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试文综地理真题(江苏卷)详解_启迪慧想_新浪博客

2010高考江苏卷地理xx解析    高清地图重绘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l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台题目要求的。
    2010年3月以来,北太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太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图l为火山喷发图片。回答l~2题。

<wbr>有参考答案)" ALT="2010高考江苏卷地理xx(WORDxx <wbr>有参考答案)"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static6.photo.sina.com.cn/middle/5a18c50fx740f5136bbd5&690" WIDTH="292" HEIGHT="203" />                                           图1

1.导致冰岛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压带和气流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           B.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
  C.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风         D.副极地低气压带和东北风
2.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一水啊、生物圈一岩石圈        B.岩石圈一大气圈一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一大气圈一岩石啊        D.水圈、生物圈一岩石圈一大气圈

1B  2A   解析:2010年3月以来的冰岛火山灰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热点。
第1题:关键在于熟悉冰岛所在的纬度位置,题干中的“北太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已经有了明确的暗示,但需要说明的是冰岛位于北极圈以南,只要知道这一点,很容易得到答案B.
第2题:该题已经说明是火山灰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而不是从火山灰的来源开始,很显然火山灰漂浮在大气圈中,慢慢会沉积下来,进入到水圈、生物圈,最终沉积下来。

  图2为6月22日与l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回答3—4题。

<wbr>有参考答案)" NAME="image_operate_99761276091841984" ALT="2010高考江苏卷地理xx(WORDxx <wbr>有参考答案)"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static5.photo.sina.com.cn/middle/5a18c50fx740f513b64d4&690" WIDTH="262" HEIGHT="209" />3.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丙、丁、甲、乙   D.丁、甲、乙、丙
4.四地自北向南捧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C.丁、乙、丙、甲    D.甲、丙、乙、丁

3B  4D  解析:该题组主要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年际变化与纬度之间的关系。
第3题,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地太阳高度角变化较小,而且普遍比较大,甲地不仅变化幅度大,且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丙地太阳高度角{zd0}可以达到90度,丁地则变化幅度偏大,因此答案为B。
第4题,根据第3题,再依据6月22日和12月22日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推断半球,入甲地肯定位于北半球,而且在北半球的中纬度,依据就是两点,{dy},甲地的太阳高度在冬至和夏至这两天都大于0度而且小于60度;第二,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其余类推。

    2010年1月,海地发生7.3级地震,几十万人遇难;同年2月.智利发生8.8级地震,数百人丧生。图3为两次大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wbr>有参考答案)" NAME="image_operate_45331276091854500" ALT="2010高考江苏卷地理xx(WORDxx <wbr>有参考答案)"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static3.photo.sina.com.cn/middle/5a18c50fx740f51417d02&690" WIDTH="334" HEIGHT="228" />

5.两次大地震
  A.震中都位于太平洋沿岸     B.震中都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
  c.能量源自地球内部         D.遇难人数的多少取决于震级的大小
6.图中甲、乙两区农业发展条件的相同点是
  A.地域狭小,耕地规模小  B.终年光照充足  C.雨热同期  D.全年降水分配均匀

5C  6A  解析:2010年仿佛使人们又回到了2008年的汶川地震。仅2010年1-4月之间,就相继有中国台湾花莲外海、高雄、巴基斯坦、巴布亚新几内亚、汤加、日本、海地、智利、中国玉树等第发生地震。地震的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地震的发生机制和伴随的地质灾害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第5题,关键在于了解地震的能量来源和海地、智利两国的地理位置以及影响地震烈度的因素。地震属于内力作用,能量来自于地球内部,大多位于板块边界,但需要说明的是大板块内部存在的断层也可以引发地震,如海地地震;影响烈度的因素不仅包括震级,还包括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的抗震强度等。
第6题,智利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紧邻安第斯山脉,地形以山区丘陵为主,仅有狭窄的沿海平原,海地是岛国,面积小,地形也以山区丘陵为主。图中智利甲地属于地中海式气候,乙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图4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示意图,图5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7-8题。

  图4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范围示意图,图5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7~8题。

<wbr>有参考答案)" NAME="image_operate_29371276091874218" ALT="2010高考江苏卷地理xx(WORDxx <wbr>有参考答案)"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static14.photo.sina.com.cn/middle/5a18c50fx740f51460e0d&690" WIDTH="499" HEIGHT="232" />

