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感觉,多年来江苏省高考化学xx的难度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都比较大。因为,江苏省化学教学的水平比较高。今年的江苏化学xx,我觉得难度依然较大。与往年相比,网上发表的xx评价,在看法有较大的分歧。
例如,网上公布的某名师的评论是:“今年江苏省高考化xxx内容与《考试说明》基本一致,题型相对稳定。今年的高考中更突出化学知识的科学性、实用性、灵活性。1、重视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xx的开放性。2、重视实验的探究性。3、题目设计继续以社会生活、生产为载体。4、突出化学与环保的紧密关系。”百度贴吧上有一篇持相反看法的文章,认为:“xx整体难度与教学实际严重脱节。……化学xx充满了“竞赛味”。“xx背景脱离日常生产生活。”“xx设计失败,区分度不明显,根本无法区分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情况”。
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原因何在?
自己仔细读、做了这份xx,感觉是:II卷的非选择题,看起来挺难的,有些可怕。但仔细一分析又觉得,多数学生要找到解题思路难度并不太大,答案的表述也不复杂。
II卷的xx的特点,一是xx的问题情景新,多涉及考生不熟悉的实验事实、化工生产原理或工艺流程。二是各xx的考查面广,涉及知识点多,要把已学知识与题设有用信息加以整合,组成新知识块才能解答好。
例如题17,要求考生依据题设3种燃煤烟气脱硫方法的提示回答问题,考查考生对相关反应原理的理解程度、解释说明能力。题设3种燃煤烟气脱硫方法与考查的问题是:方法1,用氨水吸收燃煤烟气中,生成亚硫酸氢铵,再氧化成硫酸铵。要求选择判断提高燃煤烟气中去除率的措施(A.增大氨水浓度
B.升高反应温度
C.使燃煤烟气与氨水充分接触 D.
通入空气使转化为);回答脱硫时不必先除去燃煤烟气中含有的大量的原因。方法2,用生物质热解气CO(H2)在高温下还原气体为气态硫单质。题目列出了CO、H2还原,CO、H2被氧气氧化的热化学方程式,要求考生写出
与 反应生成的热化学方程式。方法3,用示意图表
示用电解亚硫酸钠吸收所生成的
溶液,使其转化为硫酸的装置,要求考生写出阳极区放出的气体的成分。
xx考查的知识包括 气体与碳酸氢钠的离子反应、控制反应条件提高吸收反应转化率的措施、热化学方程式与盖斯定律、电解反应原理、阴离子交换膜的作用等,这些都是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核心知识。知识的理解把握都不难。但是,要理解xx的情景(特别是方法3的电解原理),把题设的有用信息与已有知识结合起来解决问题却不太容易。
又如,xx19以抗精神分裂症xx阿立哌唑(A)的合成为题,考查有机模块的核心知识与技能。题目给出的合成阿立哌唑的原料、合成路线及条件都是考生不熟悉的。
xx是:“阿立哌唑可由化合物B、C、D在有机溶剂中通过以下两条路线合成得到。
线路一: (从B到A )
线路二:(从C到A
回答:
(1)E的结构简式为
▲ 。
(2)由C、D生成化合物F的反应类型是
▲ 。
(3)合成F时还可能生成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285的副产物G,G的结构简式为
▲ 。
(4)H属于氨基酸,与B的水解产物互为同分异构体。H能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且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2种。写出两种满足上述条件的H的结构简式:
▲ 。
(5)已知:
写出由C制备化合物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xx给出从乙醇合成二溴乙烷的
合成路线流程图做为例例子)。
考生要解答xx,必须了解键线式的书写规则、逆合成分析法,要理解取代反应的概念、认识卤代烃的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知道含酰胺键化合物的水解反应、了解同分异构现象与同分异构体结构式的推断、能利用有机反应进行有机合成的设计。考查点多而深入。xx考查考生在新的问题情景中运用这些核心知识、分析解决,并正确表述解决结果的能力。
江苏卷II卷多数xx的问题情景考生比较生疏,不少考生一读xx,就觉得心中无底。如果考生在平时学习中习惯于熟读课本、勤做练习,凭解题经验应试,要应付这样的xx必然困难。如果考生心理素质好、已经较好把握了化学核心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较强,能冷静地研读、理解xx,运用已学知识,找到解题需要的信息,就可以迅速入手解答。此外,由于xx涉及知识点多,考查面广,考生要全部正确解答不容易,考试结果不能不留下或多或少的遗憾,这也使众多考生考后觉得后怕,有心理负担。
客观地说,这种情况的产生,绝不会是命题专家有意要为难考生,让学生不再选学、选考化学。命题者在命题过程中会更多着眼于审视xx的新情景设计、核心知识考查的面、能力测试要求的体现。从这些角度来审视江苏II卷的xx,觉得xx是拿得出手的,是好题。命题者在命题过程中也不会不考虑学校平时的教学要求、考生平时的学习成绩和解题能力。命题者往往会利用应考学生的平时成绩、应考复习中使用的习题、模拟考题做参照来设定高考xx的难度。参照标准的真实性和代表性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从目前教学的实际看,教学要求往往被盲目拔高,学生学习水平分化严重,教学实效对中等、中下学生来说,并不理想。使命题者所掌握的参照标准的真实性和代表性,存在问题。如果命题者把灌了水的参照标准当作可靠的参照点,那就难免偏离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何况,在集中命题的情况下,天天分析、讨论这些题,轻车熟路,再难也觉得不难了。
这些想法是个人之见,有多少是符合实际的,难说。只是觉得,我们的高考要让多数考生不害怕,能达到及格水平,又能选拔出优秀的学生,可引导中学老师正确的把握教学、复习应试指导的方向。要做到这些,实在不易。用这些要求作为讨论、评价xx的出发点和归宿,也许对命题方向的把握会有所帮助。因此,把一时想到的这些个人看法写出来与同行们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