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苹果_向岛_新浪博客

 

家乡的土地上,如今是大片大片的苹果树了。           

小麦,玉米,这些传统的粮食作物,还有。少了。只是留够口粮田而已。比较下来,种苹果要比种粮食划算。农民说不出也从不愿意去说什么大道理,却永远都懂得理性。

作务果树的投入,也要比粮食大得多。物力,更重要的还是人力。

冬季里树叶落尽,果树进入了休眠期。人却并不闲下来。果树的剪枝就在这时候进行。剪枝的目标是,每一棵果树都不能闲着,也不能挣着。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既着眼当前,更着眼长远。在果树作务过程中,剪枝是一道最关键的技术活儿。许多人家自己没有把握,宁肯花钱请了村里的行家来做。行家的眼,丈二远,毒得很,是带了尺子的。一树当前,先对它的个体造型有个总体把握,哪些是果担,哪些是冗枝,一目了然。然后,还得兼顾它在整个果林中的位置,采光,伸缩避让。这么一番审视之后,手中的剪刀才动的。为了顾全大局,有些虽属果枝,也得有所割爱。剪枝的活儿,就是这么一丝不苟。一片一片成百上千棵果树,一股一杈,都得触摸个遍。一晌下来,人身上裹满了灰尘,头上脸上渗出油汗,抹着一缕缕蜘蛛网。好在冬季里有着漫长的空闲,就无妨耐心去做。像科学家钻研学问,也像艺术家创造作品。剪枝,是个体力活儿,它本身也是科学,还是艺术。

剪枝完了是施肥。冬季里的这一道肥是磷肥。为果树增强体质,蓄势待发。就像人的身体补钙一样。施肥是在每个果树的周围刨一道环形的沟槽,然后转圈把肥料埋进去。现在的果树,大都是矮化树型,在果林里劳动,人是站不直的,低头猫腰,小心翼翼。以树为本,人反倒成了它的附庸。施完了肥,如果天旱少雨水,还得及时浇灌上一遍。果树吃饱喝足了,酣然入睡。庄稼人这才得以歇息,喘一口气,过上个年。

过年短暂得很。正月十五一过,他们就闲不住了。他们开始给果树施第二道肥。如果是在过年前立春的,果树这时候已经苏醒了。一身的力气,等待着xx。春天的脚步一步等不得一步,不用人催,季节催人。发芽了。结苞了。转眼间,已是繁花一片。苹果花一开始是紫色的,随着它们的尽情绽放,紫色被稀释了,白里透红。像白云,像彩霞,像浪花,最终还是像苹果花本身。一派花的世界。蜂蝶飞舞,营营嗡嗡,和花儿一道诉说着春天,春天!

人们又忙起来了。跟蜂蝶们一起忙。

疏花。太繁密的花儿要掐掉一些,才能保证日后结出的每一个果实都是有效的,饱满的。花而有其实,一个顶一个的“实”。这是必须的。疏花的活儿,从交上阳历四月开始,一直要进行将近一个月。又是一棵树一棵树,一条枝一股杈地地触摸一遍,数以万计的花儿,每一朵都要从人的眼前过一遍。正疏着花,那些性急的幼果已经坐在了花芯。一开始,一颗一颗米粒儿一般。就在人眼皮底下不停地长,渐渐长大……疏花疏到后来,事实上已不是疏花而是疏果了。疏果也得疏,心疼也得疏。农民讲不出什么辩证法,内心里却深谙此中道理。

等到疏花的活儿忙完,幼果已经长到核桃般大了。没有喘息,立即要展开果树作务中最繁重也最细致的一道活儿:套袋。

这回,不但是每一棵树,每一条枝,而且要一个一个果子触摸一遍。一个都不能少。每一个果子,都套上去一个纸袋,袋口用扎丝封住。每亩地大约要套两万纸袋。一户按三亩果树算,就是六万个!这样的季节,枝繁叶茂的果林不再是冬季里那样疏透。一丝儿风也没有,燠热难耐。这样的劳动强度有多大,这样的劳动有多艰苦,你只能去想象了。套袋的活儿,一干又是一月。结束时,已进入六月了。

套袋结束了,活儿还没有完呢。当紧的任务是,为果树追第三道肥。这回是钾肥。用农民的话说,这一道肥重要得很,是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其实,回过头想一想,这么一环套一环下来,哪一个环节又少得了?哪一个环节又不重要呢?