7.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主要原因是
  A.受寒、暖流共同影响       B.受暖流影响
  C.受寒流影响               D.受陆地影响
8.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和降水特征与图5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7C  8B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区域气候类型的分布。
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所覆盖的区域都在中低纬度,而大陆西岸比较宽,则主要因为22℃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暖流增温,等温线向高纬度弯曲,寒流降温,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
第8题,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可以判断出气候类型应为热带雨林气候,而甲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乙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丙地位于南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丁地是热带雨林气候。这里需要具体区别的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见下表: 
 图6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9一I0题。

<wbr>有参考答案)" NAME="image_operate_22191276091887937" ALT="2010高考江苏卷地理xx(WORDxx <wbr>有参考答案)"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static2.photo.sina.com.cn/middle/5a18c50fx740f514a8b91&690" WIDTH="241" HEIGHT="252" />
9.甲河与乙河的分水(脊)线是
  A.KLOP线   B.KMOP线   C.KMNQ线   D.KRQ线
10.拟在K点与T点之问选择起伏较平缓的路线.修建供拖拉机通行的道路.合理的路线是
  A.KRQFF  B.KMNQPT线  C.KLOPT线  D.KsT线

9B  10D  解析:等高线判读是等值线中最经常考的知识点。
第9题,分水(脊)线从大的方面来说往往是山脉或高低,从微地貌来说又是以山脊。
第10题,按照“K点与T点之间选择起伏较平缓的路线”的要求选择等高线分布比较系数的线路。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5月1日正式开园.会期l84天。图7为我国末部地区一般年份夏季风进退及锋面位1示意图。回答ll一12题。

<wbr>有参考答案)" NAME="image_operate_90111276091906796" ALT="2010高考江苏卷地理xx(WORDxx <wbr>有参考答案)"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static10.photo.sina.com.cn/middle/5a18c50fx740f514f2a69&690" WIDTH="204" HEIGHT="268" />11.据图7.下列关于世博会期问影响上海的天气系统及上海的天气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5月和7月主要受冷锋影响,狂风暴雨  B.6月和lO月主要受暖锋影响,阴雨连绵
  C.7月和8月主要受副高控制,高温少雨  D.9月和1O月主要受反气旋控制,寒冷干燥
12.小亮计划参观世博园中多个国家馆.为设计合理的线路,最宜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11C  12A   解析:该题组主要考查中国雨带推移规律以及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第11题,中国雨带通常在3-5月份在南方登陆,6月份到达长江流域,7-8月份到达华北和东北,9月份南退,1月份xx退出大陆,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5月1日正式开园,会期l84天,10月初结束。期间7-8月份会受到副高控制,炎热干燥,6-10月份还会受到台风影响。
第12题,该题主要要了解三S技术的各自特点和应用范围或领域。要想访问多个国家馆,就要分析各馆之间的距离以及各馆的人流量,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得到正确的方法。

 图8为我国某城市工业、商业和居住用地比例时空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l3一l4题。<wbr>有参考答案)" NAME="image_operate_48131276091917937" ALT="2010高考江苏卷地理xx(WORDxx <wbr>有参考答案)"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static5.photo.sina.com.cn/middle/5a18c50fx740f51555304&690" WIDTH="304" HEIGHT="214" />
13.曲线①、②、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符合一般城市三类用地时空变化特点的是
  A.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  B.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
  C.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  D.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
14.2005年与l990年相比,距市中心12千米处
  A.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居住用地比例减小  B.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C.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工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D.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13C  14B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功能分区的变化和特点。
第13题,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的发展历史和变化趋势来判断。一个城市早期并没有严格的功能分区,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通常并没有分开,而是混杂在一起,城市中心人口稠密,甚至都没有明确的工业区、商业区,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中心区逐渐演化为商业区,居住人口逐渐减少,工业区则向城市外缘迁移,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减少了环境污染。
第14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学生只要区别①、②、③功能区1990年、2005年之间的变化即可。
  图9为三个城市圈20世纪不同年代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l5~l6题。<wbr>有参考答案)" NAME="image_operate_59421276091930203" ALT="2010高考江苏卷地理xx(WORDxx <wbr>有参考答案)"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static2.photo.sina.com.cn/middle/5a18c50fx740f5159e281&690" WIDTH="472" HEIGHT="277" />

