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的那些事儿_商业炒作_36妙招--兵法有36计,炒作有36妙招- Powered ...

出版的那些事儿

?

生意如何?

“生意如何?”网友都这么问。我一看,冷笑。

甚至有人指责我说这是商业化炒作。我一听,无语。

何为商业化?

它有一大前提,那就是以盈利为目的。

那么问题变简单了,我有这个目的的基础吗?

这类小众化的游记类图书,市面上看到的百分之九十都是自费出版的。(除了极个别在网络上炒作的很红火了,出版社趁热打铁,抓住机遇火速出版的。通常这类书由于出版仓促,有很多排版和设计的漏洞。)

鄙人之前极少泡论坛,又没有伯乐相中,自然也就不懂炒作。我旅行的故事尘封了一年半,要不是出版社编辑的一句话提醒,我还不知有这么一回事:“你闭门造车出版几千本图书给自己看啊?!”

很多人考虑问题非常周到,但不是想方设法解决想到的问题,而是处处限制自己,导致畏惧退缩。甚至不喜欢直接面对,而在圈外周旋。出版前,我对图书出版一概不通,那我是怎么做的呢?

抓主要矛盾,问xx人士。问题又变简单了,打电话直接问出版社!

一个,两个,三个……

答案浮出水面:创作作品——排版设计——出版编辑——印刷流程——上架销售。

无论是公费还是自费,大体流程都是这样的,只不过一环扣一环,想要高质量高效率完成,通常又会交叉进行或者越级进行。比如排版设计通常要请专业的美编来设计,而设计最关键的是要灵感,而灵感又是要时间去思考的,所以在创作作品定型的时候,就可以给文章、图片美编看了。又如正规的出版社审稿非常严格的,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更不用说那些国家严禁的宗教问题、民族问题等,鄙人的书就被删掉很多伊斯兰教内容。再如,排版设计最终是为了配合出版和印刷,尤其是印刷工艺。

要是出版社相中,公费出版不但不用为此费心,而且还有稿费。那要是自费出版岂不是要辛苦到底?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是不想费心呢?那就费钱吧,找文化公司代理包办,xxx服务,不过所有流程下来价格不菲。

还担心?要是有机会,我以后就搞个出版图书保险公司,不xx风险的几率,而专门给人吃定心丸。

好了,大概了解出版流程后,接下来鄙人公开在此图书上的直接投入:创作作品(自理免费)——排版设计(找专业从事时尚杂志的朋友打5折四千多元)——出版编辑(书号一万五元,审稿费两千元)——印刷流程(三万多元,三千本)——上架销售(自理免费)。

不能因为省成本就偷工减料,如我为了方便跟踪流程,我在广州都是找广州附近的出版社还有印刷厂。美编的设计决定整本书的艺术效果、出版社的审稿决定图书的严谨、印刷厂的工艺决定图书的最终模样。有些美编一两千块钱就能给你设计好的,就一版文字全部下去,跟小说似的,还不如自己搞。出版社有一些就为了卖书号,审稿不严,终稿出来后跟网络语言似的。印刷厂选的不好,印出来的东西摆在厕所,没人会怀疑那是厕纸,卖出去正版跟盗版似的,反而盗版想正版似的。

如何挑选最合适的?

货比三家,事实说话。对比美编之前的作品、对比出版社的出版物、对比印刷厂的印刷物。多去好书店逛找找感觉,选出几本合心意的作为参考,想要了解什么商品的价格,就去找{dy}手材料,逛市场。

鄙人图书总计五万多元,3000本,自卖25元一本,团购20元一本,卖卖送送,读过小学的麻烦帮忙算算。要是那位好心的数学家有空,也帮忙算算花了一年半的心血在此书上的间接投入是多少。

君不见万丈图书平地起,售卖不出当厕纸,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小算盘有来了,“有钱人才玩得起啊!”

实话告诉你,鄙人刚毕业就失业,钱都是向朋友东凑西借的。

又有人有问题了,那你不是商业炒作,那是为了什么?

因为我喜欢!

(关于出书的目的,老早之前就提过了,在此不再画蛇添足。)

?

?

