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深度研究:2010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_私募内参_新浪博客

    日前,由国家旅游局综合协调司、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举办的“《2009~2010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课题研究成果暨《休闲绿皮书》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会议就国家旅游局综合协调司委托专项研究《2009~2010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课题研究成果进行了发布,内容涉及我国休闲及相关产业发展状况、我国旅游休闲、文化休闲、体育休闲等的现状和趋势,以及地方休闲发展经验等问题,同时还发布了国内{dy}本有关休闲发展的皮书――《休闲绿皮书》。

  

   国民旅游成为产业发展主体,休闲成分保持较高比例

  《休闲绿皮书》指出,2000年到2009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次从7.44亿增加到19.02亿,国内旅游总花费从3175.5亿元增长到10183.7亿元,分别增加了1.55倍和2.20倍。同时,中国居民出境旅游也迅速增长。在2000年以前,每年总增量也均在百万人次以下,而进入21世纪以后,仅因私出境每年增量就达三四百万人次之多。2009年我国出境人数达到4766万。2005年到2009年,因私出境占总出境人数的比例一直保持在85%以上,2009年更达到了88.6%。从三大市场的结构比例来看,2009年,国内、入境、出境三大市场旅游人次比例大致为90.8?6.5?2.7。可见,国民旅游,尤其是国内旅游占{jd1}主体地位。

  绿皮书还指出,根据对出游动机的进一步细分,可以看出,我国国民旅游中休闲成分保持较高比例。根据对各年度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的分析,城镇居民以“休闲”为目的(包括“观光游览”、“度假休闲”、“探亲访友”)的旅游近年来始终保持在86.7%到91.4%之间,农村居民以“休闲”为目的的过夜旅游也在77.34%到78.75%之间。2000年到2009年,中国居民出境人数已经从1047亿人次增加到4766亿人次,每年因私出境旅游人数已经从563万人次增加到4221万人次,分别增加了2.55倍和5.49倍。从部分资料可以判断,出境旅游中因私出境居民的绝大多数都属于休闲目的的旅游(观光旅游、探亲旅游等)。

  

   2009年休闲发展环境得到突破性改善

  《休闲绿皮书》总报告指出,2009年,对中国休闲发展来说,是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年。

  这主要体现在国家旅游局被赋予“引导休闲度假”的职能,休闲管理工作首次有了机构归属。绿皮书的执笔人宋瑞博士指出,传统上,对人们的休闲活动加以引导、管理的公众部门众多,这些部门的行政管理工作尽管会涉及到对休闲需求的满足、休闲活动的引导、休闲设施的提供、相关产业的推动,但总体上来说是各自只对应人们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休闲活动,没有明确哪个部门具体负责休闲事务的管理,这些部门开展相关管理工作的主要出发点并非直接针对休闲发展。2009年,国务院在“三定”方案中明确了国家旅游局“引导休闲度假”这一职能,从而首次明确了休闲管理的机构归属。这意味着休闲作为一个专门的领域,被正式纳入行政管理范畴,相关管理工作有了特定的机构归属。这是我国休闲发展历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其次,自2009年9月至12月,《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全民健身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等规划、意见、条例的相继出台,宋瑞博士认为,这些重大政策的陆续出台为新形势下休闲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激励,也引起了全社会对休闲的高度重视,有利于促进其长远发展。

  《2009~2010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还显示,2009年,“国民旅游休闲计划”在全国不同地方得以试行,此休闲计划把旅游与教育、体育、健康、养老等相结合,覆盖范围扩展到休闲的多个领域;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刺激休闲相关消费的政策和措施,惠及百姓休闲生活;国家旅游局与文化部、国家体育总局、农业部等部门的合作、交流空前加强,有利于大休闲格局的形成等,从多个方面证实2009年休闲发展环境有所突破与改善。

  

   休闲城市建设已形成一些典型经验

  报告中显示,2009年以广东省、浙江省、山东省、北京市、江西省为代表的各地,先后制定和推行了“国民旅游休闲计划”,对提升市场信心、创新带动手段起到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一些具备条件的城市在休闲城市的建设中,也形成了一定的地方特色,积累了一些典型经验。