15.下列选项{zfh}“高出生率、低死亡牢、高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是
  A.乙城市圈70年代    B.乙城市80年代 C.甲城市圈90年代   D.丙城市圈90年代
16.人口迁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化过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乙城市圈6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商 

  B.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慢、水平低
  C.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 

  D.90年代,与丙城市圈相比,甲城市圈城市化速度快、水平较低

15A  16D  解析:该题组主要考查人口增长模式、城市化与人口迁移之间的关系以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1特点。
第15题,通常判断三率的高低以0℅左右为低,1℅以下为较低,1-2℅为较高,2℅以上为高,依次可以看出甲城市80年,乙城市60年代和70年代可能属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增长模式。
第16题,从图中可以丙城市90年代人口迁移增长率为负值,人口不断在外迁,这代表了发达国家当前的城市化发展特点,而甲城市,人口迁移增长率大,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这表明城市化发展速度快,代表了发展中国家当前的城市化发展特点。

  图l0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圈。读图回答l7一l8题。

<wbr>有参考答案)" NAME="image_operate_87271276091942750" ALT="2010高考江苏卷地理xx(WORDxx <wbr>有参考答案)"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static16.photo.sina.com.cn/middle/5a18c50fx740f5160017f&690" WIDTH="528" HEIGHT="272" />

17.①、②、③、④、⑤的含义符合该循环系统的是
  A.种苗培育、饲料加工、排放、废弃物、饲料  B.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废弃物、肥料
  C.种苗培育、水窖集雨、净化、废气、饲料    D.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肥料、废弃物
18.该园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A.小农经营    B.集约化程度低  C.商品率高    D.科技水平低

17D  18C  解析:循环经济是工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具体来说,工业的可持续方向是清洁生产,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是生态农业。
第17题,只要弄清楚该地区农业科技园各生产环节之间的联系即可。
第1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农业科技园属于乳畜业,而决定乳畜业的因素主要是市场和饲料,农业科技园自身的种植业提供饲料,而与外界联系的只有销售环节。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3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图11为我国某山体不同坡向垂直带谱示意图。某校地理兴趣小组通过对该山体垂直带谱的分析.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读图回答l9—20题。

<wbr>有参考答案)" NAME="image_operate_42961276091954093" ALT="2010高考江苏卷地理xx(WORDxx <wbr>有参考答案)"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static15.photo.sina.com.cn/middle/5a18c50fx740f51660d5e&690" WIDTH="403" HEIGHT="308" />

19.关于垂直带谱的看法.正确的是
  A.东坡、南坡的带谱比北坡、西坡复杂.是因为山麓地面高度不同
  B.西坡的高山灌丛草甸带比东坡的高而窄.是因为西坡比较湿润
  C.北坡积雪冰川带的下限比南坡低是坡向造成的
  D.东坡积雪冰川带的下限比西坡低是地形造成的
20.对山体位置的判断,正确的是
  A.地处南方湿润地区  B.地处西北干旱地区  C.位于湿润河谷一侧  D.位于干热河谷一侧

19AC   20AD  解析:第19题,该题首先要根据垂直带谱确定区域,在中国垂直带谱如此繁多,且基带为常绿阔叶林的只能是横断山区和喜马拉雅山南坡,只要确定了这一点,问题迎刃而解。影响雪线的因素主要是:纬度、坡度、坡向和降水量,如喜马拉雅山南坡虽然是阳坡但是迎风坡,所以南坡雪线反而低。垂直自然带的个数取决于纬度和相对高度。基带决定了该山脉的大致地理位置。
第20题:从上题可知该区域位于西南地区,但影响该地区的主要是东南季风,而不是西南季风。

 2010年3、4月间.我国西南数省遭遇大早。而新疆堆吾尔自治区阿勒泰部分地区却在准备防洪。据此回答21一22题。
21.西南地区发生旱灾的主要原因有
  A.属于湿润地区,农业用水量过大    B.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
  C.属于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    D.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蒸发量大
22.阿勒泰部分地区洪水的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有
 A.暴雨引发洪水.建立预警系统     B.雨季降水形成洪水.修建水库
 C.积雪融化引发洪水.疏浚河道     D.来自上游的洪水.修堤筑坝

