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工厂分馏、裂解新工艺_多福王_新浪博客

石化工厂分馏、裂解新工艺

近年来,中国进口石油的量一直在增长,在伊拉克、伊朗、南非,我们投资了很多石油项目,但这些地方都是非常危险的,并且如何安全地运回这些石油,也日益成为一大棘手问题。随着国家的发展,石油的消耗还将加大,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置疑。尤其我们刚在2009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前夕宣布的自主减排目标,更将我们自己逼到了峰口浪尖上,如何保证这一目标在发展不减速的情况下有效地落实,也成为中国的国际信用问题。

我一个普通人,也在CCTV-2的影响下,日益关心经济的发展。

我忽然想到,在大学里学习石油分馏和裂解时,我曾经对用渣油燃烧来分馏、裂解石油工艺做过评价: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但当时是对此工艺的褒奖,认为设计的巧妙,但现在却不这么看。我认为燃烧渣油加温石油是对石油的浪费,是对石油这一亿万年地球献给人类礼物的亵渎。

那用什么能量来加温石油来进行分馏和裂解呢?我忽然想到了核能。好像是2006年吧,大连好像经过激烈的竞争,申请到了低品味核能海水淡化项目,项目设计方是北大青鸟,当时的大连市委书记是孙春兰。

既然可以用核能来淡化海水,为什么不可以用来加热石油,而省掉作为燃料的原料油,让他们回归原有价值,而不是被白白燃烧掉而产生无用的碳排放呢?

也许有人会说,核能一旦泄露是很易污染环境的。既然饮用水都不怕被污染,就说明我们在安全上做到了{bfb}的保证,那又有什么怕用到石油分馏和裂解上呢?可能有人说,油厂是有爆炸危险的,一旦油厂爆炸将危及核电厂,将引起连锁反应。是的,核油联产只有这一安全问题是值得大加考虑的。

如果将核电厂和石油化工厂分置两地,或者将二工厂分置一小山体山南山北两侧呢?相距5公里或10公里呢?那样液态铅的流动驱动力就加大了,保温也将成为一大问题,并且铅的用量也将大大增加。

再换一种思路,如果石油工厂仅仅采用核能工厂的液态铅换热工艺来加热石油,而直接用核电厂的电能来加热石油工厂的液态铅呢?是不是工艺将变得异常简单?石油化工厂将由碳排放大户转变成耗电大户呢?对现有石油化工厂的技术改造将变得更加行的通呢?

这样核电厂的电能不需要上网,直接和石油化工厂配套就可以了。

也许有人说,这算什么呀?用电能来分馏、裂解石油,油的价格就不是现在这个价格了。那又有什么呢?核电的价格比火电高,哪又为什么发展核电呢?风电的价格也比火电高,为什么还要发展风电呢?答案只有一个: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我们可以用多种方法得到电,难道我们还可以用电得到石油、煤、天然气吗?

因此国家现在投资的核电项目是一点也不过量的,电的发展一定要超前。如果有{yt},我们通过多种xx的途径,如水电、风电、太阳能、潮汐能,秸秆气化或者海底水流得到了大量的电能,就可以相应地减少煤电的份额,减少碳排放对地球的破坏。

如果执行这样简单的核油联产工艺,那将是石油化工史上一件有什么影响程度的大事呢?记得大学里曾经得知作为燃料进入裂解炉的原料气占原料总量的40%,好像是这个数吧,已经记不清了。就是说,这些还没有被真正使用的油气现在被省下来啦,中国会不会每年节约1—2亿吨的石油消耗呢?

现在可能需要论证这一工艺路线是否有价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根本就无需论证。就像当初的神化煤制油工艺。

在中国执行这样的工艺,选址很重要,油厂选在渤海湾内,如绥中、葫芦岛、盘锦、营口等沿海地区,核电厂选在阜新、北票等有一定的战略纵深,并且资源枯竭性地区。这样两者电力输送还比较便捷,并且两者不存在危险性的相互制约。

为了使这一工艺能得到合理的价格执行,从现在开始储备足量的换热介质,铅、锡甚至水银都将是必要的,还有作为优良导电介质的铜。

2010-1-7

郑重声明:资讯 【石化工厂分馏、裂解新工艺_多福王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