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凉的草莓族_梵音_新浪博客

     草莓色泽艳丽,给人以一种豪华气派的感觉,作为食物它的确让人垂涎欲滴。我相信无论谁看了都会打心眼里喜欢,想尝上几粒。然而当你把它放入口中时,你会发觉它几乎入口即化,淡淡的甜味在口中也实在残延不久,瞬间即逝。虽然如此每当再次见到草莓,我依然还会要买几粒尝尝的欲望,不是因为它有多好吃,而是因为它看起来实在诱人。几日在真实故事之《悲凉的草莓族》中{dy}次看到以草莓喻人,故事的中主人翁也确实给人一种草莓般华丽而脆弱的感觉。

     这个孩子毕业于营销专业的博士高才生,口才也很不错,家庭背景优越,父母对于聪明好学的他宠爱有加,凡是顺从。故事没有介绍他在学校所享受的待遇。以其高才生的优越条件他脱颖而出,与另一位农村孩子一同受聘。我相信本来总经理是更看好他的。然而...........

     每当有工作要做时,无论分内分外,他总是不耐烦的拒绝:“我堂堂的博士生干这种活”上班总是迟到,受到批评则以诸多理由推脱责任。与人相处总自以为是,高高在上。由此可见他在学校里,也决不会是个xx班集体利益的人,绝不会是个愿意帮助他人的人。也许,当然这是我的猜测,因为他成绩优越,上课迟到早退老师也不会过于批评吧。十几年学校读书养成的散漫习气已成为他性格的一部分了吧?家长和老师的纵容,让他觉得散漫根本算不上什么缺点,更算不上什么错误。当经理批评他时,他居然依然以他在学校里应付老师的那一套来应付他的经理。心里还觉得:“一个小小的经理而已,嚣张什么!”全然不以为自己有什么错。甚至拂袖而去。他的女友善意的欲向他指出他的缺点,被他不耐烦的终止。经他爸爸的朋友说情,他得以被继续留用。然当他得知自己的考核成绩居然排在公司所有人的{zh1},而与他同时受聘的乡下小伙子却名列{dy}。他没有反思自己的不足----那个乡下小伙子做工作与他正好相反,无论分内分外,都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去做,也确实成绩斐然,只埋怨大家对他心存排挤之心,愤而辞职。

      他的一味的推卸责任,自以为是,使他认识不到他自己的缺陷;他的闻过而恶的心理使他失去了认识自己,改正自己的机会;他的父母的无原则宠溺放纵了他的不良性格的膨胀。以至于辞职后的一个月五次受聘又五次被解聘后都在父母的帮助下受聘于第六家企业时,由于他的漫不经心,一个小数点,让公司损失了二十多万元。当经历批评他时,他居然依然漫不经心的道:“不就是一个小数点吗?至于那么说我吗?”他的经理愤怒了,他终于受到了有生以来{dy}次如此严厉批评,他忽然觉得自己真的是枉读诗书十几年,百无用处一书生!这期间,他的女朋友因为母亲患子宫癌,心中恐惧,欲求安慰,累累给他电话,他居然一次未接。在他{zh1}一次被解聘之后,她终于找到了他,问他为什么,他道:“你以为这段时间我就神仙般的日子,我告诉你我过着地狱般的日子!”当女朋友告诉她:“我最需要你的时候,你在哪里?现在我来见你,不是来听你对我说对不起,是来跟你说再见的。我们分手吧。”

      女友走后,他崩溃了:这个所有的人都不需要我,所有的人都不欢迎我。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他没有去想:当他们需要我的时候,我为他们做了什么?当他们接受我的时候,我又是如何回报他们的好意的?他没有去想。万念俱灰之下,他打开煤气自绝生命。他的父母伤心欲绝,然而这一切还来得及么?

      这个案例说明了些什么?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学校对于我们的孩子应该教会他们些什么?应该培养他们些什么?难道仅仅是书本的知识就够了么?一个学生难道只要考取了好的分数就是优秀生么?一个好的分数就足以说明一个教师很优秀么?仅仅以分数评判一个教师,一间学校的优劣是否可取?这样做导致的教育后果是什么呢?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学校把孩子当温室里花朵精心的护养着,舍不得让他们经历任何风吹雨打,是否就充分的体现了教育的人性化?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悲凉的草莓族_梵音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