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体验之二:挖掘国人的劣根性..._缘缘_新浪博客

   其实去世博之前就一直很矛盾,对各个场馆各种文化好奇兴奋的同时,我同时也有些顾虑,早在开园之时,世博会的一个焦点便是中国人到底在这些年长进了多少。经过{yt}的参观,感觉中国人的素质确实提高了,不管是只为了给外人看还是真的“升华”了,翻栏杆,扔杂物的行为少了(不是没有),然而,我发现了一些更深层的问题,一些来源于内心内在的素质的问题。这些问题,无论如何掩饰,是无法遮盖的。来自与认知的差距,理解的能力。



   本来不想说这些了,可能有些人说这算不上“国人的”劣根性,上升不到民族层次。也许是我一叶障目了吧,但我始终觉得说出来比憋在肚子里好,因为说不准哪天,别人以前在你看来不齿的行为也会在你身上不由自主的表现出来。

   钻栏杆,扔垃圾是不必说了。有觉悟的人已经不做了,剩下做的人也没有谁会指责了,不是不敢,而是无奈。

   我所见到的最奇异的场景,是一条长长的队伍,需要等上两三个小时,在烈日下奄奄一息,只为在自己的小“护照本”上改一个小小的印章。改完之后,仰天长叹一声,仿佛卸下了一副重担。真正的进入场馆时,反而草草了事,其认真程度远不及盯着服务人员手中的章的十分之一!难怪有些管已经停止这项服务了。

   本来盖章只是世博活动的一个小项目,是在人们欣赏完国家文化后的小小调味剂,各场馆中的展示内容是主角,印章只是配角罢了。但如今,一切都颠倒了。人们争着抢着去盖章,对于精彩的展示内容却视而不见。不禁疑问:对于世博会的意义,我们真的理解了么?登上两个小时,我们为世博的内容所陶醉,为之流连往返,但这不能“说明问题”,或者不能说明“我来过这”。对吗?只有将印章盖好,因记在本本上留下来,才能证明我来过了,才能证明这门票没白花!是么?反正无论在场馆内多么感慨,多么印象深刻,以后总归会忘记的。唯有在护照本上盖一个张,才是“永恒的”。对吧?

    好一幅“实事求是”,“唯物是图”的膜拜图!

    不是吗?对于我们来说,记忆不可靠,精神不可靠。唯有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白纸黑字的东西立在眼前,握在手中,才是真实的,才是真正的拥有。真有你的!

    最有意思的是,在不用排队的非洲联合馆,每一个国家小场馆内几乎没有人。与之鲜明对比的是场关外的小柜台,长长的队伍向外延伸好几米,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册小本本,眼睛都盯着前面的小柜台,充满热切...那些从非洲来的服务员,没有人找他们讲解,他们要做的,只是机械的重复盖章的姿势,如此简单,如同人们进这个馆的目的一样的“单纯”...

    

    还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我们将这个国家是否有吸引力,是否用心参加世博会的评价标准,xx放在了他所花费的金钱上。当我在法国馆观赏投影在墙上的法国风情电影时,旁边有位大叔说“这个基本上不花钱的,没什么意思”,试问,有没有意思是内心情感的感觉,跟钱投入多少有什么关系?难道他将地板换成金的,让你踩在上面,就证明你被重视了?就有意思了?

    这个现象可以说是比比皆是:大部分参加沙特馆的都是冲着那“十一亿”和4维电影去的,大部分去法国馆的观众看了那几幅绘画珍品就快步离开,身边的其他展品仿佛不存在一样。

    也许,对于世博会,我们没必要如此世俗,抛开社会的种种见解,摘下自己早已习惯的有色眼镜。我相信,你会在世博会受益更多。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世博会体验之二:挖掘国人的劣根性..._缘缘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