活儿这下算是告一段落了。套在纸袋里的苹果,阳光晒不上,灰尘打不上,虫子叮不上,农药喷不上。犹如睡在襁褓里的婴儿一样,乖乖地成长吧!口粮田里的麦子已是一片焦黄,等待收割了。这活儿量不大,可以不提。

苹果是在十月初收获的。七、八、九三个月,是苹果的成长期。相对来说,这三个月,算是农民最轻闲的日子。其实也并没有闲着。哪{yt}不往地里跑个一趟两趟呢。要防治病虫害,打上几遍药。药,已不再是化学农药,而是无公害的xxx配剂。还要保证地里的墒情,遇到干旱天气,就得及时浇水灌溉。即使没有什么活儿干了,也要钻进地里转悠转悠,挨个儿把果树察看一遍,顺手薅几把杂草。然后,蹲在地头抽烟。在庄稼人的眼里,每一棵树都像是一个人——自家的亲人。从头到脚,他们都再熟悉不过了。

国庆节。城里的职工放了长假,忙着安排旅游度假的时候,庄稼人却在酝酿大干一场了:收获。

大家都在密切地xx着天气预报。要选择一个连日晴好的时间段。卸袋,让苹果著色。

卸袋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完成。这样,苹果才能著色均匀,才能卖上好价钱。当初一个一个套上去,现在一个一个卸下来。解铃还须系铃人。这里面没有任何捷径任何投机取巧的地方。当初怎么艰苦,现在还怎么艰苦,甚至是更艰苦——时间紧不说,累累的果实填充了空间,人们的活动越发受到限制,越发不方便了。然而人们是兴奋的。大半年来的一切辛劳,汗水,付出,不就是为了迎接这一份收获吗?

的确,卸袋就像打仗一样紧张。

等到纸袋卸完,浓绿的果林里,于是缀满了乳白色的沉甸甸的苹果,果皮犹如婴儿的皮肤,细嫩,透亮,轻轻一碰就会出水。著色的过程是神奇的。先是著一层浅浅的胭脂红,过不了几天,就是彤红的一片了。让人弄不清到底是阳光神奇,还是这苹果本身神奇!

村路上,汽车的轰鸣声和喇叭声适时地响起。客商来了。一队队的客商。他们都是些回头客,一年又一年下来,对这里的苹果有了信赖。客商们把汽车停在地头,进入果林转着看,一家一家看。苹果挂在树上,会看得更清楚。客商们的眼睛,同样是很毒的,走不了眼。等到要摘苹果的时候,买卖其实已经成交了。

一亩苹果大约套两万袋子,也就是两万枚苹果,产量八千斤左右。卖了苹果,农民们就坐在自家炕头上点钱,再刨除一项一项的物质投入,就是苹果的净收入了。一般来说,苹果种植的投入产出比是一比二。这都是实打实的帐,掺不得假。不必自欺,也难欺人。农民算账,把自己的活劳动不打入成本。农民们也眼红那些收成好挣钱多的人家,但他们更知道别人的收获,是干出来的,而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管是收成好的收成差的,都容不得轻狂也顾不上气馁,早已谋划着来年怎么才能弄得更好些。很快,又该开始新的一个轮回了。

一车车苹果拉出了村子,拉上了公路,拉向了四面八方五湖四海……你要是吃上这样的苹果,算是你的福气。家乡的农民,吃自家的苹果,从来都是手一抹就吃。他们见不得人削苹果皮,他们觉得那是糟蹋。你也许诧异他们的简陋,你要是仔细了解并且见证了他们生产苹果的过程,就再也不会有什么惊讶了。没准,你也会这样去做。

我如今在异乡作异客。对于家乡,我也早已是客了。每次回去,开着车,从夹在果林间的村路上匆匆穿行,过来过去。多年间从未在意过那大片大片的果树,以及果树下劳作的人们。这回有了空隙,终于作了一番仔细的考察和了解……临了,心生庄严,不想说话。

从此,敬畏苹果!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敬畏苹果_向岛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