臌胀_我心飞翔_百度空间

臌胀是以腹胀大,皮色苍黄,脉络暴露,四肢瘦削为特征的一种病证。由于患者腹部膨胀如鼓,故名为臌胀。西医的肝硬化,腹腔内肿瘤、结核性腹膜炎等出现腹水时,可参照本证辨证论治。

臌胀xx的诊断要点
发病常与酒食不节,情志所伤,血吸虫感染,黄疸积聚等病迁延日久等有关。
腹部胀大是本病的主要特征。望诊可见病人腹部突出,平卧时高出于胸部,坐位及走路时突出于身前,四肢一般不肿,或反而更见消瘦,故称为单腹胀,或形象化地称为“蜘蛛胀”。
本病初起以气胀为主,病人虽感腹胀,但按之尚柔软,叩之如鼓,仅在转侧时有振水声;病至后期则腹水显著增多,腹部胀大绷急,按之坚满,并可出现脐心突出。青筋暴露,脉络瘀阻等症状。
病人面色多属萎黄或黧黑,巩膜或见黄染,面部或颈胸部皮肤出现红丝赤缕等,可作为诊断的参考。


臌胀xx的辨证分析
本病主要由于酒食不节,情志不舒,劳欲过度,感染血吸虫以及黄疸、积聚失治等因素,导致肝、脾、肾三脏功能障碍,气、血、水积聚腹内而成。

临床辨证,根据病程和正邪关系,一般发病初期多属肝脾失调,气滞湿阻。应根据病机,分清气滞、血瘀、湿热和水湿的偏盛,分别采用xx祛湿、xxxx、健脾利水等法,必要时亦可暂用峻剂逐水。病程日久,或素体虚弱,病机可出现脾肾阳虚或肝肾阴虚,治宜健脾温肾和滋养肝肾。本病的病理由于本虚标实,虚实交错,故xx需注意攻补兼施,补虚不忘实,泄实不忘虚。
臌胀xx的辨证论治
气滞湿阻型
【证见】 腹大按之不坚,肋下胀满疼痛,尿少,纳差,食后腹胀。舌苔白腻,脉弦。

【治法】 疏肝xx,xx散满。

【方药】

1.主方柴胡疏肝散(张介宾《景岳全书》)合胃苓汤(朱丹溪《丹溪心法》)加减

xx:柴胡、白芍、枳壳、川芎、香附、苍术各10克,陈皮6克,厚朴9克,砂仁6克(后下),茯苓、猪苓各15克,泽泻12克。水煎服。

2.中成药鳖甲煎丸,每次l丸,每日2次。

3.单方验方

(1)强肝软坚汤(韩经环《中华医学杂志》1979.10)

xx:当归、白芍、丹参、绵茵陈、郁金、鳖甲、牡丹皮、生地黄、黄芪、茯苓、白术,随症加减。水煎服。

(2)消鼓散(隋殿军等《当代中国名医秘验方精粹》)

xx:西洋参、三七各30克,鸡内金60克,共研为细末。每次30克,每日1次,开水送服。

寒湿困脾型
【证见】 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胸脘胀闷,得热稍舒,精神困倦,怯寒懒动,尿少,便溏。舌苔白腻,脉缓。

【治法】 温中健脾,xx利水。

【方药】

1.主方实脾饮(严用和《济生方》)加减

xx:白术、熟附子各12克,干姜10克,大腹皮15克,木瓜12克,茯苓15克,厚朴、草果10克,猪苓12克,砂仁6克(后下),甘草6克。水煎服。

若气虚者,加党参、黄芪各15克。

2.单方验方

(1)苍术牛己汤(方药中验方)

xx:白术、苍术、川牛膝、怀牛膝、防己各30克。水煎服。

(2)臌胀方(李振琼等《奇效验秘方》)

xx:防己20克,椒目5克,葶苈子10克,大黄6克,茯苓12克,猪苓10克,泽泻15克,厚朴12克,蟋蟀7只(焙,研细末冲服),甘遂末0.5克(冲服)。水煎服,每日2剂。

湿热蕴结型
【证见】 腹大胀满疼痛,烦热口苦,渴而不欲饮,尿赤涩,xx或垢溏,或见面目皮肤发黄。舌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 清热利湿,攻下逐水。

【方药】

1.主方 中满分消丸(李杲《兰室秘藏》)合茵陈蒿汤(张仲景《伤寒论》)加减

xx:黄连、黄芩、知母各10克,枳壳、厚朴、法半夏各9克,陈皮6克,猪苓、泽泻、栀子各12克,绵茵陈20克,甘草6克。水煎服。

2.单方验方

(1)消水汤(王{wy}等《万病单方大全》)

xx:玉米须60克,赤小豆30克,冬瓜子15克,水煎服。

(2)猫人参汤(赖天松等《I临床奇效新方》)

xx:猫人参20克,茵陈20克,金钱草15克,石见穿15克,半枝莲30克,泽泻15克,车前草12克,郁金12克,延胡索10克,大腹皮10克,山楂12克。水煎服,每日2剂。

