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11 16:34:28 阅读38 评论12 字号:大中小
品 味 金 石
——丁敬与浙派印风
不少的人把篆刻称作“金石”,实际上并不对,因为金石是指北宋及清代乾嘉以来的金石考据学,是对古代青铜器及碑铭等进行研究的一门学问。之所以把篆刻称作金石,究其原因是篆刻艺术自从元明以来成为文人案头的雅兴后,无论是实践还是理论,与这一门学问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上古青铜器铭及秦汉碑刻,成了篆刻创作直接取法的对象,而“金石味”的获得,更是作为篆刻作品评价雅俗的重要标志。而“金石味”又原出于金石考据学中古代碑铭实物材质的金——实质多为铜、石——碑碣用的材料本身及其拓片所透露出来特有的视觉气质,也就自然使篆刻艺术与“金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在社会上把篆刻称作“金石”大家也能明白是在讲篆刻的原因。
诚然,把“金石味”作为篆刻审美的重要追求,并为此在技法上进行多方的探索,成了文人篆刻自从发端时起就高唱的主题曲。由早期圆珠文强调笔画的金属质感美,到文彭等为仿效碑铭风化残损的“金石味”,将刻好的作品故意摔在地上以求破损;何震用猛利的刀法,留出重重的刀口以摹拟风化残损笔意,所追求的残缺美;到皖派的邓石如、吴让之等以爽快的冲刀,强调碑刻的刀刻感受,显示的是刀法美,当中还真有不少令人难以忘怀的故事。而以丁敬为开山祖师,活跃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浙江杭州一带的浙派,也以其独树一帜的刻印技巧——切刀法,成为开一代印坛风气的,影响后世的成功范例。而其切刀法的技巧,也是出于摹拟金石碑铭拓本中残缺美和刀法美为重要指向的。
丁敬(1695-1765),字敬身,号钝丁、砚林、砚叟、龙泓山人等,浙江钱塘人。生性耿介清高,无意入仕。乾隆元年(1736),四十二岁的丁敬由于在诗文书画、金石篆刻等方面已是“时望甚高”,地方官府遂以“博学鸿词”举荐他去应试,但他借故推辞不就,仍以“居市肆卖酒自给”为乐。
丁敬的篆刻艺术观点,大多散见于他的印章边款和诗文之中。而其中一首《论印绝句》诗,可以较全面地表达他对印学的总体主张,其诗曰:“古人篆刻思离群,舒卷浑同岭上云。看到六朝唐宋妙,何曾墨守汉家文。”在丁敬的眼里,篆刻艺术创作要有独立思考精神,不能墨守成规,要善于从那些前人未能发现的地方去探求才能有所成就。因此在艺术旨意上要勇于摆脱时代的创作局限,发挥自我的艺术个性,敢于“思离群”,才能象岭上的白云一样来去自如,无所羁绊,有所创造。所以,他在一片“师从汉法”的艺术环境中,能在被遗弃的六朝唐宋印章遗迹中,洞察其中妙处,从而达到独树一帜的理想境界。观其作品,可以看到其师法六朝唐宋妙处,成为有别于其他派流印风的重要特征。不少作品的布白形式上更直接吸收唐宋官私印章的特点。而贯穿其创作始终的切刀法,除部分应受到明代何震的影响外,大概也得益自于刀泼辣更胜于汉印的六朝时期将军印与碑铭文字受风化剥蚀后的金石韵味。
作为浙派篆刻风格的完成,切刀法冶印的技法取向和不断成熟发展,成为了这{yl}派的主要标志性特征之一,自丁敬以后,更有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等人作为这{yl}派的中坚,把浙派印风的大旗一直发扬光大。由于他们的活动范围多在杭州附近,故后世又称其为西泠八家。一般认为,这{yl}派发展到黄易为{zg}峰时期,到赵之琛、钱松之手而达到了规范完善的地步。
这里为大家介绍的是丁敬的一枚巨型作品《下调无人采,高心又被嗔。不知时俗意,教我若为人》,内容出自唐代张洪厓的一首绝句诗。此作品充分体现了丁敬开创的浙派篆刻的艺术特点。作品的章法布局上仍以汉满白文印的特点为基调,部分笔画处理吸收了六朝唐宋印中九叠篆文的特点,如“人”、“采”、“不”等字,以求布白的均衡。作品中用笔线条的边缘多凹凸不平,这正是该流派运用切刀法治印的重要特点。这种刀法刀口细小,运刀短促,刀锋鲜明。也有人认为是采用细碎冲刀刻成。其灵感来源一是对金石碑帖拓本中,字口线条边缘受风雨侵蚀所形成的斑驳不清、凹凸不平的特殊效果。其二是对古碑铭刀刻特点的体现。其三是对印文书法书写用笔效果的表现。这三点总括起来,也许就是在当时的认识条件下从技法出发对所谓“金石味”的追求。
“金石味”作为篆刻艺术的审美特征之一,由于背后有庞大的学术体系支持,成为篆刻艺术的重要的审美特征。从篆刻创作上探索其表现方法的工作却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来,直到现代。对丁敬及浙派的审视,使这组尘封的脚印变得清晰起来,让我们能从中去感受先贤们探索的艰辛。
下调无人采,高心又被嗔。不知时俗意,教我若为人。 作者:丁敬(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