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季,截止目前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已收治四例森林脑炎患者,较往年发病率较高。那么,森林脑炎到底是种什么病,由什么引起,应怎样预防呢?就此,记者咨询了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症科主任吴龙仁。 传播途径 据吴主任介绍,森林脑炎是由蜱(俗称草耙子)传病毒所引起的xxxx系统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瘫痪为特征,后遗症较重,病死率较高。 据了解,鼠类为森林脑炎的主要传染源,另外,松鼠、刺猬、兔及鸟类等均可感染,成为本病的传染源。但传染途径却只有,通过蜱(俗称草耙子)的叮咬传播。蜱不但是传播媒介,也是储存宿主,能带病毒越冬,还能经卵传代。所以,森林脑炎病毒通常在野生动物与蜱之间循环传播。当蜱叮咬人以后,病毒随叮咬处的伤口侵入,使人感染。 本病的流行有严格地区性、季节性和职业性特点。主要感染区,见于东北和西北某些原始森林地区,而我州也属感染高发区。流行于春夏季,5月份开始发病,6月发病最多,7月以后明显减少,所以又称春夏脑炎。发病对象主要为森林作业者,尤以采伐工人最多。发病年龄以20~40岁青壮年为主,大部分为隐性感染或为轻型病例,少数出现典型症状。 临床表现 据吴龙仁主任介绍,森林脑炎一般有7~21天的潜伏期,且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症者多起病缓慢,有发热、xx、全身肌肉酸痛、食欲不振、乏力等。重症者起病急剧,出现高热、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和瘫痪。少数病人电击样起病,持续高热,数小时后进入昏迷、抽搐、延髓麻痹而死亡。 持续高烧一般在38℃以上,大多数持续5~10天;半数以上病例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早期常表现为表情淡漠、嗜睡、谵妄、昏睡,以后进入昏迷。亦有表现狂躁不安、精神错乱等。意识障碍随体温下降而逐渐恢复;而脑膜刺激征是本病最早出现和最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开始为剧烈xx,部位不定,其次为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一般可持续5~10天,意识清醒后仍可存在一周左右。瘫痪多发生在颈部、肩胛肌和上肢肌肉为主,其次为偏瘫和下肢瘫痪,常发生于2~5病日。颈部和肩胛肌瘫痪时出现本病特有的头部下垂症状。上肢瘫痪时,手臂呈摇摆无依状态。瘫痪一般经2~3周后逐渐恢复,约半数出现肌肉萎缩。偶有语言障碍、吞咽困难等延髓麻痹症状。 多数病人经2周体温恢复正常,肢体瘫痪逐渐恢复,神志转清。少数病人病程迁延数月,形成慢性,留有后遗症或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约有1/3肢体瘫痪者出现肌肉萎缩,长久不能恢复。少数遗留瘫痪、精神异常、失语、xx、痴呆等。 预防很重要 吴教授说:“由于森林脑炎尚无特异性xx方法,所以预防显得尤为重要。”主要措施包括:在林区工作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严防蜱叮咬。如穿五紧衣(裤脚、袖口、领口扎紧的连身衣服);林区做好灭蜱和防、杀鼠工作;进入疫区应接种森林脑炎疫苗。 由于天气原因,州府延吉市有不少市民,在空闲时间到帽儿山游玩,是否也存在患森林脑炎的危险。吴主任解释到:“市民不必过于紧张,并不是所有草耙子都携带森林脑炎病毒,只有被携带病毒的草耙子叮咬后才会有可能患上森林脑炎,而这种携带病毒的草耙子则多存在于原始森林。在我州,汪清县内的原始林区属易感染区,而延吉市的帽儿山并不属易感染区,但市民在爬山过程中,仍要小心防范其它蚊虫的叮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