?

看过《迟到的间隔年》吗?

“看过《迟到的间隔年》吗?很热的一本书,刚出版就卖断了!”网友都这么问,我一听,虽然从未听说过,但心血来潮,上当当网一看,果然缺货。

苦等过了一个多星期再看,有货了,在一个多月前买回来翻开版权页一看,是{dy}版{dy}次印刷。所谓的卖断应该是指网上书店的库存卖光了,需要时间进货,并不是说所有的都卖光了。

“感觉《迟到的间隔年》这本书的印刷工艺比《随风而去》好!”网友都这么比较,我一看,哭笑。

个人比较欣赏和钦佩东东的经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文章的内容留给读者去品味。但是如此评价印刷工艺,那就证明你不识货。

先说规格:鄙人的书是210mm*150mm,特度32开,同样的纸什么规格都差不多价位的,只不过我这个是特度的规格,比较少用,所以要定制,但是用量太少,不但难定而且价格也高出不少。《迟》是大度32开,正常规格,没有记错的话是210mm*145mm。

为什么要特度的呢?不就几个毫米的差别嘛!别说几个毫米,就是一个毫米,整本书的比例手感、视觉效果都会不一样!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接着说纸张,鄙人内文轻型纸,价位是七千多一顿;《迟》是道林纸,价位是五千多一顿。衬页、封面用纸差不多,国内很多这类书封面都是过雅胶,有层薄薄的塑料,耐磨但是色泽不大好;鄙人学手头的几本进口书,过油,色泽更自然但不耐磨。过油过雅胶差不多价位。再做个封面和书脊的UV,摸上去凸起来的感觉;看起来湿淋淋的。想看纸,在广州的话可以到天成路,大把。

同类型的纸还有蒙肯纸,有轻型纸的质感,又有铜版纸的细节表现力,就是贵点,大约八千一顿。当然,不同的品牌不同的规格型号,纸的价格也千差万别。通常印刷厂都帮你采购,他们就在这里做文章。自己定也可以,如果印刷流程纸张由于伸缩不平等造成印刷品不合格,那就得自己承担风险。

再说制版印刷,工业印刷前先要制版。玩摄影、美术的人都是在,世界上任何颜色都是由青、黄、洋红三种颜色种出来的,再加上印刷上经常用到黑色,为了更好还原黑色,所以彩色印刷行话就叫四色印刷。那如果是黑白印刷,也就只有黑色,行话叫单色印刷。同样的一印章的纸,用四色印就要有四套版,用单色印只要一套,你说制版钱相差多少?

制版分CTP和菲林,如果重印的话,出菲林以后重印免去重新输样的钱,不过不方便看色;CTP是每次印刷都要输出一次,不过看色比较准。制版前可以打样看效果,通常用双筒纸打印,之前说了,不同的纸效果是不同的,所以如果内文是轻型纸,可比性不太大。菲林出传统样,CTP出数码样。更简陋的,出蓝样,用化学xx熏菲林熏出来。出样务必认真核对无误后再签字。发现有问题,调整PDF,再出样看效果。

每一套版上机印刷都是要调色的,如果你不跟印刷师傅说,他就根据他理解的方式了,如果你不放心,{zh0}就跟色,我就是发现印刷出来有些版不太理想,就通宵跟色,两天一夜不间断。其实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那台电脑去,给他看PDF的效果,力求还原到最接近的色彩。又有人钻牛角尖了,那岂不是可以不用理会输出样效果的好坏,直接在印刷机上就可以啦?不行,印刷机的调色只能整体调色彩搭配的比例,不能像ADI或者PS一样局部调整。

制版根据印刷要求,又分对开与四开。比如32开的书,对开就是16P,也就是说一张纸过去,一面印16p,再反过来印16P,就是32P。四开的话,一面就是8P。只要对开或者四开中有一点点彩色,那么就要用到四色印刷。所以,一般用对开机印都是一本书每连续16P都是彩印或黑印,四开既是连续8P。有些聪明的网友问了,那么为什么不用八开、甚至十六开的印刷机印啊?!那就是制版费还有车头的问题,同样32开的图书,一印章(就是32P)要用一个对开版,或者两个四开版,但问题是,两个四开比一个对开贵!况且也没有这类十六开的印刷机。

有些更聪明的网友又问了,“那我16P中只有一页是彩印,我就抽出来,如果这本书刚好有32P断断续续的彩印,刚好够一个对开版。这样整本书只是彩印版,其他都是黑印,那不是节省很多成本!”

