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本核算方法、步骤、成本分析(五)_miki1124的空间

关于成本核算方法、步骤、成本分析(五)

问:上来进销存软件,还有实行计划成本的必要吗、我公司实行计划成本10多年了,财务人员觉得不错,但是销售供应仓库以及领导觉得差强人意,现正在上进销存软件,正处于两难之中,供应部门反映实行计划成本,车间用料只用贵的,销售人员反映不知道实际成本。我公司从材料到产成品都是计划价格,计划成本,每步骤按计划价格结转。年销售额2亿元左右。总之,用微机了,还有实行计划成本的必要吗、盼复

答:用了财务软件仍可采用计划成本,但可以充分利用软件的有利条件,将材料成本差异调整到最小并进行合理的分摊,有计划成本操作经验,借助软件就可以做得更好了。用实际成本也未见得就一定能准确核算成本。成品入库如果已经调整了材料成本差异,销售成本应该就基本上接近实际成本了。我认为没有必要改实际成本。

问:电子加工类如何核算成本:
比方说要组装一台电视机,可以以定额的形式来核算成本吗?或者还有什么其他的办法?对其组装过程中的元件损耗如何核算好?是归入什么科目呢?
谢谢!

答:电子加工行业一般都采用实际成本核算,每一个产品都有自己的物料清单(BOM),根据计划产量*BOM用量就得到需领用材料的数量,如果生产中发生损坏/损耗,损坏的零件可以退报废仓,报废材料作为材料损耗费计入制造费用,生产中丢失(损耗)的零件,需要调整生产的需领用数量,计入产品的材料成本。

问:购置如u盘,工具等非一次损耗,而需要跟踪控制的物品,如何管理好些呢?

答:有两种处理方法:计入低值易耗品按照你公司的低值易耗品那摊销方法摊销;
一次性计入办公用品费用。电脑部负责发放和建立台帐进行管理。

问:车间领料(包括低值易耗、机物料)应做到按产品吗,是否增加了车间核算的难度

答:不需要按照产品,按照领用部门归集费用即可。作为费用处理不会增加核算难度。

问:我作为成本会计是一个新手,从何处着手都不知道,现在是让我负责“原材料数量金额明细帐”及月末成本费用的结转,还有登记总帐。这个原材料数量金额明细账应该怎样登记呢?公司的材料很多、很杂,应该从何处着手好,请指点迷津!这个账我应该怎样初始化呢?公司以前没有进行过成本核算!

答:如果材料的明细帐都登的话,那就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即使没有库存软件,用EXCEL登记材料的出入库就可以了,最终只要有进耗存报表就可以了。
你的工作应该就是材料会计的工作内容:检查仓库的出入库单据是否有误,按照期初结存加本期采购计算领用材料的成本。其它人工制费分摊和完工产品成本结转你也做吗?

问:视同销售和作为赠品在帐务处理方面有什么区别?

答:成品的赠品和视同销售处理是一样的,零件的赠品(也叫备品)可以计入产品的材料成本。

问:我们公司是机械制造企业,每月生产车间都有一些产品因质量问题需要返修,有些是客户退换来的,有些是下线时质检查出的,请问对这部分返修所发生的人工费和材料费应怎样核算?还是全部计入当期生产完工产品的成本里?

答:我目前的处理方法是:客返品单独设立品号管理,生产线领用仓库的材料,之后将报废的损坏的材料退返生产损坏仓,领退料都是作为费用领料处理:按照退仓的材料成本计算“营业费用-维修费”。所以并不会增加很多的材料成本。差异都计入了营业费用,客返品入库和改修之后的成本都是零,人工制费由当月的完工产品承担——这是一个变通的简化处理方式,你可以参考一下。

问:公司财务以前一直没有较xx的成本核算,情况是:公司生产一个产品分5个车间流程,主要是根据订单来进行生产,产品可能常有变动(是否以分批法来进行成本的核算呢?);统计员统计根据生产日排程对各车间生产材料领用量,工时,人工费用,产量按批次产品来进行汇总(这种作法是不是很xx?);同时制造费用至月末进行统一汇总并以统计出来的各批次产品总工时(各车间耗用的工时总计)进行分配,如此计算是不是可以啊?盼教导!可以告知下该以怎样的步骤呢?急……分批法有必要用到计划成本吗?

答:5个车间流程,如果前加工的产品没有外卖的情况存在的话,可以采用品种法结合分批法,不需要采用分步法,这样成本核算比较简单,不用核算各个车间结存的在制品,按照完工入库的成品来结转材料成本,按照成品的累计投入公式分摊人工制费,没有必要采用计划成本法。在制品不分摊人工制费,但前提是在制品的投入工时比较少,而且比较稳定。很多企业采用这种核算方式的。

如果有好的财务软件核算成本,可以按照工序来结转成本,每结转一步都计算人工制费。按照每道工序被下一道工序领用的数量来结转人工制费,这样虽然说成本比较真实,但核算的工作量比较大,必须有比较成熟的成本核算软件支持才能从繁重的核算工作中解放出来。
我觉得你现在的成本核算思路没有问题。只要基础数据能准确,成本还是比较准确的。

问:你好楼主,我们是个小的油漆公司,我们既生产油漆,也进行油漆的喷涂加工业务,成本的核算主要是根据每月25号以后仓库报来的原材料收发存汇总表、两个喷涂车间的领用产品汇总表、产成品的收发存汇总表来填“产销存成本计算表”,制造费用主要是电费、折旧和修理费,老会计说大概分分,就好了。好像很随意,我印象中的成本核算好像要填很多表格。这样简单的核算看起来用处不大。不知道你有什么好的办法真正的成本控制的作用/?成本核算的流程是什么?要填哪些表格呢?
答:我认为贵司老会计所说的随便分摊可能实际上还是有一定的标准的,成本核算分摊制费讲究谁受益谁承担,有工时等基础数据就有一个分摊人工制费的准绳了。

问:请问:仓库设立根据发料单登记的生产过程帐,作用是什么?应如何设立?

