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漂流图书馆"_森林里的童话_新浪博客

     在世界各地,如果你在出租车的后座上、公园的长椅上、影剧院的大门口或者公交车站的候车椅上偶然"拾"到一些贴着黄色书签的书籍,标签上注着"我是一本特别的书,我在全世界漂流,我寻找想要读我的新朋友"或者"请阅读我吧"、"请翻开我看看"等字样,千万不要为"丢"书的人着急。因为不经意间,你已经进入到了"漂流(bookcrossing)"图书馆,这些放在公共场合的书是专门供你看的。不过,你看完之后,千万不要丢弃,更不要心不在焉地把书据为已有。正是因为有了许多高素质的读者,任何图书在全球的"漂流"活动才能得以为继。
1.漂流图书馆的起源
1.1图书漂流的起源
   "图书漂流"活动最早起源于美国。美国是一个文化极为发达的国家,美国的许多家庭都有大量的藏书,其中很多书人们读过之后就永远被尘封在书架上。美国37岁的青年人Ron Hornbaker打起了这些图书的主意:与其让这些书尘封于书架,还不如让它们进入社会,成为世界各地热爱图书的读者的共同的文化消费品,从而把整个世界变成一个没有围墙的大图书馆,让图书的所有者和阅读者都能充分参与"图书漂流"活动。
    Ron Hornbaker是美国的一个软件工程师,他和妻子Kaori都喜欢上网,他们都很欣赏一个叫 PhotoTag.org的网站,这个网站将可供人任意使用的照相机放置在野外,人们通过使用者所摄的照片去追踪这架相机的下落。他随意瞥了一眼自己家中满满的书架,他又联想到美国许多家庭都有这样的书架。Ron突发灵感:除了相机,图书是否也可以这样仿效呢?
    Ron的"奇思妙想"得到两个合伙人的帮助,他为"图书漂流"活动专门设计了一个网站。他日以继夜地工作了一个多月,2001年4月17日,网站终于正式开张,并发表了{dy}份公开的网站宣言。网站正式定名为"图书漂流网"(www.bookcrossing.com),世界各地的人只要登陆该网站并进行注册登记,就可以成为"图书漂流"的一个会员。
1.2全球图书漂流网站
    "图书漂流"网站xx是Ron夫妇独立设计的。Ron给出了网站名,并立即注册了域名,妻子Kaori则动手画好了网站标识的草图。Ron在为网站作设计时,充分展现了他的设计天才,网站寓意深远,功能齐全强大,界面十分友好,操作也非常简单。网站公诸于世后,各地反响异常地好,每月有100人申请为会员。起初,会员们都是通过"阿拉伯电话"(口耳相传)才知道这个网站的。自从2002年4月《书》杂志刊登了一篇介绍这个网站的文章以后,"图书漂流"网站骤然成了一种"现象",包括《xxxx》、《今日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英国《卫报》和《泰晤士报》、加拿大《国家邮报》、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和《镜报》、意大利《安娜》杂志、CNN、ABC、BBC等在内的世界知名媒体都争先恐后对网站作了报道,该网站还被雅虎网站评为2002年全球最酷的25个网站之一。

    三年来网站会员人数呈爆炸性地增长,"图书飘流网"的{zx1}统计表明,有越来越多的人对"图书飘流"活动产生兴趣,最初新加入的成员每月不到100人,现在每天就超过了400人。同时,欧洲许多国家都已经有了"图书飘流"活动的友情网站。网站每月的浏览量达1000万次,截至2004年6月21日本文成文时止,网站共注册会员265857人,共计"漂流"图书达1180716册,相当于一个大型图书馆的总藏书量。按照世界{zd0}的搜索引擎网站Google'sPageRanktechnology的统计,"图书漂流"现已成为全球{zshy}的读书组织,它捕获了全世界范围内近30万人的热情和想象力。在短短的三年内取得这样的成绩,即使作为网站创办人的Ron也感到惊讶和满足。
1.3全球漂流图书馆
    全球漂流图书馆xx是一个虚拟图书馆,至少从目前来看,它是全世界影响力{zd0}、波及地区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跨地区、跨国界的图书馆。漂流图书馆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图书馆的管理团队、漂流网站、参与漂流的读者与图书。管理团队主要由三个人组成:即漂流网站的发起人RonHornbaker、合作伙伴Bruce Pedersen和Heather Mehra-Pedersen。Ron Hornbaker为总策划人和"馆长",Bruce Pedersen为副策划人,Heather Mehra-Pedersen(女)为财务主管。全球漂流图书馆没有固定的馆舍和书架,但是它的"藏书量"每年却以20-30万册的速度猛增,读者人数每月以1万人的速度增长;公园的长凳、电影院的台阶、公交车的后座以及海滩、草坪都是它的"书库"或"书架"。
2 漂流图书馆的实现原理与过程
    其实"图书飘流"的玩法类似古代的"漂流瓶"。你读一本好书,如果认为这真是一本好书的话,你就可以登陆"图书漂流"网站,并在上面输入您的读书心得,在书上做好标记;然后就可以把书放出去,让别人与你共享读书的快乐。放书方式多不胜数:可以把书送给朋友,放在公园的长椅上,捐给慈善机构,"忘"在咖啡馆……网站会把书籍的{zx1}下落和其他人的读书心得以电邮形式通知您。参与活动的手续很简单。首先,自愿者登录网站,给自己将要漂流的图书注册一个号码,附上简单的说明字条(一般为黄色)。然后,就可以把这本书随手送给一位朋友,或者捐给慈善机构,甚至"遗弃"在咖啡馆等公共场所。

