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码在SolidWorks产品设计中的应用_智造网idnovo空间_百度空间

  一、前言

  作者所在的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开发、生产经营、技术 服务、系统集成于一体的大型高新技术 企业集团,以电力系统自动化、信息化和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为主营业务, 是国家和山东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 业之一。作者在该公司多年负责电力产 品研发结构设计方面的工作,主要利用 SolidWorks和AutoCAD软件进行钣金类产 品的结构设计。

  利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产品设计的好处,大家都是很清楚的,在此不一一罗列。我们知道,在使用SolidWorks设计产品时,装配体工程图 的材料明细栏常常会有重新排序的需要,以符合公司文档管理规定。虽然 可以手动调整次序,或者根据一定规则,SolidWorks软件本身也能达到一定 程度的排序功能,但往往与我们的要 求有所差距。在此之前,作者曾利用 SolidWorks排序过含上百种器件的装配 体工程图明细表,整理好后经方案的 重新调整,前期工作全部作废,又要 重新排序,耗时耗力。为了更好地利用SolidWorks设计产品,提高设计效率

  (同时也提高使用SolidWorks软件的心 情愉悦指数),我提出了分类码的概 念,并在产品设计中尝试推广使用。

  二、使用分类码的必要性

  一个产品中,往往会存在大量的零件、部件和整件,同时还有螺钉、螺 母、垫圈等标准件,还会有从其他渠道 采购使用的非标件。根据规定和需要,在装配体图样中,上述这些物体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生成材料明细表,方便其他设计者和相关人员查阅、统计。 根据需要,我们设计的图样明细表排列规则如表1所示。 表1中,明细表的顺序从下往上依次为:文件(0开头)(一般在列表中不存在);成套设备(1开头)(一般在列 表中不存在);整件(2、3、4开头); 部件(5、6开头);零件(7、8、9开 头);以上则为自制生产加工部分。

  螺钉类(G B818、G B819、 GB9074.1、GB9074.4、GB70和GB71等); 螺栓类(G B5 7 80 、G B 5 7 81 、G B5782、G B5783、G B5784、G B30、 GB801和GB9074.13等);

  木螺钉(GB100等); 螺柱类(GB902.3等); 螺母(GB6170、GB6172和GB62等); 平垫圈(GB97、GB848等); 弹簧垫圈(GB93、GB859等); 锁紧垫圈(GB862.2等);

  挡圈类(G B893.1、G B893.2、 GB894.1和GB894.2等);

表1

  铆钉类(G B 86 3 . 1 、G B 86 3 . 2 、

  G B12615、G B12616、G B867、G B876和 GB869等);

  销钉(GB91等); 弹簧类(GB1239.1等);

  ……

  (以上为国家标准紧固件类) 焊片类(SJ2432.1、SJ2345.1等);

  ……

  (以上为其他标准紧固件类) PFH(PFHS)系列自铆螺钉; PBSO(PTSO)自铆式螺套; PS(PSS)系列自铆式螺母;

  ARB-HEX系列自铆螺母; ARB-TANK系列自铆螺母; 笼式螺母;

  ……

  (以上为其他外购紧固件类)材料类;

  辅料类;

  ……

  (以上为辅助装配件类)

  ……

  (以上暂定为其他)。

  在用SolidWorks三维设计软件设计产品时,由于装入的先后次序不同,在 生成装配体的工程图明细表时,明细 表可能并不会按照我们预先的要求给以

  排列,在没有进行有效的分类码区分之前,排序的工作就只能由我们手动完 成。对于大型的装配体而言,这个工作 是令人十分头疼的,花费的时间和精力 往往也是惊人。尽管在有些设计中,我们可以将装配体、零件等分组管理,但 也不能对排序有很彻底地帮助。鉴于 此,更有必要在我们利用SolidWorks设 计产品时,对设计模型进行有效地分类码区分,如表2所示。

