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周四沪指小幅走低,医药股普跌- 北京港股开户天津港股开户沈阳港股 ...
(A股)周四沪指小幅走低,医药股普跌 [翻译 2010-06-17 22:56:06]   

* 上证综指下跌0.4%,止步于2,600点关口

受外围市场走高影响,周四两市双双小幅高开,沪指上冲2600点无果,震荡回落,30日均线压制,两市高开低走,至午盘,股指双双翻绿。午后银行股带动股指展开一波拉升,中小市值银行股中信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的直线拉升刺激银行股全线飘红,同时带动地产股开始反弹。尤其是二三线地产股异动明显。金融、地产两大权重板块成为两大护盘主力,两市止跌后维持窄幅震荡整理格局。尾盘,智能电网、医药等前期热点板块集体退潮,市场终于不敌空头抛盘打压,股指再度跳水翻绿,大幅萎缩的的成交量,也显示市场观望心态依然浓厚。

基准上证综合指数收盘跌9.69点,至2560.25点,跌幅0.4%,盘中波动区间为2559.72-2595.51点,成交627.9亿元。深证综合指数跌16.58点,至1049.52点,跌幅1.6%,成交653.6亿元。

在中国四个股指期货合约中交投最为活跃的2010年六月股指期货合约收盘跌1.0%,至2744.2点。股指期货合约以沪深300指数为标的。该指数今日跌0.6%,至2742.73点。

中国股市周一至周三逢端午节假期休市。

分析师们称,上证综合指数下周将在2500-2700点区间内盘整。在市场消化了中国5月份的经济数据后,投资者正在等待新的政策动向和经济数据,以从中获取交投线索。

中国5月份经济数据表现不错,但目前尚无法确定出口的强劲增长势头能否持续。

中国5月份连续第二个月实现贸易顺差,当月出口额较上年同期飙升48.5%,升幅高于4月份的30.5%,这表明欧洲的债务问题尚未影响到中国商品需求。欧洲危机若存在任何负面影响,则可能体现在7月份的出口数据中。

中国农业银行沪港两地上市前的首次公开募股(IPO)活动已经启动,但这对股市周四走势影响有限,原因是上海市场IPO的认购要到7月1日才会开始。该行计划通过此次IPO筹资至多280亿美元。

证券分析师称,中国农业银行的IPO时间安排与市场预期一致,因此只有IPO交易开始接受认购后,才会对市场造成影响。

该行IPO的{zd0}问题和新股定价有关,因此与定价相关的更多细节公布后,市场将做出反应。

制药公司类股为周四表现最差的类股之一,这主要受市场获利回吐影响。医药板块跌幅达5%左右拖累大盘上行,云南白药自5月21日来累计上涨7.7%后,今日跌6.9%,收报人民币62.91元。片仔磺自6月2日来累计上涨6.8%后,今日跌7.5%,收报人民币41.44元。江中药业、哈药股份盘中大跌8%,千金药业、康缘药业、康恩贝、天士力、恒瑞医药等跌幅也都在7%左右,多数呈现出高位放量大阴的形态,这些跌幅较大的品种今年以来都逆势走出独立行情,今日的下挫对投资者人气打压较大。

获利回吐也给高估值创业板股票带来了冲击,其中碧水源自6月2日以来累计上涨13.8%后,今日跌6.3%,收报人民币123.18元;神州泰岳也在同期累计上涨17.8%后,今日跌7.3%,收报人民币68.59元。

从资金流向看,由于股指近期在低位徘徊,大资金始终态度谨慎。根据资金流向监测统计,周四全天,沪市大单资金净流出约15亿,深市大单资金净流出约12亿。换句话说,沪指多日在2600点下方震荡,机构资金还是不敢积极做多。

从技术上看,今日两市大盘高开低走,整体呈现出缩量整理格局,不过,大盘技术形态短期保持完好。目前,日线KDJ形成金叉;MACD指标也继续向0轴靠拢,红柱继续放大。所有这些,意味着市场短期或将延续反弹势头。只不过,力度可能极为有限。

市场点评:

今天市场中权重股表现出色,地产指数全天收涨0.65%,板块中不少二线品种在反弹过程中十分抢眼,世茂股份和金山开发等5只地产股涨幅超过5%。

金融板块在下午又出现中信银行带头反弹的情况。中信银行在午后开盘后不久就出现直线拉升,宁波银行和南京银行等跟风反弹,券商股也积极响应,但这次的反弹力度明显弱于6月9日那次,中信银行冲高回落仅收涨2.02%。

跌幅居前的品种主要是中小盘股和概念股。创业板指数今天大跌5.11%,是创业板指数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大阴线。超过半数的创业板个股跌幅超过5%,上午表现鹤立鸡群的中能电气和九洲电气下午也纷纷告跌。

另外,电子信息、物联网和传媒等概念板块今天整体跌幅居前。

医药股遭遇市场绞杀,海正药业跌停,跌幅超过5%的医药股比比皆是。

综合评论:

周四沪深股市虽然走得不强,但板块整体出现惊人大跌的只有医药股。其实医药股的下跌在11日就有所端倪,当日沪深指数均窄幅振荡,而医药指数下跌1.34%,今天更是大跌了4.41%。

医药股的下跌很可能缘于11日一则媒体报道。《广州日报》在报道中表示,“牵动着所有药厂神经的《药品价格管理办法》正在征求意见中,有望下半年出台。其中最让业界xx的就是发改委对药品流通差价率实行{zg}限制。”

近来媒体上关于揭露药品价格虚高的文章屡见不鲜,矛头直指药品的零售价格比出厂价高出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由于目前医保实施全覆盖,以往由病患承担的高药价,日后政府将承担更多的支付压力,因此政府有动力也有理由降低不合理的医药价格。

从《广州日报》披露的方案内容来看,新方案将大大降低流通环节的利润,如果最终方案正如报道一样,不仅会降低医药流通环节企业的收入,还会影响到对中间流通环节依赖较重的医药厂商。因为中间环节的利润被大幅压缩的话,医药代理商对某些本来利润很高的药品的推销热情可能出现明显转变。

另外有研究员表示,从媒体披露的方案来看,虽然药价分了档次,但基本覆盖了所有范围的药品,所以现在这个版本比之前市场预期的要更严厉。

事实上,药品出厂价的毛利率本来就没有中游和下游环节那么高,因此对药企的影响主要还是在销售渠道上。如果一些药企有自己强大的销售渠道,而不是过分依赖于外部销售,新方案的负面影响可能相对较小。另外,一些生产非用不可的{dj2}品种的药企,所受负面影响也会较小。

从市场层面来看,之前医药股整体走势强于大盘,目前板块整体市盈率也处于相对高点,因此本身就存在调整的压力。医药股的走强主要是由于市场不确定性风险提升了医药股的防御属性,而现在市场的下跌压力已经没有之前那么沉重,医药股的防御属性也渐渐削弱,出现这样一条利空消息,无论是考虑防御的资金还是已有获利的资金,都找到了一个撤退的理由。羊群效应则加重了医药股今天的跌势。

未来需要xx的是,媒体报道的《药品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是否会成为现实,一旦成为现实,这就意味着医药行业的盈利模式将出现明显的变化,医药股估值体系也可能面临重建。

郑重声明:资讯 【(A股)周四沪指小幅走低,医药股普跌- 北京港股开户天津港股开户沈阳港股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