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勇:未来30年我国土地供给缺口巨大-周天勇-搜狐博客

周天勇,男,1958年生,经济学博士,教授,中共中央党校校委研究室副主任,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1980年从青海省民和县考入东北财经大学(原辽宁财经学院)基本建设经济系,1992年获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94年调入中共中央党校执教和从事研究至今。 社会兼职有: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兼城市研究所所长,国家行政学院、北京科技大学、东北财政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等教授,国家发改委价格咨询专家。

  研究领域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宏观经济、经济发展和增长、劳动经济、中小企业、金融风险、城市化、国企改革、农业经济等。在上海三联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有《劳动与经济增长》、《效率与供给经济学》、《金融风险与资本社会化》、《中国经济命运与前景的深层次思考》、《新发展经济学》、《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攻坚》、《现代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模式》、《走出决策的经济误区》、《走出发展的体制障碍》、《中国:经济运行与结构转换》和研究生用《高级发展经济学》等专著和教材。

  在全国{yl}经济学刊物《经济研究》上发表有“中国特殊的低效率通货膨胀”、“国有企业对银行的债务危机及其解决思路”、“改革面临重大转折:从国家xx经济转向社会资本经济”、“高负债发展模式的金融风险”、“总需求不足的深层梗阻及其扩张途径”、“债转股的流程机理和运行风险”、“西部大开发的经济学思考”、“托达罗模型的缺陷及其反向的政策义“、“中小企业在经济运行和增长中的作用机理“等10多篇论文。另在《管理世界》、《财贸经济》、《中国工业经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各类报刊和内参上发表400多篇论文。在《中央党校内参》、《人民日报内参》、《中国社科院要报》等发表的一些内参得到了国家有关领导的重视。

  近年来就国家整体负债、公平与效率、政府各部门收费、财政体制、官民供养比、水电开发、中国增长的危机等方面发表的文章,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xx。 

  未来30年我国土地供给缺口巨大

  ——访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记者:柏晶伟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周天勇教授就开始对中国“三农”、粮食、土地问题展开系统研究。当下中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一日千里,他的思考又在向前推进。

  上周,周天勇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了一句话:“算账的结果让我吃了一惊,中国的土地根本不够子孙后代用!”

  他说,工业化和城市社会中,如果耕地大量被占用,粮食供给会不安全;如果城镇居住用地得不到保障,房价会畸高,也会造成重大的社会问题;如果对交通、能源、服务业等用地供应不足,经济发展就会受到影响;而过多占用森林和草地,生态环境则会日益恶化。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日益增长的土地需求,与土地资源不可增加之间,形成尖锐的矛盾。

  他通过晒数字,向记者一一细数以上矛盾。

  中国土地的人均水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国土,分为耕地、森林、草地、内陆水域、沙漠等,中国土地的人均水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周天勇说,中国人均国土面积少,特别是人均耕地、林地和草地面积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7%、12%和50%,而沙漠和潜在的沙化面积却占国土面积的20%左右。折算成亩,世界人均国土面积为44.5亩,中国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人均只有12.4亩,比世界平均水平少32.1亩。其中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3.3亩,中国有18.2亿亩耕地,人均只有1.3亩;世界人均草地面积为10.4亩,中国草地总面积68亿亩,人均只有5.2亩,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0%,草地平均蓄草量也比世界平均水平低得多;世界人均林地面积为13.6亩,中国林地面积21.1亿亩,人均只有1.6亩,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8%,森林覆盖率只相当于世界森林覆盖率的61.3%,人均森林蓄积量只有世界人均蓄积量的1/8。

  在人均面积有限的国土上,由于人口众多,人类对国土的过度开发导致自然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

  中国的现实是:占全球近20%的中国人口生活在6.44%的国土上。而中国20世纪80年代初人口就进入了10亿的规模,2000年时人口总规模达到了12.67亿,2008年中国人口更是增加到了13.28亿。中国人口规模占全球总人口的近20%。中国这样多的人口密集地生活在相对少的土地上,给土地、淡水、资源、生态和环境等,造成巨大的压力。

  城市化背景下城市用地需求猛增

  据统计,2008年中国建设用地总面积为49587万亩,其中城镇建设用地7800万亩,独立工矿用地6450万亩,村庄用地26135万亩,交通运输用地3735万亩,水利建设用地5467万亩。

  周天勇说,“城市化是需要土地的,假定2040年,中国内地总人口控制在15.5亿,城市化水平为90%,其中城市人口为13.95亿,按照城市建设每平方公里密度1万人的标准,城市建成区面积应当为140000平方公里,即需要21000万亩土地。2007年城市和城镇建成区面积为50868平方公里,2009年城镇总人口为62200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估计至多在52000平方公里左右,按照1万人1平方公里的标准,城镇建成区缺口10200平方公里,按照城市化的需要,前28年少供应了1530万亩土地。”