表2

  通过分类码,并可考虑利用代 号、名称排序,从而使用SolidWorks自 动生成我们需要的明细表文件。

  三、分类码的编制

  首先对SolidWorks建立的模型增加一个自定义属性——“分类码”,如图1所示。分类码字段长度规定为三位。 {dy}位为基本识别代码(简称基本码, 下同)。每个基本码对应一种大的物 种分类。如部件类{dy}位取“5”,螺 钉类{dy}位取“A”。第二、三位为扩 充识别代码(简称扩充码,下同)。 进 一 步 细 分 各 基 本 分 类 码 的 不 同 种 类。每个分类码在基本码的基础上, 可以扩充二、三位的扩充码,如在分 类码“000”基础上,扩充出“001”、“002”,以此类推。(扩充码可根据 需要进行更详细的描述,依个人需要自 定,不再详解。)

  1.分类码(基本识别代码)的编制

  1)生产件类(参照S J/T207.4-1999 设计文件管理制度第4部分设计文件的 编号,见表3)

表3

  2)国家标准紧固件类(见表4)

表4

  3)其他标准紧固件类(见表5)

表5

  4)非标紧固件类(见表6)

表6

  5)辅助装配类(见表7)

表7

  6)其他(见表8)

表8

  2.分类码(扩充识别代码)的编制

  1)生产件类(见表9)

表9

  2)国家标准紧固件类(见表10)

  3)其他标准紧固件类(见表11)

表11

  4)非标紧固件类(见表12)

表12

  5)辅助装配类(见表13)

表13

  6)其他(见表14)

表14

  对于扩充码的编制,这里需要说明一下。

  由于考虑到以后对各种元器件的 不断扩充,所以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要求在现有分类码的基础上,在当前代码之前或之后增加新的扩充码,因此规定扩充码从“2”开始,而不是从“0”开始,就是基于这种考虑的。 在目前及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这种规则应该能满足实际需要。

  根据个人需要,我们将第二位扩 充码用来进一步细分类属。第三位扩充 码用来区分标准件的标准号长度(如 G B818对应第三位为“3”,G B30对应 第三位为“2”),对于基本位为数字 的生产件类,图号编制按S J/T207.4执 行,不会再有进一步区分的必要,所以 扩充位保持默认值“22”。

  由于各行业特点不同,侧重点亦 不同,对分类码的编制会有很大差异, 以上仅是说明一种思路,具体要根据各 自的行业特点进行编制、细化。

  四、分类码的使用

  有了上面这些准备工作,建立符合表1要求的明细表就非常容易了。

  根据图2的装配体模型建立工程图,并插入明细表(见图3)。可以看出,由于当初装入部件的顺序有先后, 导致工程图的明细表并没有按照我们在 本文前面所要求的明细表顺序排列,现在我们就根据明细表的“分类码”列的 标识码(并可增加利用代号、名称)进 行排序(见图4),结果如图5所示。 可以看出,明细表已经按照要求进行排 序,结果xx符合,隐藏“分类码”

  五、结束语

  利用SolidWorks设计产品,要善于利用该软件和其他程序强交互性的便利 条件。如本文所述的利用分类码排序, 就是利用E x c e l表格处理的强大功能。 我们通过利用分类码,并根据需要附加使用代号、名称进行排序,生成清晰明 了的明细表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但 从另一个方面我们也应该体会到,“磨 刀不误砍柴工”。要想得到清晰明了的 明细表,需要事先对每个模型增加“分类码”属性定义,这里面还有大量的工 作要做。不过为了企业研发的长远考 虑,我想这些付出还是值得的。

  自东方电子推广使用“分类码” 管理的方法以来,在设计过程中,根据 前面提出的分类码规则,给每个器件都 添加上对应的分类码值,并在产品装配 体工程图明细表中添加相应的分类码明细栏,每个器件的分类码就显现出来, 不管最初的顺序如何杂乱,按照前述步 骤进行排序,一份清晰有序的明细表马 上就能生成,花费的时间基本可以忽略 不计,这和以前需要浪费大量时间去生成符合要求的明细表来比,效率提高的 幅度是十分明显的。可以肯定的是,分类码的使用对于我们设计的工作大有益处。鉴于此,我和同事在设计过程中将 分类码的应用坚持下去,并不断修正,使之更加适合我们企业的研发需要。

本文来自。



郑重声明:资讯 【分类码在SolidWorks产品设计中的应用_智造网idnovo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