21.BD  22.CD  解析:地理的{zd0}优势在于时代性特别强,纵观今年全国各省市地理xx这一特色反映得淋漓尽致。
第21题:西南地区从去年9月份,由于大气环流异常,一直降水很少,气温也比往常偏高,再加上喀斯特地貌,地表水缺乏等原因,使得旱灾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第22题:相反,去年冬季开始,一直今年春季,西北地区多暴风雪,气温回升后,积雪大量融化,造成了融雪性的涝灾,所以针对这个原因,A、B两个选项都是错误的。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图l2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23—24题。

<wbr>有参考答案)" NAME="image_operate_46941276091970421" ALT="2010高考江苏卷地理xx(WORDxx <wbr>有参考答案)"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static11.photo.sina.com.cn/middle/5a18c50fx740f516ab12a&690" WIDTH="370" HEIGHT="253" />
23.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
  A.①    B.②    C.③    D.④
24.全球气候变化会对粮食生产产生较大影响.其主要原因是
  A.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B.旱涝灾害增多  C.某些物种灭绝    D.土壤肥力下降

23.AC  24.AB  解析:第23题,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后,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增强了,即①增强;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则大气逆辐射也会增强,即③变大。
第24题: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在于改变了原有的干湿状况,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乃至于会影响一个地区的农业结构;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另一个方面在于加重自然灾害,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图l3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25—26题。<wbr>有参考答案)" NAME="image_operate_30471276091996265" ALT="2010高考江苏卷地理xx(WORDxx <wbr>有参考答案)"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static10.photo.sina.com.cn/middle/5a18c50fx740f516f45b9&690" WIDTH="280" HEIGHT="214" />

25.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的是
  A.①为资金    B.②为技术   C.③为劳动力    D.④为原料
26.关于两区域同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
  B.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
  C.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
  D.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城市化
25.AC  26.CD   解析:该题组主要考查产业转移。
第25题:发达国家技术先进,资金雄厚,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而资源丰富,有着众多的廉价劳动力。
第26题:目前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骄傲转移的产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等两类企业,其仍然垄断着高技术行业或某些高技术产品,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亦是经济发展道路上的一个过程,对于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好处。

二、综合题:本大题分必做题(第27题~第29题)和选做题(第30题).共计60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图l4为青藏高原降水量分布图,图I5为青藏高原地形剖面示意圈。
<wbr>有参考答案)" NAME="image_operate_28031276092012265" ALT="2010高考江苏卷地理xx(WORDxx <wbr>有参考答案)"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static2.photo.sina.com.cn/middle/5a18c50fx740f5173c3a1&690" WIDTH="562" HEIGHT="237" />
    材料二  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500米以上.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一般在一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为主.局部地区有高寒草原。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多。

  (1)高原东南部适宜发展河谷农业。其有利条件是  ▲  。高原北部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  .若过度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是▲。(6分)
  (2)高原北部可开发利用的主要能源是▲。东南部水能资源丰富.其原因是▲  。 (4分)
  (3)我国在高原东部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是指▲  、▲和澜沧江.建立该保护区的目的是▲。(4分)

解析:今年青海玉树地震,一下把人们拉到了青藏高原,该题解题的关键在于能熟悉青藏高原的区域特征,熟悉地形、河流、气候等地理的分布和发展变化。高原东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与高原面的河谷农业不同,高原面上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所以选择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发展种植业,限制因素是热量,这是容易多的知识点。三江自然保护区中的三江是指黄河、长江、澜沧江,世界自然遗产中的三江并流是指长江、澜沧江、怒江。
答案:(1)热量、水分条件好  畜牧业  生态破坏
  (2)太阳能    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落差大
  (3)长江  黄河  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系统

28.图l6为1990年和2006年我国原油进口来源地结构图.图l7为2006年各地区原油生产、  原油加工和乙烯生产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读图回答问题。(14分)

<wbr>有参考答案)" NAME="image_operate_24161276092023171" ALT="2010高考江苏卷地理xx(WORDxx <wbr>有参考答案)"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static10.photo.sina.com.cn/middle/5a18c50fx740f51785489&690" WIDTH="481" HEIGHT="216" />

