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计算机系统主要区别:在软件上,表现在分布式操作系统与网络操作系统的设计思想,结构,工作方式和实现功能是不同的。在计算机网络中,要求用户在使用网络资源时必须了解网络资源的分布情况。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已全局方式管理系统资源。 2.计算机网络的物理构成: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 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用途)公用网和专用网;(作用范围)局域网LAN(<10KM),城域网MAN(<100KM),广域网WAN(100~1000KM);(信息传输交换方式)电路交换网络和存储转发网络{{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虚电路分组交换和数据报分组交换]};(网络传输技术)点对点网络和广播网络。 4.计算机网络协议的要素:1)语法:即信息格式,协议数据单元(PDU)的结构或格式,包括哪些字段,字段的作用2)语义:某些信息为组合的含义,标识通信双方可以理解的确切意义3)同步(时序):即收,发双方能分辨出通信的开始和结束,哪些先执行,哪些动作后执行。 5.计算机网络中用协议数据单元(PDU),描述通信协议,PDU由控制部分和数据部分组成,控制部分油若干字段组成,表示通信中用到的双方可以理解和遵循的协议。MPU{zd0}传输单元 6.网络体系结构分层的原则:每层的功能应明确和层次间接口清晰。 7.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1)物理层:涉及到通信信道上传输的原始位流(Bit),对等物理层的协议数据单元为位流。2)数据链路层:涉及到相邻节点之间可靠传输,协议数据单元为帧。3)网络层:网络层的协议数据单元为分组(Packet),涉及到源节点到目的访问节点之间可靠的传输。4)运输层(T-报文):运输层及以上层次的协议数据单元为报文(.5)会话层『S-报文』6)表示层『P-报文』7)应用层(A-报文) 8.TCP/IP协议的层次结构:从底层向上层依次为:网络接口层;IP层【IP.ICMP.IGMP.ARP.RARP】(又称互联网层);TCP层(又称运输层);应用层。ICMP: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用于在网络中传输控制信息。IGMP:Internet组管理协议,用于Internet组播通信的控制和管理。ARP:实现IP地址物理地址的转换。RARP:实现从物理地址到IP地址的转换。IP是无法连接的,尽力交付的协议,通过IP得之可以实现Internet中的寻址,实现Internet中计算机设备间的逻辑连接。 9.TCP/IP协议与QSI参考模型:应用层等『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TCP层『运输层』,IP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10.在以太网中双绞线的{zd0}传输距离是100m 11.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的区别:报文交换与节点的存储转发联系,双方通信的数据组成报文的格式,报文是节点之间传输的数据。节点先接收报文,进行存储,然后根据线路的情况决定通过线路向其他节点转发。节点的存储转发需要一定的时延。报文交换是无连接的,报文的大小是不固定的。分组交换也与存储转发相联系,把需要传输的数据(报文)分成长度固定的分组,节点对分组进行存储转发,分组的大小比报文小得多,在节点的时延比较小,即使传世出现差错,重传的数据量也比较小。 12.{dj0}域名:1)国家{dj0}域名2)通用组织{dj0}域名3)国际{dj0}域名。 13.域名解析过程分为递归查询和重复查询。域名解析过程中设计到三种域名服务器:本地域名服务器;根域名服务器;授权域名服务器。DNS报文只有查询报文和回答报文。 14.URL中的主要服务类型 协议名 服务 传输协议 端口号 http World Wide Web服务 HTTP 80 talnet 远程登录服务 Talnei 23 ftp 文件传输服务 FTP 21 mailto E-mail电子邮件服务 SMTP 25 News 网络新闻服务 NNTP 119 15.URL的使用过程步骤: 1)浏览器确定URL,查看选择了什么。 2)浏览器向DNSwww.w3.org的IP地址。 3)DNS以18.23.0.23应答。 4)浏览器和12.23.0.23的80端口简历一条TCP连接。 5)浏览器发送GET/hypertext/project.html命令。 6)服务器发送project.html文件。 7)释放TCP连接。 8)浏览器显示project.html中的所有正文。 9)浏览器取来并显示project.html中的所有图像。 16.HTTP响应报文的状态码 状态码 含义 例子 1xx 通知信息 请求收到了或正在处理 2xx 成功 接收或知道了 3xx 重定向 表示要完成的请求还要采取进一步的动作 4xx 客户差错 请求中有语法错误或不能完成 5xx 服务器差错 服务器是小、无法响应或完成请求 17.