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粉末冶金技术突破汽车零部件行业困局(图)_还原铁粉

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加速布局中国市场

      2007年10月26日世界xx跨国汽车零部件厂商——德尔福在北京投资的汽车安全产品企业批量生产,其实早在之前的3月份,日本本田汽车公司投资的零部件制造企业在广东佛山建成投产;4月,美国PPG工业集团投资的汽车涂料生产企业在安徽芜湖兴办:9月,美国阿文美驰公司与中国奇瑞科技有限公司合资组建了一家底盘系统公司;目前,德尔福与中国企业合资兴建的汽车半轴企业正在芜湖筹备……从跨国汽车零部件厂商今年在华的一系列投资行动来看,他们在中国布局的速度正逐渐加快。

其实,自2005年4月《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外资零部件企业在华投资的热情陡然高涨。据统计,新签约来华投资合作的外资零部件企业达90余家,协议投资额达40亿美元,其中不乏德尔福、日本电装、住友、美国德纳、法国法雷奥等零部件跨国巨头,据统计,世界100强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中的70%已在中国设厂,对中国投资的外资汽车零部件企业超过1200家。2006年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销售收入4035亿元,其中,外资(控股或独资)零部件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国产零部件仅占20%~25%,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钱”途正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集中度过低,产品结构不合理

    截至目前为止,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超过1万家,大多数规模较小,没有形成实力强大的企业集团。2005年中国较大零部件企业(不含发动机生产厂)销售收入{zd0}的为几十亿人民币。(如:北京现代摩比斯65亿人民币;上海延锋江森座椅35亿人民币;联合电子29亿人民币;万向钱潮股份公司31亿人民币等等)。而国外大汽车零部件公司销售收入要大得多。如美国德尔福2004年销售收入286.2亿美元(世界500强第179位),美国江森公司2004年销售收入265.5亿美元(世界500强第200位)等。由此可见,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集中度之低。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很薄弱,专利申请等还处在起步阶段,国内汽车零部件的品牌价值较低;零部件产品系统化、模块化程度不高;产品结构不合理等因素。使得当前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已经明显滞后于汽车产业。比如发动机上重要的部件连杆、凸轮轴等技术水平滞后,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大力发展粉末冶金技术,积极培养核心竞争力

    当前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不仅面临着跨国企业的猛烈冲击和国内企业间同质化的激烈竞争,还有上游原料成本的挤压以及下游主机及经销商不断提高的产品质量标准。而我国大多数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现状却是专业化水平低,产品开发能力弱。绝大多数零部件企业不具备产品开发能力,产品开发主要依靠主机厂,难以适应整车更新换代的要求,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较低。由此,使得企业在不断上涨的成本压力下并不能有效的得到传导,迫使企业收益水平不断下降。

    面临当前困境,积极培养自身核心竞争力便成为目前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我们知道汽车核心零部件中,附加值较高的主要有:发动机的进排气门、发动机连杆、变速箱齿轮中的同步器锥环和油泵主从动齿轮等。而这些零部件中,主流的核心技术,便是粉末冶金技术。如:连杆是发动机上的重要零件,许多引进车型图纸上都规定有连杆的疲劳试验负荷,并要求在该负荷下的疲劳周次达到500万以上。而国内汽车发动机连杆大多采用的锻钢连杆和铸造连杆疲劳周次要达到50万以上是很困难的,因为连杆的工字筋部位均不经切削加工,细小的缺陷对连杆的疲劳寿命影响较大。而国外主流连杆主要采用粉末锻造,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别克轿车,德国宝马公司BMW、GNK。

Sintermetals公司制造的甚至连杆达到了抗拉强度1041MPa。因此,要想培养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当务之急必须谋动粉末冶金技术发展,以此为突破点增强国内零部件业已衰弱的竞争力。

