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本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月份CPI仅为-1.6%,6年来首度出现负值,而2月的PPI则更是降至-4.5%,市场此前预期的2月份CPI、PPI将双双降至负值的预期得到了证实。
有分析师认为,目前通缩的形势仍有待时间确认,2月份CPI的负增长有很大程度的干扰因素,如翘尾因素的影响高达-2.5%,而随后几个月翘尾因素的影响将越来越小。其次,宽松的货币政策所释放出来的大量流动性也不可能对物价xx没有影响,尤其M2全年维持在高位必将对今后的物价产生不小的压力,预防通胀仍然是央行目前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因此仅凭一个月的数据就认为进入通缩时代还为时过早。
虽然市场对于中国是否进入通缩时代存在诸多分歧,不过,对投资者来说,却着实应未雨绸缪,为可能的通缩而做好准备,做好资产配置。
所谓的资产配置,就是按照人们的风险偏好、财务计划、资金持有时间等搭配各类投资品种,从而做到资产的稳定增长。那么,如果进入通缩时代,投资者又该在股票、债券、商品期货、存款、地产等投资品种中如何抉择呢?
从日本以前的经验来看,通缩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物价快速下降阶段、轻度通缩阶段和严重通缩阶段,而通缩的不同阶段,各类资产表现会有所不同。
在{dy}阶段,价格下降的初期,由于企业盈利迅速恶化及流动性尚未释放,此时在避险效应作用下,债券成为{zy}配置资产,股票等高β类资产进入主要下跌阶段。第二阶段,随着流动性释放及企业盈利下滑速度放缓,通常股票市场进入稳定阶段。在此期间,债券类资产虽然总体仍上涨,但幅度已明显小于{dy}阶段。如果流动性出现xxxx,股票市场将成为{zy}配置资产。第三阶段,如果财政刺激辅以货币手段能使经济彻底摆脱螺旋下降的恶性循环,股票市场会迎来反转。否则一旦陷入长期通缩,不仅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巨大,股票等资产也会重回下跌趋势,此时流动性会回到债券市场。
有分析认为,目前来看,中国大概处在第二阶段。随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出现方向性转折后,流动性的释放已经顺理成章。同时结合风险收益特征的比较,未来的一阶段,股票市场或将成为资本的{sx}配置。具体而言,建议上半年配置以抗通缩的防御性行业为主,阶段性配置超跌的周期性股票,而随着下半年宏观经济可能的见底复苏,周期性股票业绩增速或将在二季度见底,建议投资者在二季度后逐渐开始增配周期性股票。
不过,在经济走向通缩时代,流动性较强的债券和现金仍然应该是稳健型投资者最主要的选择。一旦市场的降息预期强烈,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或许是那些并不熟悉债券,同时又希望保持资产流动性的投资者的{zh}选择。由于个人直接投资债券有较多限制,通过投资债券基金,个人即能轻松分享向好的债市成果,又不受柜台国债的发行限制,同时可以根据自己的计划随时进出,灵活转换。
此外,由于在通缩时期企业大都会采取保守的做法来缩减投资,如减少对商品原材料的需求。在这样的时候,商品类资产的表现将不如预期,所以{zh}还是低配商品类相关资产,如商品期货等。至于作为抗通胀{zh}标的之一的房地产,在通缩时代的吸引力显然没有那么强了,不过由于房地产区域性较强的行业特征,其投资决定尚需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责任编辑:frankc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