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蔬菜斑潜蝇美洲斑潜蝇防治_天涯博客_有见识的人都在此_天涯社区
  
花卉,蔬菜斑潜蝇防止药剂,相对效果比较好的是 潜克(灭蝇胺),上海市蔬菜生产推荐使用农药品种,高效低毒低残留。



学名 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双翅目潜蝇科,俗称蔬菜斑潜蝇、蛇形斑潜蝇、甘蓝斑潜蝇等。美洲斑潜蝇原分布在巴西、加拿大、美国、墨哥、古巴、巴拿马、智利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1994年在海南首次发现后,现已扩散到广东、广西、云南、四川、山东、北京、天津等12个省、市、自治区,菜田发生面积2000多万亩。

 寄主 黄瓜、番茄、茄子、辣椒、豇豆、蚕豆、大豆、菜豆、芹菜、甜瓜、西瓜、冬瓜、丝瓜、西葫芦、小西葫芦、人参果、樱桃番茄、蓖麻、大白菜、棉花、油菜、烟草等22科、110多种植物。

 为害特点 成、幼虫均可为害,雌成虫飞翔把植物叶片刺伤,进行取食和产卵,幼虫潜入叶片和叶柄为害,产生不规则蛇形白色虫道,叶绿素被破坏,影响光合作用。受害重的叶片脱落,造成花芽、果实被灼伤,严重的造成毁苗。美洲斑潜蝇发生初期,虫道呈不规则线状伸展,虫道终端常明显变宽,有别于番茄斑潜蝇,又称瓜斑潜蝇。

 为害严重的叶片迅速干枯。受害田块受蛀率30%~{bfb},减产30%~40%,严重的绝收。

 形态特征 成虫:小,体长1.3~2.3mm,浅灰黑色,胸背板亮黑色,体腹面黄色,雌虫体比雄虫大。卵:米色,半透明,大小0.2~0.3×0.1~0.15mm。幼虫:蛆状,初无色,后变为浅橙黄色至橙黄色,长3mm,后气门突呈圆锥状突起,顶端三分叉,各具1开口。蛹:椭圆形,橙黄色,腹面稍扁平,大小1.7~2.3×0.5~ 0.75mm。美洲斑潜蝇形态与番茄斑潜蝇极相似。美洲斑潜蝇成虫胸背板亮黑色,外顶鬃常着生在黑色区上,内顶鬃着生在黄色区或黑色区上,蛹后气门三孔。而番茄斑潜蝇成虫内、外顶鬃均着生在黑色区,蛹后气门7~12孔。

 生活习性 成虫以产卵器刺伤叶片,吸食汁液。雌虫把卵产在部分伤孔表皮下,卵经2~5天孵化,幼虫期4~7天。末龄幼虫咬破叶表皮在叶外或土表下化蛹,蛹经7~14天羽化为成虫。每世代夏季2~4周,冬季6~8周。美洲斑潜蝇等在我国南部周年发生,无越冬现象。世代短,繁殖能力强。

 防治方法 美洲斑潜蝇抗药性发展迅速,具有抗性水平高的特点,给防治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已引起各地普遍重视。

 (1)严格检疫,防止该虫扩大蔓延。北运菜发现有斑潜蝇幼虫、卵或蛹时,要就地销售,防止把该虫运到北方。

 (2)各地要重点调查,严禁从疫区引进蔬菜和花卉,以防传入。

 (3)农业防治。在斑潜蝇为害重的地区,要考虑蔬菜布局,把斑潜蝇嗜好的瓜类、茄果类、豆类与其不为害的作物进行套种或轮作;适当疏植,增加田间通透性;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把被斑潜蝇为害作物的残体集中深埋、沤肥或烧毁。

 (4)棚室保护地和育苗畦提倡用蔬菜防虫网防治美洲斑潜蝇,能防止斑潜蝇进入棚室中为害、繁殖。提倡全生育期覆盖,覆盖前xx棚中残虫,防虫网四周用土压实,防止该虫潜入棚中产卵。可选20~25目(每平方英寸面积内的孔数),丝径0.18mm,幅宽12~36m,白色、黑色或银灰色的防虫网,可有效地防止该虫为害。此外,还可防治菜青虫、小菜蛾、甘蓝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棉铃虫、豆野螟、瓜绢螟、黄曲条跳甲、猿叶虫、廿八星瓢虫、蚜虫等多种害虫。为节省投入,北方于冬春两季,南方于6~8月,也可在棚室保护地入口和通风口处安装防虫网,阻挡多种害虫侵入有效且易推广。

 (5)防虫网中存有残虫的,可采用灭蝇纸诱杀成虫。在成虫始盛期至盛末期,每667平方米设置15个诱杀点,每个点放置1张诱蝇纸诱杀成虫,3~4天更换1次。也可用黄板诱杀。
郑重声明:资讯 【花卉,蔬菜斑潜蝇美洲斑潜蝇防治_天涯博客_有见识的人都在此_天涯社区】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