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的同济大学附属第二中学- 开拓者的日志- 网易博客

原生态的同济大学附属第二中学

2010-06-17 23:57:55 阅读7 评论0 字号:

 

2010年6月17日下午,我们在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学的安排下,考察了同济大学附属第二中学,参观了学校优美的富有内涵的校园环境后,听取了刘友霞校长的报告,很受教育,感慨颇深。

感慨之一:学校物质文化建设很出色。学校占地面积虽然不是很大,两万多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却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各种专用教室、场馆齐全。学校绿化面积很大,亭廊文化丰富,以中华历史文化为代表的人类历史文化、世界文明等内容教育性很强,石刻艺术是该校校园文化的一个亮点,体现了每一面墙都有教育意义。富有人文关怀的教师咖啡厅更是体现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校园内各种板报、展板的宣传内容与学校的理念和办学思想相匹配,符合学校的办学愿景,为学校发展充满内涵奠定了基础。

感慨之二:办学愿景和学校定位准确。

从2002年6月撤并普陀中学和长寿中学开始,到现在的同济大学附属第二中学,学校从最初的一句口号:“今天是未来的摇篮”到2006年11月的“科技与人文和谐发展”的定位,再到2010年3月“生态课程,和谐教育”学校办学愿景和学校定位的确立,彰显了一所学校发展与变化的原生态,展示了学校办学愿景和定位的科学性,符合学校发展的自然规律。

感慨之三:师资队伍建设效果明显。几年来,学校对教师队伍的调整效果明显,力度很大,不是一般学校所能做到的,当然也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学校大力引进市内外优秀教师76人,原有教师留任率仅为29%,高级教师从4人到39人(特级1人),研究生学历教师从5人到34人,教师平均年龄由44岁降为38岁,学科带头人、高级指导教师达到26人。学校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定位清晰,对优秀教师的特质描述明了,使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有章可循。对教师的导向评价成功地对教师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师资队伍建设的巨大成就为学校发展奠定了师资基础。

感慨之四:刘友霞校长刚柔并济的工作特点明显。从刘校长的介绍可以感受到,学校撤并到学校的不断发展与刘校长的努力、奉献是密不可分的,该用铁腕的时候就坚持原则,毫不退却;该人文关怀的时候,适时进行人文关怀。

感慨之五:学校生态课程设计新颖、别致。以“地球学”为“介质”使基础性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可以说是很巧妙的,很具有创新性。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今天-->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原生态的同济大学附属第二中学- 开拓者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