匿名FTP服务:匿名账号和密码是公开的,如果没有特殊声明,通常用“anonymous”作为账号,用“guest”作为口令,有些FTP服务器会要求用户输入自己的电子邮件地址作为口令。 18.FTP的工作原理:服务器主进程打开熟知端口号21,等待客户进程的链接请求,启动从属进程处理客户进程发来的请求,处理完毕后从属进程终止,返回到等待状态,等待下一个客户进程的请求链接。 19.复用与分用又分为无连接的复用与分用(TCP)和面向链接的复用与分用(UDP)。服务器进程用传送数据的20端口与客户进程提供的端口号建立数据传输连接。FTP的控制连接使用专用的端口号21,控制信息。 20.用户代理在向邮件服务器传送邮件时使用SMTP,用户代理从邮件服务器的信箱中读取邮件时使用POP3或IMAP。POP3使用端口号为110.IMAP用与读取邮件比POP3复杂的多。 21.电子邮件服务器之间的工作过程:1)连接建立2)邮件传输3)连接释放。 22.邮件传输过程:1)MAILFROM:wangyuan@163.com,给出邮件发送者。2)SMTP服务器回答“250OK”表示准备接收邮件,否则返回出错状态码。3)RCPTTO:mastudent@hdu.edu.cn,指出邮件接收人。4)SMTP服务器回答“250OK”表示指出的邮箱在接收邮件服务器系统中,否则回答“550NOsuchuserhere”.5)DATA表示开始发送邮件的内容,若可以接收邮件内容,SMTP服务器回答“354Startmailinput:endwith<CRLF>.<CRLF>”<CRLF>表示回车换行。若不能接收邮件,SMTP服务器回答421,500等。6)SMTP客户发送邮件内容,内容发送完后,发送<CRLF>.<CRLF>表示邮件内容结束,两个<CRLF>之间点间隔。7)SMTP服务器正确收到邮件后,回答“250OK”,否则返回出错代码。 23.一个完整的应用进程链接需要一个四元组:源端口、源IP地址、目的端口号、目的IP地址。 24.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差错控制方法有:奇偶xx;校验和计算;循环冗余校验(CRC)。 25.滑动窗口协议:对网络协议进行分析和设计时,采用滑动窗口协议描述的执行情况。作用:比较形象的反映出网络中收,发双方之间传输协议数据单元时的流量控制,序号变化,协议机制的实现过程 26.滑动窗口协议(SWP)的规则是:由接收窗口控制发送窗口的转动,接收窗口不转动。发送窗口大小和接收窗口大小之和应小于或等于2k,k表示序号的二进制位数。 27.回退N协议的基本原理:发送方可以连续发送序号落在发送窗口中的多个协议数据单元,然后停止发送,等待接收方的确认,这是发送窗口大于1。 28.流量控制是对一条通信路径上的流量进行控制,其目的是保证发送者的发送速度不超过接收者的速度。流量控制只涉及一个发送者和一个接收者,涉及到两个节点,流量控制是局部控制。拥塞控制是对整个通信子网的流量进行控制,其目的的是保证通信子网的流量与资源相匹配,不出现系统性能恶化,甚至崩溃的局面,涉及到网络中多个节点(主机路由器交换机),拥塞控制是全局控制。拥塞控制的最终目标是:防止由于过载而是吞吐量下降,损失效率;合理分配网络资源;避免死锁;匹配传输速度。 29.熟知端口与常用的应用服务进程之间的对应 应用服务 HTTP SMTP FTP DNS SNMP TFTP TELNET POP3 熟知端口 80 25 21、20 53 161 69 23 110 30.用户数据报文协议(UDP提供了端口号字段,可以实现应用进程的复用和分用)。 31.UDP的特点:1)在发送数据报文段之前不需要简历链接,好处是可以节省链接建立所需要的时间。2)UP采用尽力交付为应用层提供服务,协议简单,协议首部仅有8个字节,不需要维持包含许多参数、复杂的状态表。3)UDP不支持拥塞控制。4)UDP是面向报文的,对应用程序交下来的报文不再划分为若干个报文段来发送。5)UDP支持一对多,一对一,多对多和对一的交互通信。 32.运输控制协议的格式:1,、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2、序号和确认号3、确认号4、数据偏移5.、标志位6、接收窗口7、校验和8、选项 33.TCP的链接建立的三次握手:连接请求SYN=1,SEQ=x,ACK=x->B发送确认SYN=1,ACK=1,SEQ=y,ACK=x+1->A发送确认ACK=1,SEQ=x+1,ACK=y+1-> 34.流量控制:发送窗口上限值=MIN[rwnd,cwnd]RWND为接收窗口,CWND为拥塞窗口拥塞控制的四种算法:慢开始;拥塞避免;快重传;快恢复。拥塞控制的过程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慢启动、加性增、乘性减。 35.拥塞避免算法的设计思想:拥塞窗口值超过或值以后,按线性规律增加(加性增)拥塞窗口值,即经过一个往返时延RTT,拥塞窗口增加一MISS的大小,使拥塞窗口缓慢增大,以防网络过早出现拥塞。 36.拥塞的判断方法:发送方没有按时收到ACK,或是收到了重复的ACK,此时需要把慢速启动门限值快速下降(乘性减),设置为出现拥塞时发送窗口值的一半,然后把拥塞窗口值重新设置为1个MSS,开始新一轮的慢速启动算法。运输控制协议(TCP)的重传机制采用自适应算法。 37.最短路径算法:每个节点根据度最值计算从本节点到其他各节点的{zy}路径,保存计算结果大路由表中,当节点收到一个分组时,通过分组中的目的地址查找路由表,找到合适的转发路径,将分组转发出去。 