  “2009年后的32年内,仅城市建设还需要13200万亩,每年平均需要供应约413万亩土地。未来城市化的需要,加上补偿目前城市化土地供应欠账,2009年后的32年内,总共城市建设还需要增加88000平方公里土地,即还需要13200万亩土地。每年需要向城市建设供应285.5平方公里土地,也即每年向城市建设供应土地413万亩,才能满足城市化的需要。”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住宅用地会越来越多。目前,城市住宅面积大约为125亿平方米。周说,2040年,在1平方公里1万人城市人口的标准中,住宅面积是按照14亿人口每人平均40平方米住宅面积,全国平均按照2的容积率计算,总计住宅用地4200万亩,占城市建成区总面积的21.43%。“城镇居民住宅多套率,是未来城市化需要多少土地的一个关键因素。未来31年,如果城市每家两套以上住房,即有二、三、四、五套,全国平均按照2的容积率,除了{dy}套住宅占用土地外,则分别还多需要4200万亩、8400万亩、12600万亩、16800万亩土地。”

  未来交通水利设施用地需求上升

  中国是一个人口和国土大国,人口密度按照有效国土面积排序,列世界第三。因此,随着生产和生活等活动的增加,随着人民生活的富裕,出行量将会迅速增长。到2040年进入发达国家水平时,交通运输需要量只能比目前的发达国家规模大,不可能比他们规模小。所以,交通需要大规模的铁路、公路、港口和机场建设。

  周天勇的计算表明,2009年后的32年内,铁路、公路和航空,以及水利建设用地,假定港口建设可以用填海造地解决,减去独立工矿复垦等调剂的3032万亩,需要新增10718万亩土地。

  交通用地主要是铁路和公路(包括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发达国家每百平方公里铁路长度为7公里,公路长度为70公里,照此标准,则2040年,应当有铁路67.2万公里,公路有672万公里。铁路建设需要土地2250万亩;公路中高速公路、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等外等公路如果按照每百平方公里各2公里、2公里、10公里、15公里、18公里、23公里计算,2040年分别需要新增土地988万亩、827万亩、2362万亩、3410万亩,四级和等外760万亩。所以,未来公路建设需要8347万亩土地。

  交通用地还包括港口和飞机场,假定今后港口大部分用填海造地实现建设,飞机场按照发达国家标准每万平方公里应当有1个,飞机场占地面积平均为5000亩。则960个飞机场,占地将需要500万亩。中国内地目前有150个飞机场,还需要新增810个飞机场,需要新增机场用地400万亩。未来铁路、公路和机场共计需要新增11000万亩土地。

  未来水利用地不好用一些固定的指标测算,并且考虑以前水利设施的加固,包括适当限制水利设施建设,特别是以前围湖和围河及占滩涂造地的土地因粮食生产压力较大,不可能再变回水利用途。水利用地未来可能为限制和受约束项目,按照2009年审批建设用地的情况,为交通建设的1/4左右,按此计算,即水利建设需要新增用地2750亩。

  吃饭需要的耕地究竟有多少

  据统计,2008年全国粮食产量为52850万公斤,种植面积为160200万亩,亩产330公斤,油菜籽1210万公斤,种植面积19200万亩,亩产630公斤。中国目前棉、菜、茶、亚麻、烟叶、糖、xx橡胶等需要55000万亩耕地。目前账面统计的名义耕地为18.2亿亩,种植面积为23.4亿亩,复种率29%左右。有关文献研究显示,我国目前进口的农产品,需要播种面积5亿亩。这样,供给我们农业作物的种植面积,实际需要的农业作物面积为28.5亿亩,缺口5.1亿亩的种植面积,实际是由进口粮油解决的。

  周天勇测算后提出,2040年时,考虑人口增加和消费结构升级,农业需要25.1亿亩耕地,即使目前的18.2亿亩耕地一点也不减少,缺口仍接近70000万亩。2040年,中国总人口达15.5亿,其中城镇人口13.95亿,农村人口1.55亿,根据有关研究,2040年时,考虑人口饮食消费结构的变化,中国城镇人均消费粮油当量为498公斤,农村为482公斤。这样,城镇居民粮油总需求当量为6723亿公斤,农村居民粮油总需求当量为747亿公斤,合计总需求为74700万公斤。如果产量不变,粮油种植面积需要24.79亿亩;假定其他农业作物需求增长与粮油同步增长38.2%,并且产量不变,则非粮油作物生产需要7.6亿亩播种面积。总共需要播种面积32.39亿亩(按照目前的复种率,需要耕地25.1亿亩),比目前的23.4亿亩播种面积,多出9亿亩,按照目前的复种率不变,即使目前的18.2亿亩耕地一点也不被占用,则2040年时,农业耕地缺口接近70000万亩!

  “我到全国各地调研,如果算上过去人民公社可能出现的围湖河造田、开垦荒地,并且瞒地,我估计实际的耕地可能比目前多出6亿亩左右。但是,每年的粮食、油产量是固定的,如果多出6亿亩地来,这只能说明,我们实际粮食平均亩产较低。如果不提高亩产,2040年农业耕地缺口比7亿亩更大。”周说。  

郑重声明:资讯 【周天勇:未来30年我国土地供给缺口巨大-周天勇-搜狐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