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兴县老区建设促进会(
简讯 )
第2期
海兴县老区建设促进会
2010年6月11日
按:
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和县老促会{dy}届理事会{dy}次全体会议安排,我县老促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全面深入的老区乡村基本情况和发展状况调研活动,本次调研是全国和省、市、县老促会组织对老区乡村开展帮扶的基础,也是推动社会各界帮扶老区的依据。请各乡镇务必抓好,把底数摸清,把本乡镇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可开发利资源优势,障碍发展、改善民生等方面急需解决的问题搞清楚,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活动中,香坊乡发动充分,调查细致,材料较完整,现予印发,供各乡镇在调研中参照。各乡镇务于6月20日前把调研结果报县老促会。电子邮箱
lzx6622217@126.com
香坊乡人民政府
关于所属革命老区村基本情况调研
报
告
县老区建设促进会:
根据县老促会{dy}届理事会{dy}次全体会议部署和刘金明书记讲话要求,按照海老促字【2010】01号通知的具体要求,我们对所属老区各村开展了一次全面调研工作,各村都积极认真填写了相关调研表。现将全乡的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老区范围。
香坊乡抗日战争时期属无棣县小山区辖,早在1938年冬,我党领导的小山区抗日政府成立后,区长杨志成(中共党员)
就带人到我乡各基本村宣传党的《抗日救国xx纲领》对各村政权进行改造和重建,至1939年初,各村普边建立起了由我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新政权或改造成两面村政权,开展了减租、减息运动,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时,党组织对外公开,我乡各村普遍建立了党支部,在此基础上,为加强党的统一领导,县委在我乡又建立了坨里、朱王、韩赵三个乡级党总支和乡政府,仍属小山区辖,各村普边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参军支前运动,先后参加了泰安、孟良崮战役支前。各村均出大车3—4辆及担架队支援前线。运动中,韩赵乡盐民组成盐业联合会,开展插伙修滩生产竞赛,用实际行动和高效益支援前线。郭庄村齐头并进,动员15人参军后,全村当时的203户202个劳力组织插伙集体生产,成功完成2次大的运输支前任务,荣获全县一等模范村。他们的成功经验分别被1946年4月9日和1947年4月29日 的《渤海日报》推广介绍。按照老区村划分标准,我乡除解放后新建的海丰村外,刘家、二关、边庄、香坊、杨埕、抛庄、坨里、东王、大韩、小韩、韩赵、寇庄、马庄、任庄、朱王、郭庄、北王、官庄共18个行政村都属于革命老区村。现有人口19272人,面积31176亩,分别占全乡93%和98%。
二、老区群众生产、生活状况。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老区人民当家作主,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改革开放和一系列富民政策的指引下,革命老区的广大农民群众继续发扬革命战争年代的光荣传统,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在全国全省各个方面的支持帮助下,依靠自己的力量,使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2009年,香坊革命老区生产总值达到5106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420万元,粮食总产达到2000
吨,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一、二、三产业比为23:34:27
,老区农村经济总收入6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24元,低于全县平均水平。
在促进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各级党委、政府,按照“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社会保障向农村发展”的总体思路和要求,加大城乡统筹发展的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强革命老区广大农村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发展。累计投入各级财政资金1、5亿元,解决了革命老区广大农村2万人行路难,
2万人饮水难,1580
人住房难和240人{jd1}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000多人,实现劳务经济收入4000多万元。
我乡全面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试点,农民参保率达97.3%,改建了2所乡卫生院,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得到初步缓解。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4%和97%,香坊革命老区的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三、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老区意识薄弱。2、生活水平不高。3、社会事业发展不快。4、资金投入不足等。
四、老区的地理优势和可开发利用资源。
区位优势:香坊地处海兴县东南部,东南临山东无棣,东北临渤海新区,与黄骅港xxx,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境内有沿海、武港、香辛三条高标准的公路,斜跨香坊东北部的沿海高速正在建设中。
资源优势:香坊乡土地总面积6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8万亩,荒地3.1万亩,湿地3万亩,沿海滩涂1.6万亩。丰富的土地资源是对接产业转移发展工业的优势和空间。香坊盛产冬枣、金丝小枣等绿色果品和棉花、大豆等经济作物,出产鱼、虾、蟹、贝等渤海名产。劳动力资源丰富,每年劳务输出2000多人。海盐资源充足,年产原盐30万吨。淡水资源丰富,滨海供水工程的落成让香坊人民极大受益。境内有省级自然保护区海兴湿地,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
产业优势:香坊现已形成盐业及盐化工业、船舶修造业、畜牧水产养殖业、滨海旅游业等四大优势产业。
五、促进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
(一)树立老区意识,做活老区文章,打响老区品牌。老区广大干部及群众,要树立老区意识,珍视、重视老区潜在的革命历史资源。整合现有或潜在的传统的红色资源、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旅游资源,让这些资源优势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变资源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特别要争取、利用和发挥好国家对老区发展的政策扶持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积极培育名优产品,壮大主导产业。要加大优质品种、专用品种的推广力度,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积极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经济,提高民营经济在农村经济中的比例。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进一步改善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
(二)改善生活条件,增强发展后劲。
1、水利。按“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要求,加强农村“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不断完善防洪安全保障体系、水资源安全供给保障体系和水环境安全保障体系,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全面节约和有效保护。
2、交通。要按“统筹规划、政府引导”的原则,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bfb}的自然村通公路。
3、住房。
认真组织实施好安居工程,抓住全省实施扶贫安居工程的大好机遇,在上级投入的基础上,由县财政给予一定补助,基本解决农村住房特困户的住房难问题。
4、燃料。 大力发展以沼气为主的新型能源,积极推广节能改灶。
(三)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健全社会保障。
1、教育。建立特困学生救助制度,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结构,整合教育资源,改革办学方向,努力解决教育与当地经济发展相脱节的现象。相关学校既要注重学生就业技能的培训,更要加强学生创业技能的培训。结合各地实际,合理确定计划内招生与计划外招生的比例,合理确定收费标准,让更多的学生能入校就读,避免让贫困学生望“费”却步。
2、就业。劳务输出是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战略举措,要把发展教育与农民工的培训结合起来,加强对农民的文化知识、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要全面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努力推进“再就业”工程,拓宽就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增加就业。
3、医疗。
要加强对卫生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诊疗水平。加强行风和市场建设,坚决整治行业不正之风,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坚持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以较低廉的费用取得较好的医疗效果。加大对医疗市场和药品市场的整治力度,坚决取缔非法行医和非法经营药品的行为,严厉查处和打击假冒伪劣药品的生产和经营,杜绝坑民害民现象。
(四)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建设目标和任务,建设中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按照“产业富村、科教兴村、民主管村、和谐稳村、群众建村”的基本思路,抓住重点,攻克难点,突出亮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实效。
(五)加大对革命老区的投入扶持力度。
加大对老区的扶贫综合开发力度,在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宏观规划上增加有关革命老区工作的内容,特别在研究经济发展项目时,增加有关加快革命老区发展的项目;进一步提高对革命老区农村义务教育、贫困户安居工程等补助标准。
香坊乡政府
2010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