可以说,如果是这样,制版费还有印刷费的确节省不少!但是问题又来了。

然后说手工,印好的纸张要折叠成页,并且人工按照页码的循序排放好,这就要算到人工费用。如果成品图书连续32P都是在一个对开机上印,那么就刚好是一手。如果是四开机印,那就是两手。《随》是全彩印刷,这本书是9手内文,加上前后各一衬页,再加封面,也就是一本书12手。

上面的问题就复杂化了,如果32P断断续续的彩印,也就是32手!加上其他的,之前的12手,那就是43手!

《迟》是单色印刷,7印章单黑,然后再在文中四色印刷每8P为一手插入内文。这是兼顾彩印与黑印最省钱的方法,但是视觉效果不大好看。

{zh1}说装订,同为无线胶装。此类图书{zh0}的还是有线胶装,这样更耐翻,同时看书脊位的图文也更方便。跨页图片设计时也不用驳图。不过一般不是太厚的书,无线胶装就够了。

何为驳图?就是横跨两页的图片,由于书脊位的装订,遮住了一部分的图片,为了更好看清图片内容,就需要把遮住的图片内容“拉”出来,通常是采用翻盖重叠的办法,也就是说右边的这部分图片重叠到左边,左边的重叠到右边。至于宽度是多少,就要看每本书的厚度以及驳图所在的页码,遮住越多驳图幅度就越大,反之越小。

当然啦,{dy}次印书虽然已经力求xx,可是经验不足,还是有瑕疵的,以免挑剔的网友又说我黄婆卖瓜自卖自夸。例如之前选好的轻型纸是白一点光滑度高一点的,可是纸厂突然间说没货,要等,读者这边有催着出书,便用现在泛黄度高一些麻纱感强一些的纸,这个纸没有什么问题,只是由于各种纸的吸墨程度不同,细节表现力度不同,之前美编排版是按照当初选好的纸来印刷的,结果换了一种纸,图文的印刷效果就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最明显的就是黑白图片细节都看不清,幸好黑白图片不多。

还有就是印刷厂在制版的时候有写小地方出血位置控制不好,有个别图片漏白边了。

另外,《迟》在{dy}版{dy}次印刷版本中,188P上面的图片与上一页的大图重复,但是图释又牛头不对马嘴,显然放错。希望在以后版本中能够更改。

我印书的时候顺便拿着《迟》问,这书印三千本多少钱?5-6元。

《随》呢?差不多11元。

还不相信我说的?那就拿着图书找出版社的人问严谨度,找印刷厂的人问价格。

?

?

图书在那个书店有卖啊?

打电话问广州购书中心,放到书店卖给作者多少钱一本啊?不如个人联系,至于出版社挂钩。

打电话问当当、{zy1}网,放到书店卖给作者多少钱一本啊?不如个人联系,至于出版社挂钩。

打电话问出版社发行版,放到书店卖给作者多少钱一本啊?码洋!

什么是码洋?

图书行业有个墨守定型的行规,也就是出版社或者书店进货,只给图书定价的四折,严格意义上说是38%,这就叫做码洋。扣扣手指头一算,给我的码洋是29.8*38%=11.324元!GAME OVER!

一位出版行业的朋友知道我的图书后,骂我:“八嘎哑鲁,你这个全彩印刷的起码都四十以上啦,要么定价不变,你就全黑印刷。”

全黑印刷谁看啊?我喜欢黑白,可别人不喜欢。

大书店难谈妥,找小书店、户外运动店、单车店,一间一间又一间,每一间都要自己跑,累死人。

还是淘宝方便!挂在上面,愿者上钩!

郑重声明:资讯 【出版的那些事儿_商业炒作_36妙招--兵法有36计,炒作有36妙招- Powered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