    如果你是{dy}次登陆漂流网站,网站都会给你的计算机一个"cookie",这就相当于你在网站上{wy}的识别码。于是你的书就开始漫无目的的漂流。遇到这本书的读者在书上标记号码的帮助下,通过"图书飘流网"给你发送电子邮件,报告图书的"飘流"情况。当他看完这本书后,又会投人到公共场所中去,进行下一轮的漂流。这样你就可以及时掌握自己图书的下落。这项活动的组织者希望所有获得"飘流"图书的人都能到"图书飘流网"上登记所获图书的号码,{zh0}还能留下只言片语,这就等于为每一本书都建立了电子档案,包括它在"飘流"过程中到过哪些国家和地区、谁阅读过它、它的主人是谁、它现在又在什么地方等等。漂流图书馆让尘封的图书"飘流"到社会上,为更多的人提供阅读机会,使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大图书馆。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是一个远比中世纪"飘流瓶"更神秘更浪漫的奇妙构想,它将使我们的生活充满惊喜,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可爱,让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人远离战争和灾难……"图书漂流"网站规定,不足13岁的少年登陆网站必须有父母或老师或委托图书馆员来为他建立帐号。任何人登录网站,自愿参与图书漂流活动,都必须真实地登录自己的姓氏(不是姓名)、电子信箱、生日、国家、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技术人员把每一个参与者的材料编进读者数据库。网站承诺决不把参与者的材料向第三方公布。
3 漂流图书馆风靡全球
    图书漂流网站自2001年创办至今,图书漂流活动几乎遍布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从南极科学考察队到长年冰雪覆盖的阿尔卑斯山,从美国大都会纽约到被饥荒折磨的埃塞俄比亚,从战火纷飞的巴勒斯坦到东方古国中国和印度,到处都能见到"图书漂流"会员的身影。美国的会员人数和单人"放"书数都占了{jd1}优势,全美共有近14万会员,比所有其他国家加起来的总和还要多,一个人登记图书最多者达2121本,创网站之最;有5700多万人口的意大利拥有会员11000多人,而在不足2000万人口的加拿大却有会员逾两万人,会员占总人口比例{zg},而人口数倍于美国的印度只有会员1200余人,号称网民过亿的中国包括台港澳地区也仅有1443人,而除了南非、肯尼亚和尼日利亚,非洲其他国家的会员数都没有超过两位数。
4 漂流图书馆在中国
    图书飘流已经影响到中国。2004年初,春风文艺出版社在网站首页发布的一条消息称,"为了营造书香氛围,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留下一点思想者的空间,为了让那飘香的浓墨在人们匆忙的脚步间弥漫,春风社感觉自己有义务让更多的人去品味思维飞升的快感,因此,在全国范围进行图书飘流……"。春风文艺出版社发起的这场图书漂流活动在网上引起了人们较大的关注。人们对读书人这种"乌托邦"式的行为感到既新鲜又浪漫。活动伊始,春风社精选了2004年新出的三本畅销好书,其中有石钟山的《遍地鬼子》、洪峰的《革命革命了》、阎连科的《受活》,散发到全国各地。三本书首页上印有"飘流图书"字样,各地的读者可以在经销商经营场所内随便取阅(可带出场),阅读后交回经销商处即可。读者可以将阅读后的感受发表在春风社的网站www.chinachunfeng.net上,只要发表感受文章的读者得到网友100个支持的"鲜花"或100个反对的"鸡蛋",就将得到该社送出的本书作者签名的珍藏本图书一本。
    家在广州的大学生曾明得知"图书漂流"网站后,当即就想尝尝放书的滋味。2004年5月的{yt},他把一本心爱的书--《今天你开心吗》放在自己就读的南开大学图书馆前,然后躲在一旁观看。半小时后,一个女生走过来拾起了那本书。曾明太舍不得这本书了,于是赶紧走上前去解释"图书漂流"的故事,并提出看完书后还给他。女孩诧异不已,不过也收下了书。一周等待后,心爱的书终于回到曾明手里,也算结束了短短的“漂流历程”。
    “图书漂流”网站上登记的中国网友仅千余人,能够真正"放书"的活跃分子更是寥寥可数。有位记者曾在2004年3月19日,将一本莫名著的《美国梦》"遗忘"于深圳的{dj0}闹市xx大厦咖啡店里,流连此店者想必不难看懂夹在书中的中英文字条。但直到今天,他也没有发现捡书人的任何反应。有位注册名叫"逆来顺受"的会员,已放出了6本书。他把书都放在了最可能被有心人发现的地方,不料也是无奈的相同结局--6本书不知下落。当然,即使在会员众多的国家,持续传递率也不太高,创办人Ron的估计是20%-25%,"放"书{gj}美国密苏里州的会员41ibros共"放"出2121本书,被报告的也只有517本。对于一个幅员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千名网友好比是星星之火。星星之火要燎原起来,不仅要依靠会员的无私奉献,更需要他们的坚韧意志。