(1)图l6所列国家中,与1990年相比,2006年新增的石油进口国中比重{zd0}的三个国家依次是  ▲ 、 ▲ 和 ▲ 。(3分)
(2)为保障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应采取哪些措施?(4分)
国外方面:    ▲    。    国内方面:    ▲   
(3)读图l7,原油生产比重明显大于原油加工比重的地区有▲    ,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原油加工比重大的主导因素是▲    。华东地区原油加工、乙烯生产比重大的主导因素    是▲    。(3分)
(4)石化工业园是由石油化学工业企业集聚而形成的.其主要优点有▲    和▲    。(4分)

解析:能源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原油进口量一直在增加,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所以关注石油,缓解能源危机就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中国石油进口的主要渠道从图示可以看出主要来自于西亚、俄罗斯、非洲等地。而在我国国内,能源生产和消费也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华东、华南、华中等地经济比较发达,但能源严重不足。
答案:(1)沙特阿拉伯  安哥拉  俄罗斯
  (2)拓展石油供应渠道(来源地多元化);保障石油运输安全(运输方式多样化)
    加强石油勘探开发;建立石油储备基地
  (3)西北、华北、东北      原料  市场
  (4)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有利于集中治理污染

29.表l为珠江、淮河流域有关数据对比表。读表并回答问题。(12分)
                                                表1

<wbr>有参考答案)" NAME="image_operate_28411276092035140" ALT="2010高考江苏卷地理xx(WORDxx <wbr>有参考答案)"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static8.photo.sina.com.cn/middle/5a18c50fx740f517cf2a7&690" WIDTH="555" HEIGHT="100" />

                                                                   ※为2005年数据
(1)淮河流域面积约为珠江流域的3/5,而径流总量却不足珠江的1/5,其主要原因是   ▲    。(2分)
(2)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远高于珠江流域的主要原因是   ▲    。(2分)
(3)珠江中下游地区夏秋季节多突发性暴雨洪水,主要原因是   ▲    ;冬季河口处常受海水人侵的威胁,主要原因是   ▲    。(4分)
(4)淮河流域7、8月份多洪水。主要气候原因是   ▲    。(2分)
(5)珠江、淮河流域的耕地面积分别约为480万公顷和l200万公顷。若两流域单位面积耕地的农业污染量相当,根据耕地面积和径流总最的对比关系,淮河受农业污染的程度约为珠江的   ▲    倍(取整数)。(2分)

解析:该题在于了解中国由南向北的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河流流量大小、汛期以及汛期长短、含沙量、结冰期等,中国河流流量与中国雨带的推移有很大关系,淮河水系呈不对称的羽状,北侧支流位于华北平原,但都比较长,7、8月,华北地区迎来降水,而且多暴雨,这些支流很快将洪水汇入淮河,很容易造成涝灾。
答案:(1)珠江流域降水丰富(淮河流域降水少)
(2)淮河流域的水库库容与径流总量的比值高
(3)台风影响    冬季流域内降水少,径流量小
(4)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5)13

30.【选做题】本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题评分。   
A.[海洋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2010年4月20日,位于墨西哥湾的一座海上钻井平台起火爆炸,导致约1600米深处漏油,造成严重的海洋污染。由于天气恶劣等原因,虽然有关方面采取多种措施控制污染蔓延,但效果均不好。随即美国南部4州进入紧急状态,并宣布在该海域禁捕。有关专家还担心浮油可能“侵入”大西洋,甚王漂向欧洲沿海。图l8为墨西哥湾海域示意图。

<wbr>有参考答案)" NAME="image_operate_13621276092052281" ALT="2010高考江苏卷地理xx(WORDxx <wbr>有参考答案)"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static4.photo.sina.com.cn/middle/5a18c50fx740f51862f93&690" WIDTH="425" HEIGHT="345" />

                                                图18

 (1)该钻井平台所在地的海底地形类型是   ▲    ,其形态特点是   ▲    。(2分)
 (2)该海域石油污染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是   ▲    和   ▲    。(2分)

(3)美国南部4州进入紧急状态的原因是当时该海域风向为   ▲    ,易造成石油污染向海岸蔓延。(2分)
 (4)这次石油污染导致严重的   ▲    灾难,宣布禁捕是因为   ▲    。(2分)
 (5)如果浮油“侵入”大西洋,它将随   ▲    、   ▲    (洋流)漂向欧洲沿海。(2分)