肝脾血瘀型
【证见】 腹大坚满,脉络怒张,胁腹攻痛,面色暗黑,头颈胸臂血痣,手掌赤痕,唇色紫褐,便黑。舌质紫红或有瘀斑,脉细涩。

【治法】 化瘀行水,通络散结。

【方药】

1.主方调营饮(王肯堂《证治准绳》)加减

xx:赤芍18克、川芎6克,当归12克,莪术15克,延胡索、槟榔、瞿麦、葶苈子、桑白皮各12克,丹参20克,大黄10克。水煎服。

2.中成药大黄廑虫丸,每次6克,每日3次。

3.单方验方

(1)消癥丸(胡熙明等《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xx:廑虫、炮穿山甲各100克,水蛭75克,大黄50克,共研为细末,水冷为丸。每次服5克,每日服2~3次。

(2)化瘀合剂(李振琼等《奇效验秘方》)

xx:当归30克,鳖甲20克,吴茱萸15克,炒大黄10克,桃仁10克,赤芍10克,槟榔30克,郁金10克,青皮10克,大戟15克,莪术20克,三棱20克,广木香8克,商陆15克,党参30克,甘遂10克,芫花10克,丹参30克,大腹皮30克,麦芽50克。上药共研成细末,每次吞服2克,每日2次,3日后增加药量。

(3)二甲调肝汤(何炎桑验方)

xx:炒穿山甲15克,鳖甲24克,三七6克,丹参15克,茵陈30克,田基黄30克,太子参18克,茯苓18克,黄芪18克,白芍15克,女贞子15克,糯稻米根须24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肝肾阴虚型
【证见】 腹大胀满,甚则青筋暴露,面色晦滞,口燥心烦,齿鼻衄血,尿少。舌质红少苔,脉弦细数。

【治法】 滋养肝肾,凉血化瘀。

【方药】

1.主方一贯煎(魏之琇《柳洲医话》)合化瘀汤(方药中等《实用中医内科学》)加减

xx:沙参18克,生地黄15克,枸杞子12克,当归10克,鳖甲30克,党参15克,柴胡10克,莪术、三棱、鸡内金、茯苓、赤芍、猪苓、泽泻各12克。水煎服。

若齿鼻衄血者,加仙鹤草20克、茅根15克。

2.中成药化癥回生丹,每次1丸,每日2次。

3.单方验方

(1)鳖甲消胀煎(隋殿军等《当代中国名医秘验方精粹》)

xx:甲鱼500克,独头大蒜200克;或鳖甲30-60克,大蒜15~30克。水煎煮熟,勿入盐,淡食之。

(2)臌胀1方(李振琼等《奇效验秘方》)

xx:黄芪15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山药20克,黄精15克,枸杞子15克,女贞子15克,柴胡10克,白芍10克,丹参2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土鳖虫12克,干蟾蜍5克,甘草5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脾肾阳虚型
【证见】 腹大胀满不舒。人暮尤甚,面色苍黄,脘闷纳呆,神倦怯寒,肢冷或下肢浮肿,尿短少。舌质胖淡紫,脉沉细弦。

【治法】 温补脾肾,化气行水。

【方药】

1.主方 附子理中汤(龚廷贤《万病回春》)合五苓散(张仲景《伤寒论》)加减

xx:熟附子12克,干姜10克,白术12克,党参18克,茯苓15克,肉桂5克,猪苓15克,桑白皮12克,大腹皮15克,泽泻12克。水煎服。

2.中成药济生肾气丸,每次9克,每日3次。

3.单方验方温阳消胀汤(隋殿军等《当代中国名医秘验方精粹》)

xx:淡附子、焦白术各10克,杏仁、香附、橘红各lO克,党参、紫河车各12克,当归、白芍、茵陈各15克。水煎服。
臌胀xx的其他疗法
1. 五绝指针疗法(周身多经脉调理加局部选穴刺激xx)

2.饮食疗法
(1)赤小豆茅根煲瘦肉:赤小豆250克,白茅根30克,猪瘦肉适量,共煲至豆熟,饮汤食肉。具有利水消胀的作用。

(2)玉米须煲龟:玉米须60克,龟1只去内脏洗净,加适量清水煲至烂,调味饮汤食肉。具有育阴利水的作用。

(3)丹参煲田鸡:丹参30克,田鸡(青蛙)250克,将田鸡去内脏洗净,与丹参加适量水共煲熟,用白糖调味饮汤食田鸡。适用于各类型臌胀。

3.预防调护

避免饮酒过度,避免与血吸虫病疫区水接触,避免情志所伤和劳欲过度。
已患黄疸和积聚的病人,应及时xx,务使疾病好转、痊愈。
臌胀病人饮食清淡,宜进食低盐或无盐饮食,忌食煎炸、辛辣、坚硬的食物。

本文来自:中医五绝网(),详细请参考:



郑重声明:资讯 【臌胀_我心飞翔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