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物价_天使の涙_百度空间

刚到日本时,感到与国内{zd0}的不同是物价太贵,当然喊贵的大多数是刚到日本的人,因为到了日本,我们仍然用人民币来衡量物价的话,那必然会造成太贵的感觉。在日本一碗拉面一般要800日元左右,按目前的汇率1万日元换700元人民币结算,一碗就是56元,一碗面就要56元人民币能不贵吗,在国内普通的碗面最贵也不过是20元,便宜的10元不到。在横滨中华街一个改良过的中国大肉包子就500日元(35元人民币),那热气腾腾白白胖胖的大包子再怎么“肉”人、初来日本的国人肯定会大喊:太贵了,一只肉馒头要500日元,再用人民币换算一下,果然贵的吓人。民以食为天,拿我们普通中国人的工资来日本消费,一点也经不起这样的“烧”。

后来到附近超市看了看日本的食品价格,与国内相比,大米价格相当国内的6倍,蔬菜价格更贵点,青菜2棵100日元,卷心菜半棵138日,他们的蔬菜价格贵到只能按棵来买,小小的南瓜四分之一就要买238日元,相当人民币18元,当然也有相对便宜的鸡蛋,如白壳鸡蛋就不贵,108日元可买8只白壳鸡蛋,已接近国内价格,这对不爱吃鸡蛋的我不是个喜讯。日本的水果价格也贵,一个苹果要买99日元,一个不怎么大的西瓜要买一千多日元,价格超过国内不知多少倍,因此,我在日本吃西瓜很少象国内那样一个一个的买来吃,大多数的时候都是买几片来吃,一点也不过瘾。

在与国内的物价比较中,日本牛奶的价格基本与国内一样,而且日本牛奶的味道比国内牛奶好吃。在日本买菜也有相对便宜的时候,在晚上即将闭市的时候一般都会打折,有时价格打到五折,另外超市也搞促销,我住的附近,有家超市每星期五都搞促销,人气很足。另外、在日本还要看你怎么消费、去哪儿消费?同样是两个生活在日本的中国人感觉也会不一样。一个常去像三越、高岛、大丸、东急等大的百货商厦去买东西,因为大的百货商厦地盘贵消费也高,普通的日本老百姓自己也买不起,也不会常去,自然就会觉得日本的东西贵,而另一个经常去普通的日本人去的百元店,イトーヨーカドー(中国叫“洋華堂”)等大型连锁店就不会感到贵。买衣服也是,如果选择“UNIQLO”和“无印良品”就会觉得不贵,有的比国内还便宜。

日本吃的东西贵这是世界公认的,那么为什么会这么贵,我想除了人工成本很高外,据说还跟日本政府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和国家粮食安全,采取各种关税,限制从国际市场上进口某些农产品有较大的关系,在农产品准入这个问题上使得在日本购买的食品基本上都是本地产的。其次是饮食方法上的不同,尤其是上海人平时习惯大口大口量吃新鲜蔬菜和果类,而日本人从小就只吃一点点蔬菜果类。同时我发现在日本凡是人工制作的,价格就贵,因为人工费贵,人要报酬的,日本法律规定了{zd1}工作报酬是(临时工小时工资600日元以上),可能为了降低成本,日本大量实行自动化生产,凡是自动化生产的东西都比人工制作的便宜。还有在日本凡是少量特制的就贵,而大量标准化生产的东西就便宜,可能是大量生产的东西容易实现自动化。

在日本生活,最深的感受是不能把看到的日元标价换算成人民币,然后再用国内的消费标准去衡量,我想如果真的用国内普通人的月工资在日本消费,可能只能生活5天,节约一点也最多7天,所以物价是否贵应该用当地的收入来看待,在国内一个农村山里人去大城市如果只带着一点农村种田的收入也是不能在城市生活多久的,道理是一样的。中日两国人民的消费观念不同也是造成对物价感受不同的一个因素,我们中国人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老百姓都喜欢考虑今后生活,自己的收入往往是先储蓄,后消费,而日本人由于他们的社会福利和体制保障的完善,不需要过分地考虑自己的将来问题,因此日本人家庭吃光用光的人很多,这样同样收入,中国人可用于消费的金额就少,相对于物价的承受力来说就相对差些。

对于物价的贵浅,最终都是由承受能力来决定的,如果在日本没有收入,那么即使从中国带再多的钱去也是无济于事的,生活的智慧不仅仅是节流,更应该注重开源,只有在当地社会获得稳定的收入,你才能真正地进入日本的生活,这与国内前往城市打工的农民工一样。



郑重声明:资讯 【日本物价_天使の涙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