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法国馆
一行人在德国馆吃得半饱,休息充足后,向它的近邻法国馆进发。
法国馆外也是人头攒动。它的外型像蜂巢。
法国馆是内部最为拥挤的场馆,人多到了摩肩接踵前胸贴后背的程度。被人潮推着被动地往前走,两只眼睛有点不够使,一面见缝插针地看几眼大屏幕上的介绍,一面又要盯着前面被挤散的同事,以免掉队。
几个展馆中,法国馆的主题给我印象最深也最喜欢:“感性城市”。多好的主题啊,感性,意味着诗情画意,意味着人性化人情味,也意味着性感。馆内基本上以播放大屏幕为主,两边的字幕是很诗意的语言,可惜没办法停下来细细观赏品味。
人太多了,凡是有个缝隙,都有一大堆人围着举着相机拍摄。我也乱拍了几张:
廊柱上镶嵌的绘画。
这个柱子的装饰像是玻璃树,也有人说是莲花,看着很美,但拍不出效果。
窗前远眺外面排队等候入场的人群。
镜头拉近,密密麻麻一片遮阳伞,几乎没有缝隙。法国馆入场排队时间在4小时以上。
5、非洲馆
非洲馆据说是世博园里{wy}不用排队、随到随进的场馆。一是因为这个馆是中国援建的,面积超大,二是里面珍奇看点不多,更像一个非洲工艺品大卖场。一个个摊点都是卖小商品的,非洲的木雕和各种稀奇古怪的装饰品玩具乐器等等。摊主都是皮肤黝黑的非洲人,举着计算器指指点点比比划划,和中国买家讨价还价。这场景让我想起北京的秀水和红桥,中国人和老外侃价也是通过计算器完成的。不过在这里,中国人和外国人,买方和卖方的角色来了个互换,看着很有趣。
同事们都在排着队和非洲美女合影,我还是看看非洲帅哥吧。
大厅中间有一小块地方围挡起来,一个非洲小伙子,穿着土著的长袍,在一架古老的织布机前表演织布——可能这是某个部落的生活场景之一。小伙子身材瘦弱,脸上的笑容羞涩而质朴。当我对着他举起相机时,看到旁边有一行字:“为了保护表演者的眼睛,请关闭相机闪光灯。”也是,{yt}到晚不停地有人对着他拍啊拍闪啊闪,眼睛确实受不了。
相机的闪光灯在光线不足的时候自动开启,不知道怎么关闭,也来不及仔细研究。我举着相机对这个让人颇有些心疼和怜惜的孩子比划了半天,最终没忍心按下快门。不想伤害他的眼睛,哪怕是一瞬间的伤害。
在一个角落里,一位头上裹着绿色T恤的小伙子正忙着给观众的世博护照盖章,排队的人太多,小伙子忙的连抬头的工夫都没有。他的防护比较充足,还是拍他吧:
旁边还站着一个人,肤色和背景太接近,几乎是“隐身”了。
6、西班牙馆
西班牙馆是此次参观{zh1}一站,排队时间也在4小时以上。
虽然一路走来,看了不少欧洲帅哥美女,但西班牙馆的美女还是给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她们身材修长,皮肤是柔和的小麦色,面部轮廓精美,线条分明,像是雕刻大师的精心之作。她们眼神深邃,看你的时候仿佛望向你身后某个遥不可及的所在,有勾魂摄魄的力量,却又稳重大方超凡脱俗。
我把这种美好的印象留在心中,但是没有留在镜头里。
展馆外形像篮子,由8500多块藤板组成。
进入展馆,首先要穿过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仿佛穿越时光。四周的围墙都是大屏幕,突然显示出海水奔流暴风骤雨,这时展厅中央长长的舞台上,一个匍匐已久的美女忽然起身,跳起热烈奔放的弗拉门戈舞,仿佛在讲述远古洪荒的故事。观看真正的舞蹈家表演,才知道什么叫肢体语言,每一块肌肉和骨骼都在说话。舞蹈我还没欣赏够,同事就在催我往前走了。
这是城市展厅中纵横交错的大屏幕。
孩子,代表着未来和希望。也在参观结束时带给我们莫大的惊喜。
这个可爱的婴儿据说叫“小米宝宝”,他的头会缓缓从左边转向右边,其间表情不断变化。如果不是6米半的巨大身高,宝宝纯真的眼神、皮肤的质感几乎与真正的婴儿一模一样。
国家馆的展览,也未必都要正襟危坐严肃认真,可爱的巨型宝宝,给人温情和幽默的感觉,为我们的参观划上了圆满句号。
再欣赏一下宝宝丰富的表情吧,真是爱死人:
出了西班牙馆,时间将近3点半,匆匆赶往浦西企业馆区,4点是我们预定的集合时间。
造型别致的英国馆,来不及进去参观了。
不过听说,馆外是蒲公英,馆里是蒲公英的根,没什么可看的。
像积木的韩国馆,没时间了,只能错过。
在浦东到浦西的摆渡车上,远远地看见中国馆红色的身影,虽然没来得及进去,但这个馆{yj}保留,以后还有机会参观。
没能去我最向往的沙特馆,有点小小的遗憾。听说沙特馆里有最震撼的5D电影,看过了4D,不知5D是什么效果。沙特馆声名远播,排队等候时间在八九个小时左右,即使到了门口,也未必能像其他馆一样给我们开绿灯。
走向出口的廊桥上,远远拍下船舶馆的身影。
同热闹拥挤的浦东相比,浦西展区此时已有些冷清寂寞,如果时间充裕,这时候来参观企业馆,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世博值得一看,只是人太多了,需要做好吃苦受累打持久战的准备。不过,观众虽然每天有30到50万,但世博园区忙而不乱,秩序井然,组织工作做得很不错,安全也有保障,很值得赞许。
再见了,世博!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