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学旧址_零余者_新浪博客

    1840年xx战争之后,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国势日益衰落。清政府为挽救其垂危的命运,在教育方面采纳了康梁变法时的某些主张,提出要废科举、兴学堂。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8月清廷下令各省改书院为学堂,12月又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1902年5月,两江总督刘坤一向清廷上奏《筹办学堂折》,呈请在两江总督署江宁(即南京)办一师范学堂。不久,刘坤一病逝,张之洞署理两江总督,上奏《创办三江师范学堂折》,并开具了办学的具体计划。张之洞委派翰林院编修缪荃孙率员赴日本考察教育,随后又聘请缪荃孙为三江师范学堂总稽查,负责筹建三江师范学堂。三江师范学堂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它感受着希望,也体验着忧伤。
    1903年早春,张之洞回到武汉,接着做他的湖广总督,魏光焘继任两江总督。在张之洞和魏光焘先后主持下,三江师范学堂的筹办工作进展很快。当年9月,三江师范学堂正式开学,它是在南京历史上具有现代意义的{dy}所高等学府,开设文理科多门课程,充分体现了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据说当时学堂上下,皆称张之洞为“先生”,不称其“总督”官衔,足见当年师生对这位写过《劝学篇》等教育著作的封疆大吏兼学者的尊重。
    三江师范学堂原址即今天东南大学四牌楼校本部这块土地,自古就是一方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学府圣地”。从约1800年前的东吴永安元年(258年)设“五经博士”和刘宋时雷次宗在鸡笼山下办学,讲授经学、玄学、史学、文学开始,我国历史上才有了分科的大学,这里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源地之一。而1381年明太祖在这里设国子监,后又改名“南雍”,曾绵延265年之久,最多时学生达9000多人,盛况空前。
    三江师范学堂缘何得名,窃以为东吴始辖江东江西江南中国东南地域,“三江”即是以南京为中心的中国东南地域之简称,东吴曾多次在三江口抵御曹魏顺江而来的进攻。三江师范学堂的学生,即由长江流域地方官举荐、考选而来。
    三江师范学堂于1903年首批校舍建成,1905年全部竣工。据1904年出版的《东方》杂志对正在营建中的三江学堂的描述,“校舍俱系是洋式,壮丽宽广,建筑耗费,不亚于日本东京大学。现正赶工,明秋即可落成”。
1905年,继魏光焘出任两江总督的周馥将“三江”改为“两江”,并根据《奏定学堂章程》定名为“两江优级师范学堂”,由徐乃昌出任学堂监督。1906年起江宁候补道江宁提学使李瑞清接任监督。李瑞清(号梅庵)以“视教育若生命,学校若家庭,学生若子弟”自勉,曾担任学堂监督达6年。在他的主持下,以“嚼得菜根,做得大事”为校训,大力提倡科学、国学和艺术教育,xx在高校设艺术系科,亲自讲授国画技艺,开高校美术教育之先河。学校规模迅速扩大,优良校风开始形成,发展而为东南{dy}学府。
    学堂自1902年筹建,1912年因战乱停办,历时近10年,毕业学生约2000人,为国家培养出{dy}批优秀师资,其中不乏杰出校友,如xx科学家秉志、周仁,国学大师胡小石、柳诒徵、陈中凡,美术教育家吕凤子、国画大师张大千等。
    1915年09月18日,在两江师范学堂基础之上,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正式成立。许多xx教授如陶行知、陈鹤琴、陈中凡、张士一等,都曾任教其中。

                                     于2010年04月04日



    1921年经近代xx教育家郭秉文先生竭力倡导,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基础正式建立东南大学,成为当时国内仅有的两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之一。有“北大以文史著称、东大以科学名世”之美誉。
    1928年学校改名为国立中央大学,设理、工、医、农、文、法、教育七个学院,学科之全和规模之大为全国高校之冠。



中央大学旧址                                        于2010年04月04日



   国立中央大学校名自1928年05月开始使用,在这之前曾用校名“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和“国立江苏大学”。其源头可追溯至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持续不断办学意义上的最早前身为1915年成立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49年后,国立中央大学被改名为“国立南京大学”,1950年去掉“国立”二字,直接称为“南京大学”,而南京大学在1952年院系调整分出多个院系组建了多所院校,之后遂改称为南京工学院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同时金陵大学被冠名为南京大学至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后再复称为东南大学。在“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的历史上曾有多所院校衍生自此。

    国立中央大学的建筑都是在1921年东南大学成立后建造的。这所由中国人创办的大学,明显受到西方建筑史上折衷主义复古思潮的影响,用西洋古典建筑式样的建筑外壳去包装具有现代特点的使用空间,以此来显示悠久的历史和雄厚的经济实力。


中央大学旧址  
                                  于2010年04月04日

     1919年,xx教育家郭秉文接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一职,1921年,创建东南大学。由于南高的校舍基本上都是沿用历经兵灾的两江师范学堂旧房,计有一字房、教习房和平房斋舍,这些校舍不仅破旧,而且难以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于是,郭秉文聘请杭州之江大学的建筑师韦尔逊先生到东南大学兼任校舍建筑股股长,经过实地察看地形后,拟订通盘规划,决定校舍建筑以四牌楼为中心,次第向四周辐射,按急缓轻重,分期实施。并请上海东南建筑公司绘具总图。根据这一规划,校园内图书馆、体育馆、学生宿舍、科学馆(现为东南大学健雄院)等建筑相继落成。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除了对这些建筑进行维修改造外,又建起了校园南大门、大礼堂、生物馆(现为东南大学中大院)、牙科医院(现为东南大学金陵院,在校园的东北角,坐西朝东)等建筑,形成排列有序、错落有致的建筑群。这些建筑,基本上呈对称布局,从南大门至大礼堂形成一条中轴线,其他的建筑物依次排列在中轴线的两侧。

国立中央大学(1928-1949)
南京大学(老)(1950年至1952年)


                     此xxx书由南京大学博物馆收藏,摄于2010年04月16日

    1991年,国立中央大学建筑群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近代优秀建筑,1992年又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国立中央大学旧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于2010年04月04日


  • (2010-06-11 08:58:48)
  • (2010-06-11 21:05:00)
  • (2010-06-12 17:39:54)
  • (2010-06-13 10:05:37)
  • (2010-06-13 14:08:11)
  • (2010-06-14 14:28:03)
  • (2010-06-14 17:03:44)
  • (2010-06-15 04:57:00)
  • (2010-06-15 16:48:27)
  • (2010-06-16 10:35:09)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中央大学旧址_零余者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