表1 2006年我国粉末冶金零件不同领域应用情况 t

    随着我国汽车市场加速增长,粉末冶金技术市场潜力凸现

    近几年,中国汽车业一直保持高速发展。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07年上半年,中国汽车累计产销量分别为445.67万辆和437.38万辆,同比增长22.36%和23.3%。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消费国,第三大汽车生产国,{dy}大汽车潜在市场。伴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零部件市场的快速发展。2006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销售收入达4035亿元。据预计,到201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国内产值将达到7000亿元左右。

    与此同时,我国粉末冶金工业由于长期缺乏数量较大和附加值较高的零件需求,没有机会让粉末冶金行业发挥它特有的优势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因此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用于汽车和摩托车工业的粉末冶金零件按质量计算在10年间几乎翻了一番。而用于附加值较低的农机工业粉末冶金零件则几乎减少一半。可见,高附加值的粉末冶金零件正逐步向汽车领域转移。据中国通用机械零部件协会粉末冶金分会报告,2006年中国粉末冶金零件及制品的产量增加了17.5%,达到约88000t。统计的产品类别包括铁铜基粉末冶金零件、含油轴承以及摩擦材料。其中汽车市场粉末冶金零件用量约为32000t,占37%,增长了28%;电动工具市场增长29%。具体应用领域分配如表1。

未来我国汽车粉末冶金零件产品市场潜力将呈井喷增长。据资料显示,发达国家汽车制造业粉末冶金制品的用量占其粉末冶金制品总产量的绝大多数,如美国占90%,欧洲为80%,而我国目前尚不足40%。
欧洲平均每辆汽车的粉末冶金制品使用量是14kg,日本为16kg,美国已达到19.5kg以上,预计未来几年可能达到22kg,而我国目前平均每辆汽车粉末冶金制品的用量却只有5kg左右。如果按年产500万辆车计算,我国全年汽车零件用钢铁粉末约2.5万吨左右,如果我国每辆汽车粉末冶金制品的用量达到欧洲水平,加上保有量汽车粉末冶金零件的更换,那么xx一项的钢铁粉末就需要近10万吨,是当前粉末冶金总需求量的1.25倍。
把握机遇,利用自身优势突破我国汽车零部件困局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高附加值的零部件需求将加速增长。与此同时,汽车产业链全球化的采购系已经形成,带给国内零部件企业商机显而易见。然而,我们是否能够握当前机遇,不仅是我国汽车零部行业突破当前困局的机遇,更是产业升级的契机。因此,充分利用自身势,扬长补短是产业突破困局的必手段。

    虽然,当前我国的粉末冶金技术水平相对国外发达国家依然有着不小的距离。但由于我国拥有原料供给的区域优势,作为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基础,依然有较强的竞争力。

    与此同时,自上世纪90年xx始,我国粉末冶金制品行业也呈加速发展(主要集中在东部及沿海地区),东部和沿海地区的年产量增长幅度均在10%以上。以山东为例,该省的生产企业由于引进了国外先进设备技术,生产高强度、高精度粉末冶金零件,把粉末冶金制品的质量、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粉末注射成型、粉末锻造、纳米技术、精细陶瓷等新技术的开发应用提高了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行业体系。据不xx统计,目前全省已有各类粉末冶金企业40多家,产品应用各个领域。

    {zh1}在拥有区域优势的同时,建立产业基地,形成基地集群效应,从而实现市场和效益{zd0}化、成本最小化。同时,在行业内部合理分工,逐步形成分工明确的纵向多层次有机整体,依托国内市场发展制造能力,再通过国际合作迅速提升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并且通过国际合作所获得的企业在未来发展中的资本、技术、产品和管理的支撑,进入国际合作伙伴的配套体系和融人全球采购体系,突破当前产业困局。

                                                   本篇文章来源于 来源:新材料产业   关键词:粉末冶金,汽车零部件,行业困局



郑重声明:资讯 【大力发展粉末冶金技术突破汽车零部件行业困局(图)_还原铁粉】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