解析:大陆架通常海水深度低于200M,大陆坡则在200M-3000M之间。海洋环境复杂而多变,尤其是深海,而且海水有着很强的腐蚀性,安全性远不如陆地。
答案:(1)大陆坡    坡度较陡   
(2)深海环境复杂    海上气象多变   
(3)偏南风
(4)生态    海洋生物受到污染   

(5)墨西哥湾暖流    北大西洋暖流
B.【城乡规划】图l9为某区域城镇发展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wbr>有参考答案)" NAME="image_operate_99581276092084406" ALT="2010高考江苏卷地理xx(WORDxx <wbr>有参考答案)"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static8.photo.sina.com.cn/middle/5a18c50fx740f518abfb7&690" WIDTH="560" HEIGHT="174" />(1)从图l9a到19c,该区域城镇发展的特点有   ▲    和   ▲    。(4分) 
(2)该区域城镇问联系的主要方式是   ▲    。(2分)
(3)今后,城镇发展可能沿   ▲    (AB、AC、AD)方向最快。(2分)
(4)区域城镇发展过程中,在土地利用方面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    。(2分)

解析: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地区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交通逐步由线状转变成网状,交通方式也逐渐多样化,交通和城市之间相辅相成,尤其是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城市往往沿主要交通线向外延伸。
答案:(1)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城镇数量减少   
(2)交通运输
(3)AC 
(4)耕地减少、用地紧张

C.【旅游地理】麋鹿生态旅游区位于盐城国家海洋湿地保护区。图20为麋鹿生态旅游区江苏省内游客数量变化图。据此回答问题。(10分)<wbr>有参考答案)" NAME="image_operate_30641276092098578" ALT="2010高考江苏卷地理xx(WORDxx <wbr>有参考答案)"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static11.photo.sina.com.cn/middle/5a18c50fx740f5192456a&690" WIDTH="552" HEIGHT="192" />

(1)根据旅游资源的分类,湿地属于  ▲   ,其旅游价值有  ▲   、  ▲   和  ▲   。 (4分)
 (2)麋鹿生态旅游区省内游客数量的变化特点是  ▲   ,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   。 (4分)
 (3)生态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将  ▲   作为首要任务。(2分)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的分类和客源市场的变化,以及如何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客源市场主要交通通达度、距离远近、经济收入等因素。旅游资源主要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类。旅游资源的价值主要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等,自然景观的价值主要在于科学价值、美学价值、经济价值,但没有历史文化价值。
答案:(1)自然旅游资源  科学价值  经济价值  美学价值
  (2)总量增加,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客源地距离,生态观念
  (3)生态环境保护

D.【环境保护】图21为生态系统中的硫循环示意图,图22为我国三省原煤生产量、煤炭消费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柱状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wbr>有参考答案)" NAME="image_operate_42701276092111156" ALT="2010高考江苏卷地理xx(WORDxx <wbr>有参考答案)"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static16.photo.sina.com.cn/middle/5a18c50fx740f51986cdf&690" WIDTH="547" HEIGHT="279" />

(1)大气中的硫主要来源于  ▲   、  ▲   和  ▲   。(3分)
(2)影响图示省区二氧化琉排放量的主要因素是  ▲   。(2分)
(3)我国北方二氧化琉排放量高于南方,而南方的酸雨却比北方严重,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2分)
(4)酸雨的危害有  ▲   。(3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酸雨的污染来源、危害以及南北方的差异,南方的二氧化硫排放量虽然不及北方,但南方多降水。从图示能源消费情况,结合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现状,不难看出中国硫化物的主要来源是煤炭。
答案:(1)化石燃料  无机硫  硫化物   
(2)煤炭消费量   
(3)降水
(4)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的生长繁殖;土壤酸化,影响森林和农作物的生长;危害人体健康;腐蚀建筑物

  • (2010-06-10 09:16:27)
  • (2010-06-10 17:58:52)
  • (2010-06-11 08:53:46)
  • (2010-06-11 06:22:10)
  • (2010-06-12 07:26:19)
  • (2010-06-12 09:43:27)
  • (2010-06-12 15:34:23)
  • (2010-06-13 07:29:35)
  • (2010-06-13 07:29:46)
  • (2010-06-13 00:00:00)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2010年高考试文综地理真题(江苏卷)详解_启迪慧想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