答:财务收一联是为了核对、检查数据,并备份供查验;生产直接领用和费用性领料由财务制作汇总表入账。
仓库的所有业务需要都会涉及到原材料的增减变动,或者材料状态的变化,所以,这些业务都需要录入系统,财务根据这些业务的单据进行成本、费用的归集、分摊。设立按照业务的性质来分类。

问:有疑难问题,望您赐教不胜感激!
1。我公司注册为一新成立的小型生产型外资企业,但公司购进原料后只是进行简单的装配就将产品卖出,本次购进原料按不同品种。规格划分足有五百多种,每种单位价值都较低,这些原料只用来生产一种产品,我的原材料明细帐应该怎样登记?
2。关于运费?
我公司还没有销售产品,却发生一相700元的运费(非购买材料)我如何入帐?

答:材料的购进无论价值大小,都要建立物资收付卡,登记库存帐,购进需要确认相应的债务;
内外购料要分开库位管理,如果没有内销,内购和外购的材料可以同仓库管理,但是需要再品号上予以区分;进口材料是属于保税材料,进料进行加工复出口,需要核销海关的手册,产品的物料清单需要报关员报海关备案;
没有销售,发生的运费,可以先计入管理费用。如果是购买设备支付的需要计入资产的价值,如果是购买低值易耗品可以计算进项,计入应教税金的借方。

问:在产品统计的问题公司的生产分为三个阶段,{dy}阶段从仓库领用主要材料进行生产,期末有已经出库但没有投入生产的原材料,同时,还有已经生产完毕但没有入库也没有转移到下道工序的半成品,当期有转移到下道工序的半成品,注:此阶段有部分产品入库;第二阶段,从上工序转过来的半成品有投入生产的,也有没有加工的,其产出有还没有入库的也有转下到工序的,此阶段大部分要入库。第三阶段与前面两个阶段的情况类似。每个阶段都有多种产品。
会计需要建立在产品统计台帐吗?如何建立在产品统计?我查了好多书与网上的资料,有收入、转出、在产三栏统计格式,可是在产中有     没有投入生产、未完工、已经完工三种状态,而生产成本中怎么反映清楚各自的价值呢?是不是要有些辅助帐呢?如何设置啊?急啊,这月的成本还耽误着呢!

答:在制如何才能管理好呢?用{zh0}的ERP软件也许能做到,因为ERP软件需要按照工序来设计好各步骤地半成品的品号。这样才能够从系统中找出在制工单的料工费的金额。如果没有用ERP软件,我们怎么控制在产品呢?
成本会计能够做到的是:抓好投入和产出,监控中间环节。投入是直接材料的投入。产出是成品的完工入库。中间环节是生产部门的损坏/不良要及时退仓和补料。完工产品的成本,可以按照BOM的用量来结转材料成本。至于在制品一块,可以倒挤,一般情况,在制{zh0}不要分摊人工制费,让完工成品全部承担。年终将在制材料全部退仓,再看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科目是否有余额。如为正数则为在制材料盘亏。
另外一种比较繁琐但有效的管理办法就是,将每个工单(生产计划)做好一张表格,每个步骤地投入都有记载,工时也记录在表格上。月末财务根据这些表格来结转完工入库的成本。至于在制到底有多少料工费都有单有据。只是这种方法在产品种类多,而且工单比较多的情况下是非常难以操作下去的。很多老企业采用这种办法,操作了几十年,抵得上半个ERP。

***"生产成本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半成品及在产品余额=完工产品成本"这个公式有点问题:公式平衡的条件是半成品没有做完工入库处理。总帐也不会有半成品科目的相关帐务处理。如果半成品有做入库管理,则半成品及在产品余额应该只是在产品余额(包括领用上阶的半成品),完工产品成本因该为“成品+半成品成本”
只要统计的生产车间的投入和产出(成品及含半成品),核算的成本应该是比较准确的。人工费用要看选择的标准是否合理了。因为多工序的生产容易造成吃大锅饭的分配方法。如果资产/费用的归集能准确,而且金额比较大的费用采用一些特殊的标准来分摊,成本会更加xx:如厂房占用方面的费用、电费动力的分摊可能就需要选择各自的分摊标准,有些费用可以采用机器工时分摊。具体情况具体对策就能将成本做得尽量切合实际。
销售按照发货来确认吧,现在绝大多数公司都是这样处理的;如果要开票再确认的话,通过发出存货过渡一下,这也是一些公司现行的做法。

问:楼主,请问退货的分录怎样做及成本如何核算啊?

答:借:应收账款(红字)
贷:主营业务收入(红字)
贷:销项税(红字)

借:主营业务成本(红字)
贷:库存商品(红字)。

实际业务中都是做换货处理,并不开具红字xx入账。因为减少收入,增加库存,会涉及到计价的问题,对销售成本结转的影响比较大(很多会计深受这个问题的困扰)。

问:感谢回复。我还想问一下,我单位很小,老板要知道工具仓库的实际库存,比如说他要知道他买回的扳子,借出去多少,还剩多少,应当怎样建库存保管帐,我不知道我表达清楚没有。

答:购入做了费用处理,实物就没有账可查,所以很多单位采用建立工具卡来管理(入生技和质量部门都有按工号建立的工具卡,卡上有领用归还的记录)。

至于库存的账是否还要管理起来,就看企业的要求了,我们目前是专设一个杂物仓来管理这些物品。财务不对这些入账。



郑重声明:资讯 【关于成本核算方法、步骤、成本分析(五)_miki1124的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