说明固体生成物中有还原性的单质铜或 +1价的铜化合物。

   与浓盐酸反应,固体混合物被溶解,生成黑绿色的溶液。加水稀释,有白色沉淀生成。

   与水作用,产生白色浑浊,一会后浑浊的颜色转变为蓝色、绿色、蓝绿色等。

  根据实验现象,氯化铵与氧化铜可能发生下列反应:

  NH4Cl ==NH3↑+ HCl↑     

  2NH3 + 3CuO === 3Cu +N2 + 3H2

  CuO + 2HCl == CuCl2 + H2O

  CuCl2 + 2H2O == CuCl2·2H2O (蓝绿色)

  CuCl2 + 4 NH3 == [Cu(NH4)4] 4Cl2 (深蓝色)

  CuCl2 Cu == 2CuCl

  4CuCl + H2O == CuCl2 + Cu2O +Cu +2 HCl

2.问题研究

2.1  有的铵盐(如氯化铵、碳酸铵、碳酸氢铵、硝酸铵等)在高温条件下能够与氧化铜反应,能够还原氧化铜。笔者认为反应的主要原理是铵盐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氨气具有一定的还原性,还原了热的氧化铜。

2.2 氯化铵与热的氧化铜(铜丝)反应,可能同时发生下列两个反应:

    2NH3 + 3CuO === 3Cu +N2 + 3H2

CuO + 2HCl == CuCl2 + H2O

  经查陈寿椿编的《重要无机化学反应》({dy}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00页有这样的叙述:氯化铜与氯化铵共热时,则前者仍被后者还原而生成氯化亚铜。

   6CuCl2 + 2 NH4Cl=== 3Cu2Cl2 + N2 + 8HCl

2.3  经查(原苏联)б·B·涅克拉索夫著《普通化学教程》中册359页有这样的叙述: “在加热下,NH4Cl 与金属氧化物的相互作用能按下列两式进行:

  4MeO + 2 NH4Cl ==  MeCl2 +  N2 + 3Me + 4H2

  MeO + 2 NH4Cl == MeCl2 + 2NH3 + H2O

{dy}种场合中,主要过程是氧化物被铵还原。这种反应的倾向,对于活动性较小的金属的氧化物是特征的(例如铜)。在第二种场合中······”

2.4  综上所述,氯化铵与热的氧化铜反应,主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氯化铵“用在金属的焊接上,以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薄层”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

参考文献

[1]刘怀乐,中学化学实验与教学研究[M].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346--348

[2]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高级中学课本 (必修){dy}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76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蒯世定铵盐与氧化铜反应的研究】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