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集装箱”的起码效用- 读然后知广阔,评之中寻深邃- 郑渝川- 和讯博客
“经验集装箱”的起码效用 [原创 2010-06-16 17:12:59]   

“经验集装箱”的起码效用

       ----郑渝川,2010.06.15

所评图书:《创业者》(全世界最成功的技术公司初创的故事),(美)杰西卡·利文斯顿 著,夏吉敏 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4月版,定价:58.00

 



如果你是一个教条主义者,那么{zh0}不要读杰西卡·利文斯顿所著的这本《创业者》。迷信xx、盲从(既有的成功)模式,从来就不是创业和企业经营任何阶段所需要的素质。即便只为了阅读,但面对汇集了PayPalHotmail、苹果、RIMGmailAdobe、火狐等迄今最伟大的32家(美国)互联网和软件企业创业奥秘的著作,会不会无所适从?

当你确信不会在“经验集装箱”面前头昏眼花之后,就可以读这本书了。实际上,哪怕你已经在互联网和软件行业内混了很久,也未必全然清楚32家企业的发家史;更多的人则是通过中国相关行业内“跟随者”的山寨版经营模式,而对该种模式的原始创造者有所耳闻,xx而已。《创业者》一书的{zd0}价值就在于,通过对话32家企业创始人,为人们再现了创业家、技术天才、资本玩家的合作历程及各自之间的博弈,免除了读者在网上深入检索的“手动”劳动量、或者分别阅读32部互联网企业史的繁琐。

倘若你非要基于这本书,发掘、归纳32家企业的创业奥秘,倒是可以找出一些文字上的规律,譬如创业团队皆有坚定的意志,敢于将并不完善、xx的技术构想和商业模式付诸实践,通过对不确定感的克服,顶住了市场或同行或专家的恶评压力,并最终借助贵人(大公司收购或风投资本注入)相助,熬过了艰难时世,走向了成功。

换言之,《创业者》讲述了32个典型的(公司)“美国梦”故事,核心意义在于“不抛弃、不放弃”——如先后创建Excitewiki的乔·克劳斯所言,“在创业的过程中,许多人选择了放弃,他们放弃得太草率了。我不怕{dy}个人对我说‘不’,如果有人对我说:‘不,我不感兴趣。我就会想:‘这正是一个挑战’。现在要经历一个比较困难的时刻了。”——这对于本来就有可靠、优秀创业构想的人们,当然具备xx的励志催化。

奇虎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在为此书简体中文版的推荐序中,特地提到了美国互联网、软件业界促进创新的一个好的传统,那就是大公司常常以较高的溢价收购有活力、拥有独特技术构想和商业模式的创业企业。虽然这种传统常常被观察家们评价为巨头、寡头对创新的粗暴收买,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对于大部分创业者来说,相比商业模式,他们的技术构想常常激进超前,如果在一定周期内进入大公司的产品序列、得到后者雄厚资金的支撑,那么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许多互联网和软件应用可能早就夭折在创业后期。

就像1999年创建Pyra实验室并随机向公众推出博客服务的埃文·威廉姆斯,在2001年华尔街-硅谷网络泡沫破灭后,实验室濒临倒闭,他个人的生活秩序也全然被打乱,甚至无力“抵抗”黑客袭击;尽管随后颓势有所扭转,博客服务却仍只是一项叫好不叫座的网络产品,直到2003年,新兴互联网大鳄谷歌向他提出了收购要约,才达成了双赢。这一点,或许就是xx中国的互联网、软件行业“强者不思进取”、“独立创新难以长大”迷局的良方。

需要批评的是,这样一本深受读者期盼、并事前在网民读者中开展简体中文版封面征集活动的好书,此番呈现在读者面前的简体中文译本,却出现了多处专业词汇的译法错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阅读的流畅性。

郑重声明:资讯 【“经验集装箱”的起码效用- 读然后知广阔,评之中寻深邃- 郑渝川-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