    让人失望的是,检索中国网民的资料,绝大部分人的网上书架上都是空空如也,中国网民似乎仅满足于登记做个会员就算了,活跃的网民少之又少。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中国,会员的地区分布与该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基本上呈正比关系。拥有会员人数超过百人的依次是:北京、上海、广东、四川、山东、浙江和湖北。
5 思考与启发
5.1"图书漂流"挑战参与者的道德底线
    图书的漂流链能否实现有效的链接,xx要靠所有参与者的知识素养、文明程度和道德情操。其实图书"放飞"活动,xx是在挑战读书人的道德底线。三年来的实践证明,在经济发达、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欧美地区,网站拥有的会员多,图书持续传递的成功率也高,但也不足30%。假如真的能够达到Ron最初设想的那样,有很多的人可以免费分享"精神食粮",去关注那些好书,那就真是这个复杂世界的万幸了!中国春风文艺出版社社长韩忠良先生由衷地说:"我们相信读书人的的品德,我们相信会有更多的读者去传看我们的书,如果我们免费阅读的精品图书能给那些爱好读书的人带去一些阅读的享受,能唤起更多的人去读书,那我们的这个活动就是有意义的!"
5.2 脆弱的"图书漂流"传递生态链
    虽然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对Ron创办的这个网站赞不绝口,认为这个非赢利的网站是当今功利和浮躁世界的一股清流,绝大数读书人对该网站也表示认可和支持,但是图书漂流的有机生态链仍然是极为脆弱的。
    (1)出版界的冷眼旁观。对于图书漂流网站的将来,会员及有关媒体众说纷纭,有的称它为未来世界的文字出版模式,因此它引起了出版界、作家、法律和商业研究机构的注意。虽然所有的出版商都没有对网站提出异议,而且认为图书漂流还会促进销量,但是他们对网站是抱着一种冷眼旁观的心态。因为很多人舍不得自己心爱的书,一本放出去后马上又买一本同样的补充到书架上。又因网站严格要求登记作者名字和国际版权号,作家们也认为这给他们作了免费宣传。也有人认为五年后它会发生变化,因为按照目前每天300~400会员的增长,5年后参加图书漂流的会员人数将达到100万,网站可能难以为继。
    (2)网站的经费来源成为一大问题。网站是一种民间性质的非赢利组织,政府对此没有一分钱的投入。目前网站靠Ron在"人类系统"的收入以及售书、出售印有图书漂流徽标的背包、T恤、水杯等纪念品来维持生存。如果有{yt}由于缺少经费,网站实在办不下去或响应的人不多,而且也没有公司对网站给予财力上的支持,那么这种带有浪漫和神秘色彩的图书漂流活动也就寿终正寝了。
    (3)每天都在发生的各种天灾xx。各种天灾xx都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图书漂流的发展,书籍的人手相传及匿名放置的方式在"9.11"以后受到警告,尤其是最能令书远游的机场、飞机、长途巴士等,任何悄悄留下的东西都可能被安全人员误认为是"恐怖xx"而收走,这既是会员{zd0}的乐趣之一,也是会员的{zd0}担忧之一。当"9·11"的恐怖慢慢淡去,各种世界性的传染病如SARS、禽流感等的阴影又笼罩在了世界各地,也笼罩在了图书漂流会员头上,这都是制约图书传递的致命因素。
5.3 创办中文"图书漂流"网站
    图书漂流网站的会员有近30万人,但是拥有十三亿人口并且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却只有区区千余人的会员,在全世界排名第十四,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其中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绝大数中国人并不知道这个网站,因为没有图书漂流网站的中文版。在图书漂流过程中,即便有中国人在公共场所捡到了正在漂流的图书,他也不知道这本书的来龙去脉,他还认为是谁不小心丢了这本书。如果国内有关人员能够抛除一切功利思想,大胆创办图书漂流中文网站,而且能像新浪、雅虎、搜狐等知名网站一样深人到千家万户,那么我们相信,在我们这个具有辉煌文明的国度,我们的图书"漂"得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都更远、更奇、更令人回味!

 

                                           选自《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年第2期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全球"漂流图书馆"_森林里的童话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