  以杭州为例,近年来围绕“东方休闲之都,品质生活之城”的总体目标,开展了各项工作,主要包括:努力营造“公共休闲空间”,突出城市公园的人文内涵,突出城市广场的休闲功能,突出休闲步行街的特色凝练;重点发展“美食、茶楼、演艺、疗休养、保健、化妆、女装、运动、婴童、工艺美术”等xx特色潜力行业;以“xx休闲基地”搭建平台,通过基地的内聚、拓展、辐射作用来推动杭州休闲旅游的整体发展。再以广州为例,2009年围绕“广东国民旅游休闲计划”,制订并推出了一系列促进城市休闲产业发展,提高国民休闲生活的政策措施,包括配套建设“一网”(国民旅游休闲网)、“一册”(国民旅游休闲手册)、“一刊”(国民旅游休闲杂志)、“一电话咨询中心”、“一交易终端”等,联同“国民旅游休闲卡”,努力构建一体化的运营服务体系等。又如长沙,依靠本地消费带动了以歌厅、电视为代表的娱乐演艺、以湘菜为主打的休闲餐饮业、动漫产业、休闲保健、体育健身等特色行业,xx着我国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的休闲潮流。

  另外,《休闲绿皮书》还特别指出旅游消费券对刺激需求的显著效果。2009年,发放休闲消费券成为各地政府大力推出的焦点政策和社会谈论的热点话题。2009年2月16日,南京xx全国旅游消费券(价值2000万元),通过摇号产生了20万户获得乡村旅游消费券的家庭。此后,宁波、苏州、扬州、无锡、上海、杭州、镇江等长三角多个旅游城市相继推出“旅游消费券”,长三角地区以外的北京、广东、湖北、湖南、山西、山东、河南、黑龙江等多个省份的市县也纷纷加入发放旅游消费券的行列。

  绿皮书指出,在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旅游消费券的发放主要是为了刺激需求。在经济危机时期,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都曾经发放纯福利性质的消费券刺激社会需求。发放旅游消费券在我国尚属首次,各地在试行过程中因机制不同而取得了不同的绩效。部分地区在消费券发放申领方面因事先组织筹划工作不到位,导致哄抢倒卖、弄虚作假等现象的滋生;其他地区(如北京、杭州等地)则制定了明细严谨的申领程序、适用范围和使用规则,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绿皮书强调,在未来各地可以借鉴彼此成功经验,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发放机制,以更多地体现票券发放的公平性、普惠性。各地也可以考虑根据自身条件,有选择地采用公众网上申领、公众定点申领、旅行社团体申领等多种多样的申领方式,并通过指定销售点、指定旅游代理商、召开旅游会展、委托新闻单位或知名网络等多种渠道发放消费券。

  

   体育休闲快速发展,但市场潜力尚未xx释放

   “在针对我国体育休闲的研究方面,随着2009年《全民健身条例》的颁布和”全民健身日“的确立,群众性健身娱乐活动更加蓬勃发展。”宋瑞博士说。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课题组的相关测算,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平均体育消费约为1000元。伴随着体育休闲消费的增长,体育休闲服务业也发展迅速,其中健身服务成为我国各类体育服务市场中规模{zd0}、成熟度较高的市场。报告中提到,除了传统的体育休闲项目如游泳、球类等之外,马术、高尔夫、冰雪运动、水上运动、热气球、攀岩等,新兴的时尚健身项目也得以快速发展。体育与旅游相融合,成为带动休闲体育消费、丰富国民休闲健身内容的新热点。据宋瑞博士介绍,社区体育以群众身边的组织、身边的活动、身边的场地为内容的“三边工程”建设为主轴,实施体育组织、健身设施等“六进社区工程”,更好地满足了城市居民的休闲健身需求。而针对农村地区的“雪碳工程”也使广大农村居民拥有更好的健身休闲设施。不过,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的休闲体育场地建设还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体育健身需求;我国体育休闲的产值相对较低,市场潜力尚未xx释放。

----------------------------------------------------------------------------

友情提示:每日火线出击游资席位黑马,参与超短线“滚雪球”之秀,让你的财富雪球在瞬间越滚越大!可拨打028-6560 6531 参与超短线合作,资金安全有保障!另外,欲操作机构席位(基金、社保、QFII等机构类个股)及获取市场{zx1}内幕、传闻及小道消息的投资者,也可与我们联系,由{dj0}分析师适时动态量身配置,电话/短信/qq一对一精心服务指导!诚实、守信、共赢、发展!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6月18日深度研究:2010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_私募内参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