38.网络层需要解决的问题:1)网络连接的建立和释放2)路由选择3)拥塞控制4)网络连接5)分片和组块6)差错的检测和处理7)服务选择8)网络寻址 39.网络核心:由一些节点(交换机或路由器)和连接这些节点的链路组成。路由器和交换机都是具有特殊用途的计算机。网络层是网络核心的{zg}层 40.路由表:一个数据结构,包括若干个路由表项,Internet中的节点的路由表项一般有四项内容,有四个字段标识:目的IP地址;子网掩码;下一跳位置;生命周期TTL 41.路由器物理结构:输入端口,输出端口,交换结构,CPU组成。抽象结构:路由表 42.距离矢量算法的工作原理:网络节点从不知道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完整路径,网络节点只知道与其交换路由信息的相邻节点,网络节点通过与相邻节点交换信息来更新路由表中的内容。 43.链路状态路由选择(LSA)就是对距离矢量算法的一种改进。算法中每个节点的工作过程描述:1、获知相邻节点2、测量到各相邻节点的费用3、用链路状态分组将所测量到的信息告诉其他节点4、计算新的路由。 44.自治系统:Internet采用分层次的路由选择,把互联网划分为多个自治系统(AS)在自治系统内部运行的路由协议称为内部路由协议IRP也称为内部网关协议IGP。 45.内部路由协议RIP:RIP的RFC文档时RFC1058/RFC1723/RFC2453。RIP是基于Bellman-Foed算法的距离矢量路由协议。 46.内部路由协议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协议是内部网关路由协议,OSPF采用链路状态路由选择算法。 47.外部路由协议:边界网关协议(BGP)采用路径矢量(PV)路由选择协议。 48.网络互连设备:自顶向下依次为:协议转换器、路由器、桥接器(网桥)、中继器。 49.IP协议描述:与IP协议配套使用的四个协议:1)地址解析协议(ARP)2)反向地址解析协议(RARP)3)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ICMP)4)Internet组管理协议(IGMP)。 50.IP数据包格式1)总长度,占16为,指包含首部和数据部分以字节为单位的总长度,{zd0}为65535字节。2)标识,占16位,是一个计数器,产生数据报的编号。3)标志字段,占3位,DF位表示数据报是否可分段,该位为1时表示不能分片,因为目的端可能不能重装配分片,为0时表示可以分片。7)分片便宜,占13位,指出本分片数据相对于其所属数据报起点的偏移量,以8字节为单位,即计算时偏移值应乘以8。 51.IP数据报的分片:{zd0}传输单元(MTU)IP数据报分片涉及到三个字段:标识、标志、片偏移。 52.CIDR的用法:IP地址::={<网络前缀>,<主机标识>} 53.数据链路层协议需要提供的主要服务有:1、成帧2、物理寻址3、链路访问4、可靠数据传输5、流量控制6、差错控制7、双向同时通信 54.局域网的体系结构:仅涉及到底两层,即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55.局域网地址:局域网以太网中MAC地址为48位二进制位,使用时用12位16进制数标识,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各占用6个字节。 56.节点在不同的LAN上的ARP解析 链路 目的MAC地址 源MAC地址 源IP地址 目的IP地址 1 E6-E9-00-17-BB-4B 74-29-9C-B8-FF-55 111.111.111.111 333.333.333.333 2 CC-49-DE-D0-AB-7D 1A-23-F9-CD-06-9B 111.111.111.111 333.333.333.333 3 49-BD-D2-C7-56-2A 88-B2-2F-54-1A-0F 111.111.111.111 333.333.333.333 57.100base-T以太网:以太网的产品标识包含三个内容,以100base-T为例,其中:100标识数据传输率为100bit/s;base标识为基带传输,可以分为基带(Base)或宽带(Broad);T标识传输介质和网络中两节点之间的大概{zd0}距离,单位为100m。 58.交换机的交换方式:静态方式和动态方式。静态方式连接过程与帧的转发是同时进行的,每转发一个帧,建立一个连接。动态交换方式又分为:存储转发;直通;帧碎片丢弃。 59.退避算法:1)确定基本退避时间,一般为端到端往返时间2t,2t也称为冲突窗口或争用期。2)定义参数K,K等与冲突次数,规定K不能超过10,K=Min[重传次数,10].3)从离散的整数集合【0,1,2……,(2^K-1)】中随机取出一个数r,重传的时延是r倍的基本退避时间,等于r*2t。4)计算出退避时间5)重传16次后仍然没有成功,丢弃所传输的帧,发出错误报告。 60.IP地址分类:A类:8为表示网络,24为表示主机;B类:16……,16……;C类:24……,8……;D类:用与多播;E类:保留地址; 61.信道访问协议为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避免(CSMA/C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