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视野规划浦东金融规划建设上海大金融服务区-上海社科院陈建勋-搜狐博客
陈建勋,工人阶级的孩子,经济学博士,副研究员,现供职于上海社会科学院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此前曾担任《上海经济研究》月刊副总编、《浦东开发》月刊编辑部主任、浦东新区经济信息中心主任等职,曾在浦东新区管委会政策研究室参与浦东开发有关政策起草工作。研究领域为地区产业规划与产业政策,出版有《中国新材料产业成长与发展研究》等专著,在《管理世界》、《财贸经济研究》、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发表论文及财经评论上百篇。承接江苏、浙江、安徽地区产业规划课题和招商规划课题多个。信奉的信念是赵本山大叔的一句话:别装,来点真的。是啊,装的人太多了,有时说真话露真情反而显得另类了。在这里,我和你,用真性情讨论经济学话题,讨论人生,讨论人性。个人邮箱:cjx888@sass.org.cn;chen696962@gmail.com

     

目前,浦东陆家嘴的CBD建设正按照“两个中心”建设的要求稳步推进,无论是金融功能建设还是CBD形态建设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陆家嘴CBD的扩容面积也随着浦东产业布局“7+1”板块的展开而确定。针对目前建设CBD所面临的新情况笔者在此提出若干建议。

一、应从单纯区内扩张转向与上海城市总体功能建设更紧密结合的发展模式

陆家嘴目前的扩容是由于其功能建设的目标要求,更是由于其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同时,在陆家嘴这一轮新的CBD建设进程中决不能忽视与上海城市总体功能建设的协调与配合,发展模式应从单纯区内扩张转向与上海城市总体功能建设更紧密结合的发展模式。

1、将陆家嘴CBD的扩容和“大虹桥”CBD的建设视为上海现代商务型城市建设的新起点

陆家嘴CBD地区的建设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即金融的核心功能在浦东、金融创新的先行先试靠浦东。而“大虹桥“的崛起将颠覆原有小CBD模式,与浦东陆家嘴区域形成上海双CBD的大格局,大虹桥经济布局将会导致政策、商业等在上海不同板块间的飘移,陆家嘴CBD地区的扩容则会进一步集聚国内国际金融机构的集中,因此,上海双CBD区域的建设将极大改变上海城市功能的布局。但我们在双CBD区域的建设中必须改变过去追求大规模和全功能扩张的模式,要以满足现代商务型城市对软件建设的要求为建设目标,CBD建设的重点要从扩张型的硬件建设转向内敛型的软建设。而这种软环境的营造将为中国城市的升级提供坐标体系,使上海成为城市发展的风向标,使陆家嘴CBD真正成为具备商务型城市所要求的各项要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金融城。

2、陆家嘴CBD的扩容要与其邻近区域的CBD建设互相联动相互融合,共同建设上海大金融服务区

从陆家嘴地区所处区域来看,要重点做好与其邻近区域CBD建设规划的相互融合。特别要注重与外滩金融区、虹口沿江商务楼宇建设、杨浦大连路商务集聚区建设的互动关系,上海要从建设金融核心圈的角度统一规划整体协调这一区域的功能建设,彻底改变这一区域各自规划、内向扩展的局面。

特别是随着越江隧道的建成,从陆家嘴到达上述区域的时间大大缩短,已经为建设上海大金融服务区提供了扎实的地理空间优势。在上海大金融服务区内将形成陆家嘴核心功能区、外滩金融商务活动功能区、虹口航运船舶金融服务功能区、大连路制造业总部及金融服务功能区,使上海的金融服务区域范围更大,内涵更丰富,服务区域更广。特别是在沿海大通道打通以后,使上海可以利用这一区域承接来自江苏、山东等地区更为广泛的金融服务要求和设立总部基地的要求,同时上海大金融服务区的设立也可以充分调动黄浦、虹口、杨浦的城市综合资源优势,加快这一区域内的旧区改造,提升城市的建设能级,为上海大金融城的建立奠定良好的基础。

同时,利用部分金融创新解释权在浦东的有利条件,使上海大金融服务区域普遍得到金融创新的益处,浦东开发之初“开发浦东、振兴上海“的目标应牢牢坚持,要将陆家嘴金融城的政策平台有效放大。

二、陆家嘴CBD的功能扩张应与长江流域产业发展规划相互衔接

陆家嘴CBD功能扩张的落脚点之一仍然是为长江流域的实体产业提供金融支撑和金融创新服务,为这{yl}域的地区发展战略服务。如何体现出这一服务功能需要浦东进一步充实综合配套改革的内容,将综合配套改革的内容设计与各地区域发展的战略定位紧密结合,体现出为全国发展、流域经济发展服务的特点,综合配套改革的内容才会突破放权让利、简政放权等传统型思维定势,才会有大气魄大视野。体现在陆家嘴CBD的功能扩张上同样如此,唯有将金融服务功能及金融创新的方向与长江流域区域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方向紧密结合,陆家嘴CBD的功能扩张才会有更真实的含义。举例而言,目前在安徽省推出的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发展战略,划出将近600平方公里的土地承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转移,在产业集中区起步之时,急需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和开发项目配套资金,浦东如何发挥自身的开发建设优势和经验,如何利用金融筹资的优势,为安徽省的产业转移示范区提供专项服务是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的问题,也是浦东金融业扩容发展的途径之一,更是浦东做大做长产业规模和产业链的大好机会。因此,建议在制定“十二五”综合配套改革规划时,应有为长江流域地区发展提供合作服务的专项规划,应与长江流域各地区在产业合作、金融运作上共同制定一系列细化的政策措施。

三、正视内地城市金融业的发展,尽快提出为长江流域实体产业服务的整体性战略

最近,重庆市政府做了一系列的大动作,特别是在改变了传统的出口加工模式即将原来的“二头在外”改为“一头在外”以后,将原有的产业链改为垂直分工,使制造业的零配件与整机生产在一个区域内集中生产,从而扩大了其产业的规模,丰富了产业链的层次。特别是像引进了美国惠普4000万台的电脑生产后,富士康、英业达等一批企业跟进,大量的生产结算、出口结汇甚至专利费用的结算等也开始由海外向重庆转移,给重庆带来了除拉动就业和加工利润以外更大的金融产值的增加,这为上海金融中心的建设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启示。

上海的金融中心建设在推出一系列xx产品的同时,也应及时地有方向性地随产业布局及产业分工的变化,提出为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提供有区别的整体性的金融服务战略。利用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政治定位,利用浦东先试先行的优势,为长江流域的实体产业提供存量盘活、增量引进、大额结算等一系列服务。特别是在增量引进上,金融管理部门一定要促进金融机构对其关系单位服务面广的优势,引导其促进企业的投资扩张,并随之展开配套服务。利用上海金融控股集团的优势,真正做到“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个产品、一站式服务”的服务目标。

 

郑重声明:资讯 【以大视野规划浦东金融规划建设上海大金融服务区-上海社科院陈建勋-搜狐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